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00篇
  免费   1563篇
  国内免费   496篇
电工技术   737篇
综合类   1155篇
化学工业   1791篇
金属工艺   4460篇
机械仪表   1857篇
建筑科学   2343篇
矿业工程   2458篇
能源动力   610篇
轻工业   744篇
水利工程   1591篇
石油天然气   3209篇
武器工业   98篇
无线电   97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76篇
冶金工业   1061篇
原子能技术   142篇
自动化技术   105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517篇
  2021年   638篇
  2020年   738篇
  2019年   783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611篇
  2015年   811篇
  2014年   1707篇
  2013年   1162篇
  2012年   1393篇
  2011年   1348篇
  2010年   1202篇
  2009年   1176篇
  2008年   1524篇
  2007年   1208篇
  2006年   929篇
  2005年   916篇
  2004年   858篇
  2003年   806篇
  2002年   673篇
  2001年   651篇
  2000年   559篇
  1999年   486篇
  1998年   422篇
  1997年   414篇
  1996年   381篇
  1995年   358篇
  1994年   339篇
  1993年   271篇
  1992年   248篇
  1991年   265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23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按照相关标准设计并制作校准试块及认证试块,研发针对船体结构焊缝的检测工艺,实现对船体结构焊缝的检测。通过同RT对比结果表明,PAUT技术检测结果与传统RT检测结果相对应,无漏检情况发生,且检测精度较高。该成果可对今后船体结构焊缝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降低辐射风险,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对学生学情充分分析和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逆向教学设计思想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和实践,使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和教学活动更加协调一致.充分利用在线平台等技术手段,让课堂教学动起来,强化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活动,选择适合教学技术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达到最优的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纳雍枝铅锌矿床是黔西北地区迄今研究程度较高的大型矿床之一,为探讨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应用ICP-MS方法对该矿床的主要矿物闪锌矿和白云石进行了微量、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闪锌矿微量元素相对地壳元素丰度,富集Ga、Cd、Sb,贫In;白云石和围岩的稀土元素都具有富集LREE和低异常δEu(δEu<1)的特征,且白云石的稀土元素总量略高于围岩的稀土元素总量,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该矿床地质特征与MVT型矿床相似,结合lnω(Ga)-lnω(In)关系图解认为该矿床为MVT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利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中的石英、长石、黄铁矿、碳酸盐类和黏土矿物进行了有效识别与划分,分析了矿物成岩演化序列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独特的成岩改造是优质页岩储层形成的关键:(1)莓状/自形黄铁矿、生物石英和微生物白云石主要形成于同生—早成岩阶段早期,对页岩原始孔隙的保持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作用,其建设性支撑格架作用对优质页岩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此类矿物与陆源碎屑构成的刚性支撑格架有利于原始孔隙的保持与后期的压裂改造。(2)生烃—成岩协同演化促进储集空间的发育,中成岩早期有机酸的产生和消耗、不稳定矿物(长石和碳酸盐矿物)溶蚀/蚀变、黏土矿物转化和干酪根生油具有同步性,为生油期液态烃的充注与滞留提供了有利空间;中成岩晚期—晚成岩阶段,干酪根和滞留烃裂解生气、成孔和增压促进了有机孔与微裂缝的发育,利于页岩气的富集与高产。   相似文献   
5.
马海东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砂岩储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核磁共振T2谱曲线分析,研究了马海东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下干柴沟组下段4砂组储集岩发育残余粒间孔、粒内溶孔、成岩缝和孔隙缩小型喉道,孔隙结构以Ⅰ类大孔中喉型和Ⅱ类中孔细喉型为主,中—大孔比例较高,孔隙连通性较好;2砂组储集岩发育残余粒间孔、粒内溶孔和弯片状、管束状喉道,孔隙结构以Ⅲ类细孔微喉型为主,小型孔隙占据主体,孔隙连通性较差.指出沉积环境是储集岩孔隙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机械压实和胶结作用封堵、缩小孔喉,构造作用和溶蚀作用连通、扩大孔喉,导致4砂组与2砂组储层孔隙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研究成果为马海东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砂岩储层评价与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始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E32)盐下混积碳酸盐岩为例,借助其大量岩心、薄片和岩矿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研究咸化湖盆混积碳酸盐岩储集层岩相特征及控储机制。结果表明,英西E32盐下发育5种储集层岩相类型,分别为混积颗粒、块状、斑块状灰云岩和纹层状云灰岩4种沉积成因岩相,以及一种构造成因的角砾状灰云岩岩相;4种沉积成因储集层岩相分为2类咸化沉积序列岩相组合,分别为洼陷区低能型岩相组合和斜坡与洼内古隆起高能型岩相组合。受陆源碎屑物源高频补给影响,两类咸化沉积序列多以不完整的岩相组合亚型为主。英西E32盐下具典型的岩相控储特征:岩相类型及沉积序列在准同生期控制了白云石晶间孔和溶孔的形成和分布;纹层状云灰岩岩相结构在成岩期控制形成了大规模纹层缝储集空间和高渗通道;混积颗粒、块状—斑块状灰云岩岩相泥质含量低、脆性强,在晚期构造改造期此3种岩相分布与距顶部大型滑脱断层和次级断裂的距离共同控制了构造角砾状灰云岩相缝洞型高效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英西E32盐下岩相-构造复合成储模式,明确了区内不同构造带构造角砾状灰云岩岩相缝洞型高效储集层、纹层状云灰岩岩相溶孔型页岩油储集层和颗粒—斑块状灰云岩岩相溶孔-晶间孔型致密储集层3种有利储集层的发育及分布规律,对推动英西高效油气勘探开发和丰富咸化湖盆混积碳酸盐岩成储理论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超星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以 “高电压技术”课程为对象,实施了规模为120余人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基于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设计了“高电压技术”多个教学环节。归纳分析了混合式教学在各个教学环节取得的效果和问题,并根据学生反馈提出了持续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爬壁机器人移动平台和单目相机的图像采集系统,设计了一种焊后焊缝图像处理方法,将改进的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与灰度形态学方法结合,实现从信噪比较高的图像中提取特征。采用基于边缘检测和Hough变换的焊缝位置提取算法,经测试识别准确率达70%,且单幅图像平均处理时间为200ms,能满足管道爬壁机器人行进过程中的实时焊缝跟踪,并提供了一种引导机器人沿焊缝前进的自主定向方案。  相似文献   
9.
黄铁矿的研究不仅为沉积、成岩环境的恢复提供依据,也为富有机质页岩的预测提供参考。以上扬子板块3个不同沉积位置钻井(宜昌EYY1井、威远W001-4井、汉中SNY1井)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为例,通过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XRD)、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碳硫分析等实验手段对样品及其黄铁矿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区样品中黄铁矿主要发育草莓状、立方体自形、条带状及不规则非自形等4种类型。其中草莓状黄铁矿发育最多,其粒径整体较小且变化范围较窄,反映以同沉积成因为主,一般与有机质含量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其他类型黄铁矿则可能为成岩成因。3口钻井页岩样品中黄铁矿形貌特征和粒径特征差异显示,SNY1井沉积水体安静、还原性最强,W001-4井和EYY1井沉积水体下部具有贫氧—厌氧环境的转变,其中W001-4井高丰度黄铁矿可能受绵阳—长宁拉张槽热液活动的影响。岩相对黄铁矿含量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硅质页岩和硅质—钙质过渡型页岩比钙质页岩更有利于黄铁矿的形成。黄铁矿对有机孔的发育和保存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页岩储层中天然气的富集和储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电厂670 MW机组的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大厚壁三通管件焊缝开裂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焊缝结构偏离设计尺寸产生应力集中为焊缝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失效焊缝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对焊缝处的应力分布进行合理计算,精确指导现场无损检测技术、支吊架调整技术,实现了焊缝结构优化前后应力峰值从295.55 MPa降低到112.64 MPa,降幅比例达到162.38%,同时也满足了材料第三强度理论的校核要求,为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安全状态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