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29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钛片表面电荷的调控来改变纯钛表面的蛋白吸附能力,改善其生物学性能。将大颗粒喷砂酸蚀的样本分别浸泡在不同的溶液中,分别观察检测不同样本表面形貌及表面元素构成,各组样本的表面粗糙度,以及各组样本表面的电荷状况。最后检测各组样本的纤维连接蛋白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各组样本表面具有相似的表面形貌,不同组表面因为浸泡的液体不同其表面元素各不相同;各组样本的表面粗糙度无显著差异;而浸泡在氯化钙溶液中的钛片具有最高蛋白吸附能力(P0.01),而对照组大颗粒喷砂酸蚀组吸附能力最弱。将钛片浸泡在含有二价钙离子的氯化钙溶液中可以改变钛片表面的电荷状态,提升蛋白吸附能力,从而改善其生物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氮化硅具有比氧化铝、氧化锆等牙科陶瓷修复材料更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已经用于生物骨科修复。近年来陆续有学者将氮化硅陶瓷引入到牙科修复领域,文章在介绍氮化硅陶瓷性能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氮化硅陶瓷牙科种植体、氮化硅桩核冠及氮化硅饰面瓷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氮化硅在牙科修复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将磷酸钙/Ⅰ型胶原复合涂层(分多孔型和致密型)的种植体,单纯磷酸钙涂层以及纯钛种植体植入兔股骨远心末端,比较与磷酸钙/Ⅰ型胶原复合涂层的近期体内成骨效应。结果表明,生物力学检测显示磷酸钙/Ⅰ型胶原复合涂层比纯钛和单纯磷酸钙涂层的种植体表现出更高的骨结合力,尤其是多孔型。组织学染色显示与同期的对照组比,复合涂层组表现出较多的新生骨,活跃的成骨细胞,少见纤维结缔组织。说明磷酸钙/Ⅰ型胶原复合仿生涂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植入扭矩是影响牙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临床上,通常用牙种植体植入扭矩的术前预测来提高种植成功率,因此,植入扭矩的术前预测十分重要。通过一系列的植入扭矩试验分析了牙种植体的几何外型、植入转速和松质骨的骨CT值对最大植入扭矩的影响。通过建立牙种植体植入过程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骨质不均对牙种植体植入扭矩的影响。将试验所得数据拟合了两种牙种植体最大植入扭矩的预测模型,用于植入扭矩的术前预测。最大植入扭矩的预测模型包含了骨CT值、植入转速和骨CT值方差三个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种牙种植体的最大植入扭矩存在明显差异,且最大植入扭矩值均与骨CT值呈正相关;骨CT值越大,最大植入扭矩受种植体几何外型的影响越小,受植入转速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2):6-10
目的:评价种植体-天然牙联合固定修复后牙区牙齿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患者植入straummer种植体27枚,采用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的金属烤瓷固定义齿修复缺失牙,并进行临床随访观察6~48个月。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天然牙及种植体的临床动度、种植体的存留率、义齿修复后种植体周围牙槽骨高度的X线片变化等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的自觉症状良好,所有固定冠桥修复体均无松动、脱落,27枚种植体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种植体的存留率为100%,天然牙和种植体周均未见异常X线透影区。结论: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固定义齿修复后牙区48个月内的疗效满意,长期临床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应用有限单元法完成了对12种口腔种植体模型的生物力学性能分析及种植体的形状优劣性的评判。12种种植体模型参照于现有的种植体产品,并具有相同的直径、长度和螺纹尺寸。下颌右中切牙牙位的有限元模型根据一名成年男性志愿者的CT数据构建,沿牙根方向植入种植体。分别在牙冠处施加垂直和横向载荷,得出了12种种植体周围骨质中的等效应力和变形分布,并通过赋分排序法比较种植体的形状优劣。结果表明,圆柱形的种植体在12种种植体中具有最优形状,会使颌骨产生较小的应力值和变形。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28):145-148
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RPI)是指在种植体植入后短期内出现的伴随临床症状的根尖周病变,而种植体冠方骨结合良好。RPI是种植义齿的一种特殊并发症,是导致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细菌感染、无菌性骨坏死、种植区骨愈合不良、早期过度负载等几个方面。治疗方法类似于天然牙根尖周病的治疗,包括邻牙根管治疗、外科清创术、种植体根尖切除术、引导性骨组织再生术(GBR)以及全身应用抗生素。术前全面检查术区及邻牙病变,术中严格规范手术操作可以有效避免术后RPI,提高种植体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ITI种植体用于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牙列缺损的患者,植入61枚非潜入式ITI种植体,对部分骨量不足的患者,选用短种植体,或使用上颌窦内提升术。种植体于植入后3~6个月按照常规方法完成上部结构修复。修复后观察12~18个月,按Albreksson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估。结果除1枚短植体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外,余植体稳定度好;未出现上部基台松动;牙龈组织健康;术后1年内骨吸收小于1 mm;患者主观满意率高,为94.4%(34/36)。种植成功60枚,累积成功率98.5%。结论 ITI种植体用于修复牙列缺损效果较为满意,在延期种植、上颌窦提升术及短种植体等的应用上,初期稳定性可靠,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利用微扭矩准确、非破坏性地测量牙种植体的稳定性,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声表面波器件(SAW)检测牙种植体稳定性的可行性.首先,在梯度剪切应力场下建立了SAW器件的谐振频率和扭矩之间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梯度剪切应力场下SAW器件的谐振频率变化情况进行谐振响应分析.最后,对比分析了理论模型和仿真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SAW器件谐振频率的变化量与最大剪切应力呈线性关系,但两者之间存在3%的误差;种植体的微扭矩与SAW器件的谐振频率呈线性关系.因此,在理论上能够利用SAW器件测量种植体的微扭矩,从而实现对种植体稳定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首先用喷砂酸蚀法对钛种植体表面进行粗化处理,制备出具有微米-纳米双微观孔洞结构的超亲水表面.然后用等离子体氧化的工艺,制备具有超亲水性能的氧化钛表面,发现表面亲水性能随自偏压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在360 V自偏压、20 min处理时间和1ml/min(标准状态)氧气流量时能到超亲水效果的锐钛矿二氧化钛表面.最后尝试用十二烷基三氯硅烷和分子自组装法在粗糙的氧化钛表面制备疏水表面,最大角度可达120°,利用等离子体处理和紫外光照射成功实现了表面由超亲水到疏水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