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5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63篇
化学工业   34篇
金属工艺   407篇
机械仪表   104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33篇
武器工业   12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7篇
冶金工业   507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FTSR工艺生产的700 MPa级高强度低合金(HSLA)钢进行了控轧控冷(TMCP)工艺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对钢带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轧钢带强度与精轧阶段控制轧制道次积累变形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层流冷却方式对钢带性能影响不显著,但间隔冷却模式能够改善钢带通宽方向性能不均匀性;控制冷却终点温度由600 ℃提高至670 ℃,钢带显微组织随温度升高而发生粗化,但析出相析出更充分,钢带强度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OM、SEM、TEM及物理化学相等方法研究了时效温度变化对直接淬火Ni-Cr-Mo-V-Cu低合金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在具有最佳强韧性匹配的时效态试样中建立了屈服强度模型。Ni-Cr-Mo-V-Cu钢的直接淬火组织为马氏体和少量贝氏体组成的混合组织。直接淬火Ni-Cr-Mo-V-Cu钢在400~600 ℃范围内的不同温度时效处理后,其强度及维氏硬度表现出典型的欠时效阶段、峰时效阶段及过时效阶段。试验钢位错回复程度、MC及富铜粒子的析出、bcc铁基体中固溶元素的脱溶等因素随时效温度的变化是时效态试验钢表现出上述3个阶段的重要原因。时效态试验钢的断后伸长率大体随时效温度的提高而改善。过时效态试验钢的-20 ℃冲击性能则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而提高。直接淬火试验钢在600 ℃时效处理时获得优越的强韧性匹配,MC及富铜粒子所提供的总析出强化增量约为240 MPa。  相似文献   
3.
采用光学显微镜、带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技术观察了不同冷速下La脱氧钢的显微组织,并绘制了静态连续冷却转变图.实验结果发现,在4~10℃·s-1的冷速范围内,钢中会有大量晶内铁素体形成,其中在8℃·s-1冷却时可以获得大量细小且弥散分布的晶内针状铁素体.La脱氧钢中含La夹杂物与α-Fe相有较低错配度,其中La2O2S夹杂物与α-Fe相的晶格错配度最小为0.2%,钢中含La夹杂物均可诱导晶内针状铁素体形核并可促进感生形核,进而细化组织.  相似文献   
4.
采用应力比为0.1的轴向拉伸疲劳试验分别研究了低合金钢DG20Mn和35CrMo钢的疲劳性能与带状组织的关系.结果表明:带状组织对试验材料的轴向拉伸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对35CrMo钢的轴向拉伸疲劳性能影响较小,但严重减弱DG20Mn钢的轴向疲劳性能.带状组织对疲劳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在高的疲劳拉应力下,带状组织引发疲劳微裂纹、微空洞等疲劳损伤,导致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模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5.
试验高强度低合金钢Q420N(/%:0.16C,0.28Si,1.39Mn,0.015P,0.003S,0.11Cr,0.009N)的生产流程为120 t转炉-LF精炼-RH真空脱气-连铸300 mm×340 mm方坯-热连轧成Φ90 mm棒材。试验研究了普通轧制工艺(开轧1 100~1 150℃,终轧950~1 000℃,上冷床900~950℃,冷却速度0.5~1.0℃/s)和控轧控冷工艺(开轧1 100~1 150℃,终轧800~850℃,上冷床700~750℃,冷却速度5.0~15℃/s)对Q420N钢热轧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和冷却速度的增大,Q420N钢材的显微组织得到改善,屈服强度明显增加;普通工艺轧制Q420N钢材屈服强度为325~340 MPa,晶粒度为6.0级,控轧控冷工艺轧制Q420N钢材屈服强度为495~515 MPa,晶粒度为9.0级,满足了标准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合金钢SG610E 250 mm ×2 000 mm连铸尾坯封顶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打水封顶工艺,在距离铸坯尾部2 000 mm范围内存在严重的中心缩孔,而低拉速无水封顶可以将缩孔尾坯长度减小到了 900 mm。但是由于低拉速无水封顶工艺,拉速≤0.2 m/min持续时间长,导致连铸坯表面温度降低,进入第三脆性区,Nb-V-Ti微合金化低合金钢连铸尾坯表面出现了表面横裂纹。为此,开发了一种宽厚板连铸机拉速0.4 m/min不停机无水封顶方法,不仅获得了良好的连铸尾坯内部质量,同时解决了该钢连铸尾坯表面横裂纹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董晓英 《铸造技术》2015,(3):584-586
针对目前生产的厚度在35~55 mm范围Q590D钢板的低温冲击韧度不稳定问题,对新旧两种成分的高强度低合金钢Q590D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新化学成分得到的成品钢材的各项性能均符合要求。旧化学成分钢的低温抗冲击性能不稳定是由其成分设计不合理所致。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煤设备用低合金钢推拉头强度低、易断裂问题,设计了新型Cr-Mo-V低合金钢化学成分,研究了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对试验低合金钢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合金元素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试验材料的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硬度和强度逐渐提高,但当淬火温度超过960℃时,因残留奥氏体保存量增加致使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不再增加;随着回火温度的降低,试验材料的强度增加,但韧性较低,回火温度在550℃时可获得试验材料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合金元素Cr、Mo、V等具有强化基体、细化组织、提高试验材料的强韧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对600~1350℃温度范围内SS400B钢加入钛后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对断口形貌及低倍组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其断裂机理及影响因素.利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对不同钛含量条件下第二相粒子的析出情况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测试试样的断面收缩率均超过了45%;在高温区生成的铝钛氧化物可作为塑坑的形核核心,促进延性断裂的发生;同时由于铝钛氧化物、氮化钛的生成,降低了对钢塑性有害的氮化铝生成;沿晶铁素体和沿晶渗碳体的生成恶化钢的塑性,促进沿晶脆性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生产线技术改造的完成,特别是超快冷(UFC)设备投入使用,轧后冷却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高级中厚板品种开发奠定了基础。但如果在超快冷(UFC)条件下仍然使用原来在加速冷却(ACC)条件下使用的成分设计,将导致合金富余量过大,成本具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因此在超快冷条件下低合金钢板的合金减量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唐钢为此设计了C-Mn、C-Mn-Nb-Ti和C-Mn-Nb-Ti-V 3个体系6种成分,并在试验中分析研究返红温度对钢板实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降低返红温度能够显著提高钢板的力学性能;钢板厚度增加时,适当降低返红温度,其力学性能也同样能够得到保证。通过合金减量化生产工艺实践,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实现了80 mm厚度460 MPa强度级别钢板的稳定生产,且板型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