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93篇
  免费   6596篇
  国内免费   4363篇
电工技术   5856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5780篇
化学工业   7048篇
金属工艺   4079篇
机械仪表   3404篇
建筑科学   3852篇
矿业工程   2219篇
能源动力   2617篇
轻工业   2050篇
水利工程   1822篇
石油天然气   6322篇
武器工业   878篇
无线电   69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442篇
冶金工业   2000篇
原子能技术   1277篇
自动化技术   5393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058篇
  2022年   1558篇
  2021年   1909篇
  2020年   2032篇
  2019年   1704篇
  2018年   1507篇
  2017年   2070篇
  2016年   2134篇
  2015年   2224篇
  2014年   3193篇
  2013年   3480篇
  2012年   4152篇
  2011年   4593篇
  2010年   3394篇
  2009年   3380篇
  2008年   3160篇
  2007年   3913篇
  2006年   3610篇
  2005年   3055篇
  2004年   2619篇
  2003年   2335篇
  2002年   1847篇
  2001年   1552篇
  2000年   1393篇
  1999年   1218篇
  1998年   952篇
  1997年   877篇
  1996年   792篇
  1995年   627篇
  1994年   560篇
  1993年   381篇
  1992年   307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245篇
  1989年   244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a narrow channel, the apparent relative viscosity of a suspension with finite-size particles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its microscopic particle arrangement. Relative viscosity increases when suspended particles flow near the channel wall; thus, a suspension in a narrow channel does not always exhibit the sam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even if the concentration is the same. In this study, we focus on the inertia and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s in a narrow channel and consider their effects on the microscopic particle arrangement and macroscopic suspension rheology. Two-dimensional pressure-driven suspension flow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a two-way coupling scheme, and normalized particle density distribution (PDD) were implemented to consider their particle arrangemen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velocity profiles for the particle suspension were changed by the Reynolds number and particle concentration because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articles according to the power-law index. These changes affected the particle equilibrium positions in the channel, and the subsequent changes in solvent layer thickness caused changes in the macroscopic apparent viscosity. The behavior of microscopic particle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determining macroscopic rheology. Thus, we have confirmed that a normalized PDD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and assess the macroscopic rheology of a suspension.  相似文献   
2.
将双醛纤维素纳米纤丝(DA-CNF)应用到木质素水凝胶的制备中,利用DA-CNF在水凝胶中的互穿网络作用以及醛基与碱木质素酚羟基发生缩合反应,从而达到增强木质素水凝胶强度的目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500)以及DA-CNF与木质素发生了反应;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添加DA-CNF后,木质素水凝胶的结构呈多孔性;添加DA-CNF能够显著改善木质素水凝胶的物理强度、热稳定性和耐温耐盐性能,当DA-CNF添加量为2.0%时,木质素水凝胶拉伸应力由69 kPa提高至175 kPa,压缩应力由0.18 MPa提高至1.5 MPa,初始降解温度由209℃提高到248℃。DA-CNF增强的木质素水凝胶具有较高的耐温耐盐特性,在150℃、pH值=9的20万矿化度的盐水中老化20天后,其质量保留率仍可达86.4%,且具有较好的pH适应性。综上所述,DA-CNF增强的木质素水凝胶具有潜在的油田封堵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2mT低磁场(low magnetic field,LMF)冷冻、0mT磁场(no magnetic field,NMF)冷冻和常规冷冻(conventional freezing,CF)技术对3 组鲢鱼肌原纤维蛋白进行为期28 d的冷冻实验。通过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溶解度、浊度、热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内源性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各项指标考察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性质变化。结果表明:施加低磁场冷冻可以抑制蛋白聚集和内部疏水基团的暴露,且能抑制α-螺旋的展开,减弱α-螺旋向β-折叠转变的能力,并维持良好的二、三级结构稳定性;CF组的蛋白总巯基含量、溶解度和浊度与NMF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由于冷冻温度较低,对蛋白聚集和内部疏水基团的暴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也使得蛋白结构变得松散不稳定;与CF组相比,LMF组同样显示出对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有较好的保护和改善作用。总体来说,低磁场冷冻可以抑制肌原纤维蛋白变性并维持良好的结构和功能,且与常规冷冻(-30 ℃)相比,低磁场冷冻(-20 ℃、2 mT)可以节约10 ℃的冷冻温差,预测其具有一定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4.
土体参数具有空间变异性是被广泛接受的,而这种变异性对岩土中结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机场理论是一种常用的用来模拟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的方法。基于随机场理论,以土体弹性模量的空间变异性为切入点,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和有限差分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隧道水平收敛的随机分析。在大量蒙特卡罗计算基础上,提出了3种简单易用的简化考虑空间变异性的方法,分别为参数折减法、放大系数法和可靠度分项系数标定法。经过对计算结果的统计分析,给出了在土体弹性模量的水平、竖向相关距离及其变异系数的不同组合下3种简化考虑方法的建议值。提出的简化方法可以为空间变异性研究应用到实际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渤中13-2大型潜山地区是渤海海域发现的首个亿吨级深层变质岩潜山油藏。通过已钻井的岩心、薄片、测试、测井等资料,从构造演化、成岩作用、古地貌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区潜山储集空间类型、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为研究区的高效开发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①多期次构造运动是导致裂缝形成的主控因素,风化淋滤和裂缝充填是造成储层纵向差异的主要原因。②利用结构张量场与绕射波耦合属性可以有效指导研究区储层平面预测,根据最大似然属性体能够较好地预测潜山裂缝走向。③平面上靠近大断层附近裂缝发育较好,纵向上风化带裂缝好于内幕带裂缝,渤中13-2地区主力层段风化带储层可划分为4类,Ⅰ类储层最好,主要位于构造高部位;Ⅱ类储层次之,主要位于构造腰部; Ⅲ类储层较差,主要位于距离断层较近区域的构造翼部; Ⅳ类储层最差,主要位于距离大断层较远处。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总结了新冠疫情期间作者的电磁场理论课程在线教学经验。对比分析了录播和直播的优缺点后,选择录播教学方式。基于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展示了录播网络教学的具体措施,包括网上答疑和学习效果检查以及在线批改作业等。给出了网络教学可以为线下教学继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为疫情结束后的正常教学提供了新的网络教学补充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综采面间留设煤柱而导致的采掘接续紧张,资源回收率低,采空区易形成应力集中等问题,采用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等方法,对97307工作面97214巷进行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研究。基于实验室实验,给出了煤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切顶高度、切顶角度、炮孔间距和补强支护等主要参数,最后在现场实践中将97214沿空留巷划分为四个区,不同区采用不同的支护方案和措施。巷道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效果监测数据表明:采用切顶卸压留巷技术后,97307工作面切顶侧的支撑压力不仅低于未切顶侧巷,更远低于中部支架压力,巷道表面变形和离层分别在滞后工作面170m和200m处基本恒定不变,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在97307工作面97214巷的现场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微破裂测试可以获取页岩储层大规模体积压裂之前的物性参数,为资源量计算以及地质、工程双“甜点”的评价提供关键信息。目前基于常规关井压力恢复试井理论的解释方法在处理微破裂测试这类“短暂注入、长期关井”的特殊问题时精度低,且常出现流态无法识别及参数难以诊断的问题。结合微破裂测试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注入理论的页岩储层微破裂试井解释方法,即将开井注入和关井压降过程看作整体,假设关井后的压力响应是注入期和关井期的总和,在渗流数学模型的内边界条件处考虑,从而建立微破裂试井解释模型。求解得到压力动态曲线,通过敏感性分析明确各参数对测试曲线的影响。之后通过渐进分析得到测试曲线关键段压力解,据此引入3条组合诊断线,用以获取测试曲线上的流态信息,并在不同流态下解释对应的参数,最终建立了主控流态识别+特种直线分析的微破裂试井解释方法和流程。利用该方法对涪陵页岩气田南川区块平桥背斜不同构造部位两口测试井进行了分析解释,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解释结果为认识该区页岩含气性提供了依据,并正确预测了不同构造部位气井压裂效果将存在分区差异,为之后正确划定甜点区和优先部署区提供了指导,后续试气和试采动态进一步证明了结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鱼露酿造的新工艺,以淡水鱼下脚料为原料,粉碎成鱼糜与80 g/L盐、沪酿3.042米曲霉制成的酱油曲混合后,在静磁场环境下培养发酵生产鱼露。在不同静磁场环境下40℃发酵30 d,通过测定鱼露发酵过程中氨基态氮、总氮、挥发性盐基氮、无盐固形物、总酸、pH值和非酶褐变的变化,分析静磁场环境对鱼露发酵工艺及其品质的影响。静磁场环境下,鱼露发酵过程中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 mT静磁场环境下,氨基态氮的质量浓度增加81.9%,总氮为对照组的1.83倍;挥发性盐基氮下降65.1%;无盐固形物提高54.9%;有机酸增加,pH下降;美拉德反应加剧;非酶褐变指数增加,静磁场环境下鱼露发酵性能提升。该研究为促进鱼露的生产及品质提升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单架无人机跟踪单一目标问题,提出 Lyapunov 矢量场法和速度障碍法相结合的方法,保证 UAV 在执行跟踪任务时的安全。首先,建立无人机运动模型,通过基于 Lyapunov 矢量场法的航向控制使无人机能够收敛到极限环;其次,利用速度障碍法原理判断无人机与障碍物之间是否存在飞行冲突,推导出避障所需的航向控制量;最后,针对障碍物重叠情况,利用几何关系将重叠区域合并,再求解出航向控制量,完成对重叠威胁区域的避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单一障碍物和多障碍物的条件下,都能有效地跟踪目标并实现避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