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2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152篇
电工技术   709篇
综合类   410篇
化学工业   6716篇
金属工艺   290篇
机械仪表   139篇
建筑科学   690篇
矿业工程   79篇
能源动力   20篇
轻工业   179篇
水利工程   124篇
石油天然气   224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3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47篇
冶金工业   50篇
原子能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519篇
  2012年   711篇
  2011年   684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678篇
  2008年   756篇
  2007年   683篇
  2006年   642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595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氧树脂与适量的玻璃纤维混合加工到一起,形成一种含有玻璃纤维特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而且玻璃纤维的加入可以加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固化动力学特性,为此提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固化动力学特性分析,并对弹性效果以及伸缩抗压的特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加入玻璃纤维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固化动力学特性增强,当玻璃纤维比例达到50%时,其固化动力学特性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有机硅多孔材料的软性粘接,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硅氧烷)和CTBN(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对双酚A型E-44环氧树脂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用耐高温软质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当m(聚硅氧烷)∶m(E-44)=1∶8且m(CTBN)∶m(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1∶4时,胶粘剂剪切强度可达40.8 MPa,拉伸强度可达0.29 MPa,Td5%高达240℃,耐腐蚀性良好。在保证粘接强度的同时,该胶粘剂可使粘接处达到与基体相似的韧性与硬度,提高了长期使用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滚球法制备了二氧化硅气凝胶超细粉体(SAR)强化的厘米级轻质环氧树脂空心球(SAR-EHS),利用真空搅拌-模压成型法将SAR-EHS、空心玻璃微珠(HGMS)与环氧树脂(EP)复合制备了EP/SAR-EHS/HGMS三相复合轻质浮力材料,并对其密度、压缩强度以及微观结构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AR-EHS和HGMS能够在EP中混合使用,并使得基体与微球结合更加紧密,极大地减小了浮力材料密度。制备得到的超低密度复合浮力材料的密度≤0.40 g/cm~3,压缩强度为7~15 MPa,适用于深度为700~1 500 m海域内的较大载荷作业。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热还原法将利用Hummers法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制备成石墨烯,通过透射电镜观测石墨烯的形貌;利用占环氧树脂0.05%,0.10%和0.20%质量分数的石墨烯改性制备得到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对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以及拉伸断面进行扫描电镜分析,选择拉伸性能最好的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以3%,6%和9%质量分数的掺量用于矿渣粉煤灰基碱激发材料中,利用抗折抗压性能以及扫描电镜微观结构分析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对矿渣粉煤灰基碱激发砂浆的性能影响。实验发现,石墨烯掺量为0.10%的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最好,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掺量为3%,6%和9%的矿渣粉煤灰基碱激发砂浆的抗折性能分别提高了13.1%,9.3%和18.6%,而复合材料对砂浆的抗压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闫亚男  梁兵 《精细化工》2019,36(2):316-321
由亚磷酸、乙腈和苯膦酰二氯(PPDC)合成了一种添加型阻燃剂——苯膦酰二氨基双乙基四膦酸(PAEPA)。通过FTIR和ESI-MS对PAEP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PAEPA混入环氧树脂(EP)中制备了阻燃环氧树脂,通过TGA、UL-94测试和LOI测试考察了用三乙烯四胺(TETA)固化的环氧树脂的阻燃性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当w(P)=2.6%时,环氧热固性材料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并通过了UL94实验的V-0等级,LOI为29.8%。热重分析结果表明:800℃的残炭量为17.7%。SEM结果表明:EP/TETA体系中的PAEPA明显促进环氧树脂形成更致密、丰富的密封炭层,以提高燃烧过程中基体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将多壁碳纳米管碘化后制备银/多壁碳纳米管(Ag/MWCNTs)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球磨对碘化多壁碳纳米管进行了功能化,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和热重分析(TG)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碘化处理后,银纳米粒子(Ag-NPs)能更好地粘附在碳纳米管表面,改善了银纳米粒子与碳纳米管之间的连接。羟基(-OH)基团的伸缩振动明显增强,激活了碳纳米管的表面,增加了碳纳米管表面Ag+形核的数量。在260 ℃以下,Ag/MWCNTs复合材料的质量损失小于MWCNTs的质量损失。最后,制备了银-环氧树脂浆料,发现使用Ag/MWCNTs复合物制备的浆料具有最低的电阻率和最高的热导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电热作用对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性能的影响机理,对不同强度电流处理后的碳纤维单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实验手段分析了电流强度对界面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强度的提升,碳纤维单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温度随之升高。IFSS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6 mA直流电流加载一定时间后,碳纤维的表面形貌变化不明显,界面组分发生了后固化反应,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呈上升趋势;当电流强度继续增大到8 mA(200℃)时,碳纤维表面的上浆剂出现明显烧蚀的现象,界面组分的大分子链发生断裂并逐渐老化,T_g降低。综合分析认为,碳纤维导电产生的焦耳热引起了界面组分物化性能的改变,是导致碳纤维/环氧树脂IFSS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芳纶Ⅲ纤维和及其织物(F-3S175)的性能进行测试,采用热熔法制备了3233中温固化环氧树脂F-3S175芳纶布预浸料,通过热压罐法成型复合材料层合板和蜂窝夹层板,进行性能测试,与Kevlar 49纤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芳纶Ⅲ纤维、织物和其3233树脂复合材料性能高于Kevlar 49芳纶纤维、织物及其复合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盐酸为掺杂剂、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咪唑类离子液体为稳定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了导电聚苯胺(PANI)颗粒,将其分散到水性环氧树脂(ER)中制成聚苯胺水性环氧防腐涂层,研究了聚苯胺颗粒对涂层防腐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聚苯胺显著提高了水性环氧涂层的阻隔性能,信号频率f=0.01 Hz时,PANI/ER涂层的阻抗(|Z|f=0.01Hz)均高于纯ER涂层。添加5.0wt% PANI时ER涂层阻隔性能最好,浸泡0~168 h时|Z|f=0.01Hz稳定在约8.0×108 Ω?cm2,浸泡168 h后|Z|f=0.01Hz=7.5×108 Ω?cm2,远高于ER和其它PANI/ER体系。中性盐雾实验结果表明,聚苯胺赋予了涂层钝化腐蚀的能力,显著提高了涂层的防腐性能,且其添加量越高,防腐性能越好。弯曲和冲击实验结果表明,涂层的机械性能随聚苯胺含量增加先上升后降低,当聚苯胺添加量不超过5.0wt%时,涂层的机械性能优异,附着力和韧性均较好;PANI添加量增至7.0wt%时,ER涂层的脆性明显变大,机械性能下降。聚苯胺在水性环氧体系中的最宜添加量为5.0wt%,此时涂层的机械性能良好,综合防腐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