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2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完全免费 | 437篇 |
专业分类
金属工艺 | 192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71篇 |
2014年 | 131篇 |
2013年 | 96篇 |
2012年 | 120篇 |
2011年 | 97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102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2.
3.
关于焊接残余应力消除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介绍了机械拉伸法、温差拉伸法、滚压法和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消除应和原理的传统观点,认为焊接时焊接时生压缩塑性变形,消除应力的原理在于用拉伸塑性变形抵消、补偿压缩塑性变形。本文提出新的应力应变发展过程,提出焊缝不存在压缩塑性变形,一直受拉伸、熔合线附近处于脆性温度时承受较大的纵向拉伸应变,随着远离熔合线,应变陡降。焊缝消除应力的原理在于用塑性应变减少甚至找消弹性应变,在一般情况下是用拉伸塑性应变减少 相似文献
4.
动态控制的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新技术 总被引:26,自引:13,他引:13
在成功地研究并开发了薄壁构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新技术的基础上,把靠预置温度场静态控制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方法发展到动态控制法。这一新构思所形成的动态控制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新技术的原理在于:不再依赖预置温度场,而是直接利用电弧在薄壁构件上所形成的焊接温度,建立一个特殊构造的热潭跟随电弧,板成“热源-热潭“多源系统,在熔池后的高温焊缝区产生强烈的局部急冷拉伸作用,控制和补偿焊接时产生的压缩塑性变形,达到薄壁构 相似文献
5.
焊接残余应力形成机制与消除原理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18
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对焊接残余应力形成机制和消除原理传统理论的质疑和不同观点,采用两端拘束杆件和长板各焊接的一维简化模型,分析比较了经受加热与冷却热循环以及直接从高温冷却下来时的应变历史和残余应力产生的机制。结果表明,前者存在残余压缩塑性应变,后者存在残余热收缩应变。两者对产生残余应力的作用完全是等价的,为了统一概念,建议引入固有应变理论。固有应变包括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应变,热应变和相变应变,残余应力是在固有应变源作用下构件自动平衡的结果,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必须去除固有应变源,此外对若干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钻削加工应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一种新的钻孔标定方法-有应力钻孔标定法,研究了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过程中外加应力与钻削加工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加工应变的大小不仅与应力水平有关,而且与应力性质有关,试验获得的钻孔加应变εpm与钻孔释放应变△ε之间的关系为一简单的线性关系:εqm=a△ε+b,式中a,b为测量系数,与钻孔方法,被测材料等因素有关。本关系的获得使得采用刃具钻孔测量残余应力的精度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残余应力X射线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综合评述当前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的几种X射线残余应力测定方法,包括其测定原理计算方法和应用领域,最后就X射线残余应力测定方法的发展提出了几种设想。 相似文献
8.
7075铝合金厚板预拉伸模拟分析及其在淬火残余应力消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 对7075铝合金板材淬火过程进行了模拟.比例件的加工变形表明淬火模拟所得的残余应力是可信的.在获得淬火残余应力的基础上, 模拟了不同预拉伸量对毛坯的淬火残余应力的消除.结果表明: 拉伸量为3%时, 毛坯产生2.1%~2.6%的永久变形, 残余应力消除量约为86%, 完全符合航空铝合金厚板生产工艺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X70管线钢硫化氢应力腐蚀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测试了在含硫化氢(H2S)的介质中不同成分X70管线钢母材、焊缝及焊缝消除残余应力退火后的H2S应力腐蚀性能。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成分及焊后退火处理对管线钢H2S应力腐蚀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X70管线钢由H2S引起的应力腐蚀开裂SSCC(Sulfide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的主要影响因素是Mn、P元素,而不是C元素。相对母材而言,焊缝的抗SSCC的能力有所降低,这是由于在焊接过程中,焊缝的成分,组织及性能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同时,焊缝中存在的焊接缺陷也会导致焊缝的SSCC抗力降低。此外,通过消除残余应力退火处理可提高管线钢SSCC抗力。 相似文献
10.
疲劳裂纹萌生的微细观过程与内部疲劳极限理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现有的各种疲劳裂纹萌生模型的分析以及对表面形变哟化材料疲劳裂纹萌生现象的大量观察与分析,发现现有形核理论有若干不足。为此,提出了新的“疲劳裂纹萌生微细观过程理论”,并进而提出了表征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的又一个新的特征能量-“内部疲劳极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