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51篇
  免费   1415篇
  国内免费   932篇
电工技术   1227篇
综合类   1309篇
化学工业   5383篇
金属工艺   4507篇
机械仪表   1532篇
建筑科学   2023篇
矿业工程   805篇
能源动力   996篇
轻工业   2715篇
水利工程   341篇
石油天然气   1680篇
武器工业   243篇
无线电   16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93篇
冶金工业   2062篇
原子能技术   282篇
自动化技术   28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32篇
  2022年   699篇
  2021年   646篇
  2020年   806篇
  2019年   881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654篇
  2016年   705篇
  2015年   861篇
  2014年   1738篇
  2013年   1465篇
  2012年   1730篇
  2011年   1680篇
  2010年   1497篇
  2009年   1506篇
  2008年   1702篇
  2007年   1474篇
  2006年   1347篇
  2005年   1261篇
  2004年   1050篇
  2003年   995篇
  2002年   764篇
  2001年   777篇
  2000年   632篇
  1999年   553篇
  1998年   506篇
  1997年   480篇
  1996年   460篇
  1995年   466篇
  1994年   439篇
  1993年   322篇
  1992年   374篇
  1991年   300篇
  1990年   376篇
  1989年   315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在兰州物理研究所原所长——达道安先生的指导、组织和推动下,《真空与低温》期刊正式面世,达道安先生为第一任主编。时光荏苒,《真空与低温》至今已步入不惑之年。创刊40年来,期刊始终秉持创刊宗旨、坚守刊物特色、顺应学科发展,以创新与实用并重、时效与稳步并行、重点与热点益彰、纸媒与数媒结合,已成长为真空和低温技术研究、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的集专业性、综合性一体的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2.
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毛织物进行预处理,通过毛织物数码印花润湿性能的试验数据,确定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断裂强力、得色量及渗透率等各项指标,研究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毛织物数码印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织物的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最佳工艺参数为:输出功率60 W,处理时间60 s,气体流速1.50 L/min;经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后数码印花毛织物的断裂强力、得色量(K/S值)及渗透性能均有明显提升;染色牢度基本保持不变,织物手感变硬变差。  相似文献   
3.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可实现中低温热能的有效利用,但其热利用效率仍可进一步提高,而内置换热器的使用可有效提高循环的热利用效率。因此,文章构建了内置换热器ORC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研究了当蒸发温度变化时,R600,R601a,R236ea,R245fa,R245ca,R123,R600a,R114和R142b对内置换热器ORC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内置换热器ORC系统与传统ORC系统的净输出功率和热效率。结果表明:在最优蒸发温度下,采用R236ea的内置换热器ORC系统净输出功率大于其余工质,为32.40 kW,其比第二最大净输出功率R600a系统相对增大1.16%;采用R601a的内置换热器ORC系统的热效率最大。内置换热器ORC系统的最大净输出功率及热效率均较传统ORC系统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热水处理后黄瓜果实在非低温贮藏环境放置期间果体温度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该试验将热水处理(40℃、20 min)后的黄瓜果实在非低温贮藏环境[20℃,相对湿度(55±5)%]中放置不同时间(0、1、2、4、8 h),并同时测定其果体温度和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热水处理后0 h黄瓜果体温度高达36.5℃,随后的0~1 h黄瓜果体温度急剧下降,1~2 h果体温度缓慢下降,2~8 h黄瓜果体温度下降并持续稳定在环境温度;同时,热水处理后在非低温贮藏环境中放置2~4 h黄瓜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的含量显著提高,而具有细胞毒性的H2O2和·O-2的含量则被显著抑制。此外,热水处理后放置2 h再进入低温贮藏环境的黄瓜果实在贮藏期间显示出低的冷害指数。因此,热水处理后应将黄瓜果实于室温下放置2 h左右,使黄瓜果实机体得以自我调节、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5.
雷勇  赵威  何宁  李亮 《中国机械工程》2022,33(5):583-588
进行了TC17钛合金低温铣削试验,研究了不同切削条件下的已加工表面粗糙度。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表面粗糙度经验模型,研究了射流温度、每齿进给量、铣削速度和径向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并与经验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经验模型表面粗糙度值与参数间存在强相关性(R2=0.92),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每齿进给量,然后依次是射流温度、径向切削深度、铣削速度,预测值与试验值均方误差为1.73×10-4 μm2,最大相对误差为8.81%,误差变化幅度较大;而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均方误差为3.53×10-5 μm2,最大相对误差为3.64%,误差变化幅度较小,与经验模型相比,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更高,可更好地实现各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7.
以环烷基重油(HO)和低温煤焦油(LCT)为原料,通过喹啉的萃取与改性得到不同喹啉不溶物(QI)含量的改性LCT,考察了HO和改性LCT共碳化制备针状焦的反应特性;研究了重油原料和煤焦油共碳化制备针状焦过程中的结构演化机理,并分析了出现结构不相容的原因。结果表明:LCT中的QI在碳化过程中易造成空间位阻,产生结构性缺陷结构,进而影响芳香片层间的有序堆叠;HO与改性LCT共碳化制备的针状焦结构中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分离界面;改性LCT中的QI在共碳化过程中逐渐聚集,并形成相分离界面,阻碍了各向异性大分子结构的渗透与扩散。改性LCT中QI的脱除有助于提高2种原料的结构相容性以及碳质结构的协同性演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辽河油田锦91区块超稠油火驱过程所形成的氧化炭和裂解炭的基本性质和火驱燃烧特征认识不清的问题,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装置开展超稠油低温氧化和裂解实验,并采用气相色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分析产出气组成、焦炭的微观形貌、元素含量和热重损失,并运用等转化率法(Friedman和OFW)求解焦炭燃烧活化能。结果表明:经历250 ℃低温氧化后,超稠油部分转化为氧化炭;经历400 ℃裂解后,超稠油转化为裂解炭和改质油。氧化炭中氧和硫元素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裂解炭。氧化炭表面呈粒度大小不一的焦炭微粒相互融并的微观形貌,且随着温度升高,氧化炭的多孔结构愈发明显;裂解炭呈不规则的块状微观形貌,且随着温度升高,裂解炭表面出现很多凸起状颗粒。氧化炭的生成有助于建立燃烧前缘;裂解炭的燃烧活化能更低,有助于维持燃烧前缘稳定推进。该研究对超稠油火驱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温液氮冷却下淬硬钢高速车削过程中切屑形成及刀具磨损机理尚缺乏相关研究的问题,开展了液氮冷却下的淬硬钢高速切削研究,并与干切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切削力、切削温度、切屑特征以及刀具磨损特征,讨论了冷却润滑、切屑形成及刀具磨损机理。结果表明: 与干切相比,各组实验中低温液氮冷却切削的切削温度降低了6.9%~9.9%,因材料硬化使得切削力增大了10.1%~12.8%;低温液氮冷却下,切屑锯齿化程度相比干切明显增大,这与第一变形区应力应变更大、切屑形成存在从热塑性剪切失稳到周期性脆性断裂的过渡有关;低温液氮对切削界面的润滑降低了切削热,液氮强射流吹离了高热切屑,强传热换热能力可迅速置换切削区热量;与干切相比,低温液氮明显减小了黏结磨损,通过冷却增强刀体减缓了刀具微剥落,刀具寿命延长了28.6%~47.1%;低温液氮冷却下,黏结不再是主要磨损机理之一,磨粒磨损、冲击磨损为主要磨损机理,后刀面片状剥落和微崩刃为主要刀具破损形式。  相似文献   
10.
低温等离子体对杨梅采后致病菌——桔青霉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是原产于我国的特色浆果类水果,其色泽艳丽、酸甜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其贮运一直是尚待解决的难题。病原菌侵染所致的腐烂是杨梅果实采后损耗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杨梅进行采后防腐处理,结果表明:杨梅果实贮藏期腐烂率显著下降,多次处理的间隔期越短,效果越明显。对接种桔青霉的果实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病果的发病进程被显著抑制,其中6 A电流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每隔24 h处理3 min,对病害的控制最为经济有效。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使桔青霉碘化丙啶(PI)染色率、Hoechst 33342染色率和DCFH-DA染色率明显上升,经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测,处理后的孢子发生破裂、皱缩等形态结构的改变,表明低温等离子体通过诱导桔青霉孢子中活性氧(ROS)积累,进而诱导孢子坏死和凋亡。本研究结果为低温等离子体在杨梅果实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