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3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54篇
化学工业   146篇
金属工艺   502篇
机械仪表   121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28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39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2篇
冶金工业   294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黄铜表面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采用纳秒脉冲激光(波长1064nm, 脉宽7ns)冲击强化(LSP)黄铜表面。通过分析激光冲击强化黄铜样品表面的残余应力、横截面金相组织和硬度、表面形貌等力学性能,研究了其对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LSP处理的黄铜样品相比,LSP处理后黄铜样品的电化学腐蚀电位增加,空蚀损失质量降低,仅为原来的1/4,空蚀孕育期时间延长了2倍,空蚀速率降低,从而LSP处理提高了黄铜样品的耐蚀性能。该研究对普通黄铜应用在具有腐蚀性的工作环境中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火灾模拟试验制备了H62黄铜导体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研究了不同熔痕的凝固组织。结果表明:一次短路熔痕具有明显的过渡区特征,熔珠状一次短路熔痕室温凝固组织为α相,呈枝晶形貌,锌元素质量分数低于32.5%,而凹痕状一次短路熔痕室温凝固组织为α相+β相,α相沿β相晶界呈针状向β相晶内析出,且α相的针状晶未贯穿β相晶界,锌元素质量分数高于32.5%。二次短路熔痕呈熔珠状,具有明显的过渡区特征,室温凝固组织为α相+β相,α相呈羽毛状,且其排列具有方向性,锌元素质量分数高于32.5%。  相似文献   
3.
王少丽 《福建分析测试》2022,31(2):34-36,42
本文将光电直读光谱法用于黄铜合金中锌元素质量分数大于35%时锌的测定,经过精密度试验、实际样品检测及方法比对等试验的研究,精密度、方法的重复性偏差及再现性偏差均满足检测要求,验证了光电直读光谱法可准确应用于检测铜合金(黄铜)中锌质量分数大于35%时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的六次甲基四胺在10%盐酸介质中对黄铜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六次甲基四胺在10%盐酸介质中对黄铜的腐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六次甲基四胺吸附于黄铜表面,其吸附规律服从Langmuir等温式,由此获得了相关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
ICP—AES法测定黄铜中的铅铁铋镍铝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可直接测定黄铜中的铅铁铋镍铝锑6种元素的含量.通过试验优化出各元素的分析波长和分析条件,且用基体匹配补偿基体效应.该法流程简单,分析快速,回收率为95%~10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  相似文献   
6.
H65接插件铜带的生产工艺与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产接插件铜带所出现的表面质量和厚度公差问题,可采取加深初坯的铣面深度或返铣一次,以减少坯的表面质量问题.通过完善各工序的质量控制,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实践证明,该生产工艺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黄铜管的金相组织、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应用 X 射线能谱仪和 X 射线衍射仪分别对腐蚀产物及管表面宏观残余应力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铜管的破裂为应力腐蚀破裂,裂纹起源于表面应力集中区的β相上.文中讨论了裂纹的形成和传播机制,并阐明了铜管出现应力腐蚀破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借助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和金相显微镜研究了高应变速率下H70黄铜中的绝热剪切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当应变速率为5.0×10~4s~(-1)、6.0×10~4s~(-1)时,加载后H70黄铜中均出现绝热剪切带,且带内原始粗大晶粒发生动态再结晶而细化。另外,随着应变速率从5.0×10~4 s~(-1)增加到6.0×10~4s~(-1),对应的临界应变和绝热剪切形成能分别从1.346、723.71 kJ/m~3增加到1.578、805.94 kJ/m~3,即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应力坍塌点对应的临界应变和绝热剪切形成能均增加,表明H70黄铜的绝热剪切敏感性随着应变速率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王湘涵  弯艳玲  楚顺顺  许金凯  吴庆堂 《表面技术》2023,52(9):351-357, 407
目的 探究出能使液滴移动距离达到最大的复合表面制备手段,以及液滴在其表面的移动机理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电火花加工技术在H62黄铜表面制备四棱锥结构构建结构梯度,并通过化学刻蚀在四棱锥表面制备润湿梯度,从而形成复合梯度结构。分别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速摄像机观察复合表面的微观结构与试件表面液滴的移动过程。结果 复合结构表面不仅具有不对称几何形状引起的拉普拉斯压力,其上的液滴还会受到不平衡表面张力的作用。润湿梯度提供的不平衡表面张力与结构梯度形成的拉普拉斯压力共同组成驱动合力,令液滴在相较单一梯度表面表现出更强的移动性能。对比分析侧面夹角等因素对液滴定向移动的影响规律后得出,经化学蚀刻后的复合表面,液滴移动距离提升明显,并且移动距离增加量与夹角β成正比。在结构梯度与润湿梯度的共同作用下,液滴在β=5°的试件表面上定向移动距离达到最大,最大移动距离Lmax=6.96 mm。结论 相较于单一梯度表面,复合型液滴定向移动表面可以获得最长的移动距离,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制备方法上,电火花线切割与化学刻蚀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有助于推动制备大批量液滴定向移动复合表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气门嘴的嘴体一般都使用黄铜,根据胶种分为天然橡胶和丁基橡胶两种气门嘴。因天然橡胶不饱和度较高,综合性能较好,假如并用部分顺丁橡胶更能得到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