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227篇
综合类   32篇
化学工业   78篇
金属工艺   246篇
机械仪表   42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78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0篇
冶金工业   219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钕铁硼表面分别制备Ni-P合金镀层、Ni-Mo-P合金镀层、Ni-P/PTFE复合镀层和Ni-Mo-P/PTFE复合镀层,并研究了不同化学镀层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Ni-P合金镀层、Ni-Mo-P合金镀层、Ni-P/PTFE复合镀层和Ni-Mo-P/PTFE复合镀层都完整覆盖钕铁硼表面,它们的粗糙度差别不大,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失重都低于钕铁硼的腐蚀失重,容抗弧半径增大且电荷转移电阻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Ni-P合金镀层和Ni-Mo-P合金镀层相比,Ni-P/PTFE复合镀层和Ni-Mo-P/PTFE复合镀层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原因在于PTFE颗粒较均匀的沉积在镀层表面增加一道屏蔽层,也起到阻碍腐蚀介质渗透腐蚀的作用。尤其是Ni-Mo-P/PTFE复合镀层,其表面更致密,PTFE颗粒沉积更均匀,能更有效延缓腐蚀介质与钕铁硼接触,显著提高钕铁硼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晶界扩散Dy70Al10Ga20合金研究了烧结Nd-Fe-B磁体的磁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用NIM-500C高温永磁测量仪和MLA650扫描电镜测出了磁体在扩散前后的磁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Dy70Al10Ga20合金扩散热处理后,磁体矫顽力从原始的1 080.968 kA/m显著提升到1 671.600 kA/m,提升幅度约为55 %,而剩磁下降很少. Dy、Al、Ga元素在晶界处扩散,很好地隔绝了磁交换作用,提升矫顽力. SEM图显示在扩散Dy70Al10Ga20合金后,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晶粒外延层有一层灰色的壳层包覆着主相晶粒,很好地起到了隔离晶粒的磁交换作用. XRD显示主相的峰普遍往右偏移,这归因于重稀土元素Dy进入晶粒外延层形成(Nd, Dy)2Fe14B核壳结构. Dy的原子半径比Nd小,导致峰往右移.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涂方式在烧结钕铁硼磁体表面制备CeO2/硅烷复合涂层,研究了硅烷水溶液中纳米CeO2颗粒掺杂量对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动电位极化曲线及中性盐雾试验对所制备的CeO2/硅烷复合涂层的形貌、元素分布以及耐腐蚀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CeO2颗粒的添加增强了涂层的硬度,提高了硅烷涂层的屏蔽性能,延长了腐蚀溶液渗入硅烷涂层的腐蚀通道,复合涂层耐中性盐雾试验能力可达24 h。但由于纳米颗粒只是机械的镶嵌到复合涂层中,不会改变硅烷涂层在固化过程中醇基之间脱水缩合反应的本质,在NaCl溶液中,复合涂层依然会形成高低不同的交联密度区,CeO2/硅烷复合涂层失效的主要原因依然是在交联密度低的区域首先水解溶解导致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氯化物镀液体系在钕铁硼磁体表面制备Zn-Co合金镀层,优化了Zn-Co合金镀层制备过程中的电镀工艺参数(镀液pH值、镀液温度、电流密度以及添加剂浓度),通过中性盐雾试验(NS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系统研究了Zn-Co合金镀层的显微组织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烧结钕铁硼电镀Zn-Co合金镀层的最佳电镀工艺参数为:添加剂浓度为15 mL/L,pH值为4,电镀温度为25℃,电流密度为1 A/dm~2。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Zn-Co合金镀层经钝化后其耐中性盐雾时间可达120 h。合金镀层结构致密,有效填补了钕铁硼磁体的固有缺陷,为后期钝化形成致密钝化膜提供了材料基底基础。钝化后的Zn-Co合金镀层表面平整光亮,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表明,相比Zn镀层,钝化后的Zn-Co合金镀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下降了一个数量级,表明Zn-Co合金镀层钝化后具有更加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烧结钕铁硼表面镀Cu膜层结合力,改善可焊性,进一步制备生物友好的强耐蚀性防护薄膜。方法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钕铁硼表面制备约7 μm厚的Cu膜,研究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Cu/NdFeB界面组织、膜基结合力和样品磁性能的影响,选取最优化热处理样品电镀约2 μm厚的Sn膜,再于280 ℃在其表面焊接Au片,评估其可焊性。结果 500 ℃热处理样品的Cu膜与基体间发生了明显扩散,扩散深度及结合力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热处理2 h样品的膜基结合力由处理前的11.0 MPa提高至31.5 MPa,膜基分离位置发生在磁体亚表面层,矫顽力、剩磁和最大磁能积等磁性能无显著下降。进一步镀Sn后,在其表面焊接的Au层与Cu膜层基体冶金结合良好,耐腐蚀性能优异。700 ℃热处理样品的Cu膜与基体间扩散过快,易造成Cu膜消失及钕铁硼基体表面损伤。结论 真空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Cu/钕铁硼界面组织有根本性影响,通过适宜的热处理可大幅提高磁控溅射的Cu膜与烧结钕铁硼之间的膜基结合力,同时不明显降低磁性能,可采用焊接方法在热处理后的Cu膜表面制备结合力高、长效耐蚀且生物友好的防护薄膜。  相似文献   
6.
庄晨  凌国平 《表面技术》2019,48(9):260-265
目的 开发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钕铁硼表面镀铜技术。方法 采用CuCl-EMIC离子液体,对钕铁硼基体进行阳极活化前处理,在其表面电沉积铜。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CuCl-EMIC离子液体的循环伏安曲线和镀铜样品的动电位极化曲线,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考察钕铁硼基体和铜镀层的微观形貌、成分组成和相结构,利用粗糙度仪和拉拔试验仪检测钕铁硼表面的粗糙度和其上铜镀层的结合力。结果 物质的量之比为2∶3~3∶2的CuCl-EMIC离子液体在室温下熔融,可在其中电沉积得到晶态铜。物质的量之比为1的CuCl-EMIC离子液体有更大的还原峰值电流密度。钕铁硼基体经过20~ 30 mA/cm2的电流密度阳极活化后,表面变得平整,孔洞减少,活化后钕铁硼表面的铜镀层均匀致密,结合力达9.2 MPa以上。钕铁硼表面铜镀层的孔隙率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厚度为6 μm时,镀铜试样的腐蚀电位与纯铜相近,孔隙率为0.005 23%。结论 采用物质的量之比为1的CuCl-EMIC离子液体,可以通过阳极活化得到平整、孔洞少和无氧化膜的钕铁硼基体表面,在其上电沉积可得到致密均匀且结合力好的薄铜层。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掺杂不同含量的La-Ce-Cu合金的Nd-Fe-B热变形磁体;研究了掺杂量对磁体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热变形Nd-Fe-B磁体的矫顽力先增加后降低;而剩磁与磁能积均有所下降。磁体的矫顽力在掺杂量为1%(质量分数)时,达到最大值为1257kA/m。微观分析表明,掺杂合金中的La元素倾向于分布在富稀土相中,不易进入主相晶粒;而Ce元素则易取代Nd进入主相晶粒中。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限制稀土产业盲目发展,规范市场行为,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国于2006年起实施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2012年国土资源部又发布了《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国家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以及优势矿产资源开发的总量控制,防止过度开采,确保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严肃性。一、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2006-2014年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政策实施以来的开采指标见表1。2014年稀土矿总量控制计划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稀土钕铁硼永磁材料是极其重要的军民两用功能材料,号称"磁王",其产品制造需要大量用到稀土原料.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稀土原料市场供应和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已经对稀土永磁特别是稀土钕铁硼永磁及应用产业的现在和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未来稀土永磁行业发展的角度就此进行分析,以帮助中国稀土永磁行业企业了解现在形势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回避风险,把握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