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0篇
  免费   402篇
  国内免费   416篇
电工技术   966篇
综合类   215篇
化学工业   386篇
金属工艺   93篇
机械仪表   110篇
建筑科学   100篇
矿业工程   78篇
能源动力   50篇
轻工业   93篇
水利工程   45篇
石油天然气   1460篇
武器工业   27篇
无线电   11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5篇
冶金工业   25篇
原子能技术   326篇
自动化技术   60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采油采气工程领域“十三五”期间重要进展,分析当前采油采气工程在工艺适应性、数字化建设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分层注入、人工举升、储集层改造、排水采气、井下作业等5大主体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老油田持续挖潜、新建产能效益动用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当前复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采油采气工程面临油气开采技术难度不断增大、数字化转型技术仍不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尚不成熟等3个方面严峻挑战。确立稳油增气、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3大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指出精细分层注入技术、高效举升工艺技术、精准储集层改造技术、长效排水采气技术及智能井下作业技术5个重点研究方向,为中国油气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工程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砾岩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孔喉半径小、矿物成分复杂,在注水开发中,回注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和粒径大小成为导致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而现有碎屑岩低渗透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难以满足砾岩低渗透油藏,因此,需根据砾岩低渗透油藏储层特点,制定科学的注水水质指标。根据砾岩低渗透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及黏土矿物特性,采用CT扫描、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实验方法,多角度分析了该类油藏潜在的注水伤害主要因素,同时根据颗粒堵塞理论,在注入过程中注入水中的固体悬浮物(SS),会堵塞孔喉通道导致渗透率下降,从而对砾岩低渗透岩心造成严重伤害。实验结果表明,SS质量浓度和粒径中值对不同渗透率的砾岩岩心的储层伤害差异较大,若要实现目标区块储层伤害率≤20%,当储层渗透率小于等于9.28 mD时,SS质量浓度≤1.43 mg/L,粒径中值≤1.9 μm;当储层渗透率大于9.28 mD但小于46.9 mD时,SS质量浓度≤3.1 mg/L,粒径中值≤2.6 μm;而储层渗透率大于等于117mD时,可放宽到SS质量浓度≤5.1 mg/L,粒径中值≤4.8 μm。  相似文献   
3.
目前M油田面临含水率不断升高、产油量降低的问题,需对油田实施动态监测并进行生产措施调整.生产动态测井资料能够对油井产出层位、流体性质进行识别并计算产量,其解释结果对井筒生产状况认识和开发措施调整至关重要.由于生产动态测井曲线质量受管柱条件、施工状况、流体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解释结果的精度往往较低,影响现场决策.重点研究了复杂管柱条件下生产动态测井资料的精细解释方法,将生产动态测井所提供的产出剖面和注入剖面应用于产水层位识别、封堵作业以及注水方案制定.实际应用表明,生产动态测井在M油田动态监测、增油上产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前孤岛检测手段繁多,但仍存在隐患.为减小孤岛检测盲区、降低隐患,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的孤岛检测方案.该方案通过使用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电压谐波检测法与谐波注入法,实现了仿真技术与主/被动孤岛检测手段的结合,达到了理想情况下无盲区的孤岛检测目的 .该方案吸取主动检测与被动检测的优点、规避两者的缺点,在系统硬件精度与算法精度足够的前提下,进行孤岛检测时无盲区,可有效减少孤岛检测手段中存在的隐患.  相似文献   
5.
番茄红素是一种功能性脂溶类胡萝卜素,但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及生物利用率。采用乙醇注入-探头式超声法制备番茄红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对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呈粉红色悬浊液,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后其包封率为(90.84±0.41)%,载药量为(2.56±0.01)%,粒径为(126.48±3.87)nm,多分散指数为0.188±0.028,Zeta-电位为(-48.53±2.40)mV;4 ℃条件下贮存30 d后番茄红素包封率为(84.49±0.44)%,粒径为(135.48±7.31)nm。结果表明采用乙醇注入-探头式超声法制备的番茄红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可提高番茄红素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检验信号线滤波器对电磁脉冲在信号线上产生的传导干扰的抑制能力,针对不同型号的信号线滤波器进行脉冲电流注入(PCI)测试,注入电流峰值分为100 A、200 A和500 A三个等级.测量滤波器输出线残余电流,计算相应电流抑制比,并对滤波器输出线和滤波器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100~500 A之间的注入电流就可以使信号线滤波器输出线与滤波器壳体发生绝缘击穿.因此,试验过程中需要关注滤波器的非线性效应,每个等级注入试验后要及时检查滤波器功能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无模型自适应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动态线性化方法, 以获得非线性多智能体的等效线性数据模型。与现有多智能体的分布式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在控制器设计中有所不同, 本文设计的控制器不需要网络拓扑结构的信息, 仅使用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分布式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多智能体系统的均方有界趋同控制。算法保证了多智能体系统在受到网络攻击时可以实现趋同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适合高温、中低渗透油藏条件的调驱体系,将与地层孔喉直径相匹配的聚丙烯酰胺类(TS-1)微球与耐温抗盐聚合物KYPAM-10混配制得双分散体系,研究了TS-1微球的悬浮性、双分散体系的热稳定性、封堵性和调剖性能。结果表明,TS-1微球在双分散体系中的悬浮性良好;聚合物和TS-1微球的配伍性较好,在95℃烘箱老化180 d后的体系黏度保留率大于80%;随老化时间延长,微球粒径略有增加。双分散体系的注入性和运移性良好,对岩心的封堵率和残余阻力系数大于单一微球体系。在双管并联岩心中注入0.5 PV双分散体系(1500mg/L KYPAM-10+500 mg/L TS-1微球),低渗岩心分流率从20%增至60%,有效地改善了低渗岩心吸水能力。双分散体系驱油效果较好,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4.15%,比单一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5.78%,可用于双河油田95℃油藏的调剖驱油。  相似文献   
9.
该文研究静态修改PE输入表注入DLL的检测,提出了基于合法范围的普通检测方法和基于异常回溯的深度检测方法。第一种方法从静态的角度,对所有DLL的数据结构排列范围进行计算,无需解析DLL的功能来推断其是否恶意。第二种方法将调试的思想用于恶意DLL检测,控制目标程序的运行,跟踪目标程序初始化阶段中的DLL加载过程,并将调试API用于异常捕获,以实现检测。使用C++设计DLL检测实验,将编写的具有下载功能的DLL注入到目标程序,设计开发检测工具DLL Detector进行检测;实验成功地从静态阶段和程序初始化阶段检测出可疑模块。两种方法均支持32位和64位可执行文件,可防御恶意代码。  相似文献   
10.
魏迎军  张飞 《现代雷达》2018,40(12):74-77
提出了一种基于衬底注入技术的正交压控振荡器(QVCO)。此QVCO的实现是基于两个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的耦合作用,并没有任何额外的耦合器件。在相位噪声、正交相位误差、调谐范围以及功耗方面,对所提出的QVCO与传统的QVCO进行了比较。仿真表明:该QVCO在4.1 GHz处取得了0.62°的正交相位误差,采用标准的0.13 μm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对该QVCO进行流片实现,芯片面积为0.51 mm×0.87 mm。测试结果表明:在3.95 GHz处的相位误差为-118.5 dBc/ Hz@1 MHz,在0.5 V 电源电压供电下,消耗的功耗为0.41 mW,适用于低功耗需求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