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7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255篇
电工技术   198篇
综合类   206篇
化学工业   222篇
金属工艺   91篇
机械仪表   296篇
建筑科学   154篇
矿业工程   81篇
能源动力   57篇
轻工业   216篇
水利工程   46篇
石油天然气   88篇
武器工业   34篇
无线电   79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1篇
冶金工业   52篇
原子能技术   81篇
自动化技术   2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绝缘浇注母线导体表面采用含有多种无机矿物质的复合绝缘材料浇注而成,具有优越的电气绝缘性能和良好的可靠性。针对全绝缘浇注母线在10 kV母线连接项目中的性能优势、技术优势等进行分析,通过与其他类型母线如共箱母线、小离相母线等优势进行比较,认为全绝缘浇注母线的主要缺点在于对绝缘材料技术及浇注工艺的要求较高。针对该问题,结合全绝缘浇注母线在10 kV母线连接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针对性处理与优化。  相似文献   
2.
3.
徐日辛  周骛  张翔云 《化工进展》2021,40(12):6499-6504
显微成像条件下的三维流场测量是微通道流动等研究的基础,其难点在于颗粒深度位置的测量。由于显微镜头景深极小,成像时通道内大部分颗粒处于离焦状态。本文首先基于几何光学原理分析了显微成像前后离焦 不对称的特点,随后基于Inception V3卷积神经网络搭建了颗粒深度预测模型,并通过光线追踪方法生成粒径 1~10μm的10种颗粒在深度范围-50~50μm内的仿真显微图像,应用深度预测模型对其进行训练及预测,颗粒深度预测结果显示1~3μm颗粒的相对误差在±13%以内,4~10μm颗粒的相对误差小于±5%。最后在微通道中拍摄粒径分别为2.6μm和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在深度范围-50~50μm内的显微图像,应用同一深度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及预测,两种颗粒深度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小于±15%和±5%。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显微离焦图像法能够有效测量微通道内颗粒深度位置,为图像法流场测量技术增加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CRTS Ⅰ型轨道板损伤分布计算模型,将Tekscan传感器测得的钢轨支点压力作为荷载输入,以轨道板竖向位移及拉伸损伤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客货共线条件下水泥乳化沥青(CA)砂浆离缝状态时锚穴周边轨道板上表面混凝土的内部损伤规律. 结果表明:随着离缝长度的不断扩展,损伤产生及完全损伤的临界离缝高度均逐渐变小;当离缝长度扩展至第2、3锚穴时,客车荷载下损伤产生的临界离缝高度分别约为0.8、1.0 mm,货车荷载下约为0.5、0.8 mm;一旦超出损伤产生的临界离缝高度,由于轨道板损伤的发展,轨道结构整体抗弯刚度迅速降低导致板端竖向位移迅速增大;对于客车荷载,当离缝扩展至第3锚穴且高度大于1.0 mm后,CA砂浆形成脱空,板端位移不再增长,对于货车荷载,当离缝扩展至第3锚穴且高度大于1.3 mm后,由于二次损伤带的产生,板端竖向位移随离缝高度的增大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5.
光降解乙醛(CH3CHO)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乙醛去除方法,通常采用TiO2作为光催化剂。然而TiO2对乙醛吸附能力较弱,对产物的选择性较低,电子-空穴对重组率较高,严重限制了对乙醛的降解性能。本研究通过在TiO2上负载CuAg纳米粒子(CuAg/TiO2),成功构建了高效稳定的光催化降解乙醛催化剂,有效解决了TiO2的固有缺陷。在自然光照射下,CuAg/TiO2对乙醛的降解率高达42.49%。连续4轮全光谱光催化降解乙醛,CuAg/TiO2活性均保持在98.89%以上。进一步的机理研究表明,CuAg/TiO2中的CuAg纳米粒子在光照下产生热电子,随后热电子转移到TiO2和吸附在Ag位点上的氧中。CuAg/TiO2上生成的超氧自由基能有效地降解乙醛,从而在乙醛降解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7.
8.
结合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项目实例,针对我国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缺乏完善、完整的施工工艺、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提出轨道板离缝、上拱整治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本工作以丙烯腈/衣康酸(IA)二元共聚原丝以及丙烯腈/IA/丙烯酸甲酯(MA)三元共聚原丝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分析仪(TG)和热解-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Py-SVUV-PIMS)对其热稳定化过程进行研究。TG结果表明,氮气气氛下,二元共聚原丝(PAN/IA)和三元共聚原丝(PAN/IA/MA)分别呈现三阶段和两阶段的热分解过程,其中PAN/IA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均对应PAN线型分子链的断裂,但前者是由自由基环化反应放热引发的,后者则是由正常温度下的热分解所致,而单体MA的加入显著抑制了自由基环化反应,使得PAN原丝的热稳定化能够以单体IA诱导的离子型环化反应为主较平缓地进行,相应的热失重过程也由两阶段转变为了单阶段。Py-SVUV-MS的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共聚PAN原丝在程序升温过程中会生成包括含氮小分子、丙烯腈单体及低聚物、成环化合物在内的三类主要热解产物,对比各类产物的生成趋势和产量,推断单体MA通过降低PAN结构的规整度,使其无定形化,从而增加环化反应的引发点,促进PAN原丝向稳定的预氧丝转变,同时由典型热解产物——甲基丙烯腈的生成路径可知,MA本身并不参与PAN大分子的环化反应,属于中性共聚单体。空气气氛下,CO2的产量差异也间接证明了MA单体能够有效提升PAN纤维的固碳能力,采用三元共聚方法制得的PAN纤维热稳定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