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1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完全免费 | 288篇 |
专业分类
金属工艺 | 90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67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65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显微缺陷与相组成及其耐蚀性 总被引:86,自引:11,他引:75
利用SEM,XRD及盐雾腐蚀等试验手段,研究了MB8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过程中显微缺陷与相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弧氧化初期,陶瓷层致密,几乎观察不到显微缺陷,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及陶瓷层的增厚,其外侧开始出现孔洞类缺陷,直至90%厚度范围布满相互交错的不规则孔洞;陶瓷层主要由MgO,MgSiO3,MgAl4O4和 非晶相组成,随着厚度的增加,陶瓷层中MgO的比例不断增加,而非晶相含量逐渐减少;短时间微弧氧化处理有利于制取艰非晶相为主的致密无缺陷的耐蚀陶瓷层。 相似文献
3.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过程及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4,自引:7,他引:67
利用扫描电镜 (SEM)、X射线衍射 (XRD)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MB8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生长规律 ,分析了微弧氧化条件下氧化镁膜层致密性和相结构与处理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微弧氧化初期膜层致密 ,几乎观察不到疏松层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及膜层的增厚 ,其外侧开始出现疏松层 ,最终可达到膜层总厚度的 90 %左右。膜层相结构主要由MgO、MgSiO3、MgAl2 O4和无定形相组成。随着膜层厚度的增加 ,膜层中MgO、MgAl2 O4的含量不断地增加 ,MgSiO3 的含量基本不变 ,而无定形相的含量却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4.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 总被引:49,自引:7,他引:42
通过NaCl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定性地分析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初步研究了陶瓷层表面微观结构对其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的结合方式和生长方式直接影响其耐蚀性,微弧氧化试样的耐蚀性与陶瓷的厚度有关,陶瓷层厚度的增加并不一定能使其耐蚀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铸造镁合金微弧氧化机理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研究了ZM5铸造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心膜生长规律和膜的相结构及形貌特征,并探讨了氧化膜生长机理。在初始一段时间内,氧化膜向外生长速度大于向内生长速度。氧化膜达到一定 度后,工件外部尺寸不再增加,而氧化膜完全转向基体内部生长。氧化膜具有表面疏松层和致密层2层结构,在NaAl2O3溶液中氧化时,前者由MgO和MgAl2O4相组成,后者主要由MgO疏松层中富集来自溶液的铝元素。 相似文献
6.
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的尺寸变化规律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研究了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工件尺寸变化规律,并初步分析了氧化膜生长机理。氧化膜经过一段时间的线性增长后,生长速度逐渐降低。氧化初始阶段向外生长为主,氧化膜达到一定厚度后,工件外部尺寸不再增加,而逐渐转向基体内部生长。氧化膜分为疏松层和致密层两层结构,致密层最终可占到总膜厚的75%以上,打磨掉表面疏松层后,工件基本上能保持原始尺寸。 相似文献
7.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利用盐雾腐蚀试验和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腐蚀过程及4各电解液体系对陶瓷层耐蚀性的影响,分析了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与铬化处理膜层耐蚀性的差异和封孔处理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复合系电解液中处理的镁合金样品耐蚀性最好,所有微弧氧化处理的样品其耐蚀性均远优于铬化处理样品,用石蜡孔可明显提高样品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