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0篇
  免费   981篇
  国内免费   699篇
电工技术   292篇
综合类   783篇
化学工业   767篇
金属工艺   1027篇
机械仪表   555篇
建筑科学   477篇
矿业工程   154篇
能源动力   409篇
轻工业   110篇
水利工程   361篇
石油天然气   724篇
武器工业   50篇
无线电   4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2篇
冶金工业   806篇
原子能技术   366篇
自动化技术   22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566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616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643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87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信号处理”的经典课程体系以“系统”为中心,以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z变换和离散傅立叶变换为分析工具,以滤波器设计为目的,注重定理和公式推导及其性质分析,很难让学生建立一个形象的、完整统一的知识体系框架。本文从几何视角将 “系统”化和“代数”化的经典课程体系重构为面向“信号”的“几何”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生对本质问题的“洞察力”,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泵站进水流速大小与泵站进水池水流流态、漩涡的产生与发展变化规律,结合泵站实际运行情况,建立引渠、前池、进水池和进水管的泵站物理模型和湍流数学模型,采用VOF模型和非定常的SST k-ω湍流模型对9种不同流速的泵站进水水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进水流速的泵站进水池水流流场分布、漩涡涡量的变化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流速为0.322 2~0.564 2 m/s时,泵站表面漩涡的强度随进水流速的增大而增强:当进水流速为0.322 2~0.401 6 m/s时,进水池出现Ⅲ、Ⅳ型漩涡;当进水流速为0.483 5 m/s时,进水池出现Ⅴ型漩涡;当进水流速为0.520 8~0.564 2 m/s时,进水池出现Ⅵ型漩涡。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可为泵站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n the laser powder bed fusion (LPBF) process is making dense and defect-free components. These porosity defects are dependent upon the melt pool geometry and the processing conditions. Power-velocity (PV) processing maps can aid in visualizing the effects of LPBF processing variables and mapping different defect regimes such as lack-of-fusion, under-melting, balling, and keyholing. This work presents an assessment of existing analytical equations and models that provide an estimate of the melt pool geometry as a function of material properties. The melt pool equations are then combined with defect criteria to provide a quick approximation of the PV processing maps for a variety of materials. Finally, the predictions of these processing maps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from the literature. The predictive processing maps can be computed quickly and can be coupled with dimensionless numbers and high-throughput (HT) experiments for validation. The present work provides a boundary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the optimal processing parameters for new metals and alloys based on existing analytical solutions.  相似文献   
4.
针对聚变堆用316LN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分别在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模式下进行了激光填丝焊接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的焊丝熔入特征及其对焊缝质量的影响,并对连续激光与脉冲激光焊接熔池流动及熔池形貌、接头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激光填丝焊和脉冲激光填丝焊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下均能获得焊丝液桥过渡,且熔池铺展均匀、焊缝成形良好。与脉冲激光填丝焊相比,连续激光填丝焊在坡口中的熔池长度约是脉冲激光填丝焊的3倍,温度梯度较大,更易产生侧壁未熔合和贯穿焊缝中心的凝固裂纹等缺陷。连续激光填丝焊的焊缝显微组织以柱状晶为主,由焊缝两边向焊缝中心生长,方向性强。脉冲激光填丝焊的焊缝两侧显微组织以柱状晶为主,各个区域都受到了相邻脉冲的重复作用,具有周期性,产生二次结晶,有助于熔池的搅动和晶粒细化,打乱了枝晶生长的方向性;焊缝中心区域为方向各异的柱状晶和等轴晶,枝晶间距减小,能够抑制裂纹的产生。 创新点: 首次提出通过脉冲激光调控结晶形态以抑制厚板焊接中裂纹的焊接工艺,可在不添加任何外部设备的基础上实现对裂纹的有效控制,打破了传统焊接工艺带来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作为一种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文中对国内外激光熔丝增材制造监测与控制系统进行归纳概述。现阶段,国内外激光熔丝增材制造常见的监测系统包括结构光扫描系统、红外测温成像系统等,实时监测沉积层高度、熔池状态;常见的控制系统为以闭环控制策略为主的在线反馈送丝速率控制系统、在线反馈激光功率控制系统等,在线监测系统与控制系统协同作用,能够显著优化增材制造工艺、提高成形质量。介绍了包括三维超声波扫描技术、电磁振动监测技术在内的新兴激光熔丝增材制造监测技术。结合激光熔丝增材制造技术的工艺难题对下一代监测与控制系统进行展望。国内外对沉积层高度和宽度、熔池尺寸和温度等监测对象已有较为充分的研究和试验验证,但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激光的高能量密度会造成高温度梯度,因此对沉积过程在线高精度、高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创新点: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成形精度要求高,同时国内外对该技术的相关工艺、成形原位控制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沉积层、熔池偏差的实时监测与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要:随着国家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品质钢的需求增大,侵蚀的耐火材料作为钢中外来夹杂物的主要来源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阐述了耐火材料与钢液的反应机制、不同耐火材料与钢液的相互作用以及对钢液质量造成的影响。耐火材料会向钢中溶解并与钢中成分发生反应,之后形成界面层,当界面层是高熔点物质时,会阻碍耐火材料的溶解扩散,当界面层是低熔点物质时,会发生乳化作用,形成的新界面再与钢液发生反应。钢包耐火材料与钢液的相互作用会形成夹杂物对钢液造成污染。此外,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会改变耐火材料的侵蚀行为。不同钢种的冶炼要选择合适的耐火材料,对于如何快速准确选取与冶炼钢种配套的耐火材料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7.
摘要:为了评估新型中间包微孔MgO耐火材料与钢液的反应性,系统测定了不同钢液与微孔MgO耐火材料表观接触角,研究了界面化学反应产物以及钢中夹杂物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含硫钢在微孔MgO耐火材料上铺展性最好,帘线钢次之,模具钢最差,主要是表面活性元素S降低了钢液表面张力所致;熔钢与耐火材料的界面行为中既包含了物理渗透又包含了化学反应。当界面处镁蒸气压极低时,一定的硅含量能导致MgO耐火材料被还原,界面处形成了大量镁橄榄石,从而降低了微孔MgO耐火材料的化学稳定性。钢液与耐火材料界面处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钢中夹杂物组成,导致了夹杂物成分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摘要: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210t铁水包静置温降过程中铁水包包盖和铁水液位对铁水温降速率的影响。模型中使用S2S辐射传热模型来考虑渣层与包盖间的辐射传热,并分析了不考虑铁水自然对流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水静置过程计算中,考虑铁水自然对流现象能够明显提高铁水温度的均匀性,并提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使用包盖能够有效减少铁水包静置过程铁水的热量散失,提高铁水的4h静置后最终温度13℃。铁水包内铁水液位会影响静置过程中铁水温降速率,液位降低会增加铁水温降速度。  相似文献   
9.
田儒良  岳峰  史健凯 《炼钢》2022,38(1):42-48
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钢包的传热物理模型和耐火材料层的温度分布模型,研究炼钢过程中钢包包衬温度场分布和钢水温降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态空包每多停留1 min,后续钢水温降增加约0.26℃;空包停留1 h后进行1 h的离线烘烤,后续出钢阶段钢水降温约12℃;永久层导热系数越小,永久层的温度梯度会越大,隔热效果会越好,工作层宜采用导热系数相对较大的镁碳砖,永久层采用低导热系数的轻质浇注料;钢包包衬侵蚀对钢包造成钢水温降值影响较小,侵蚀造成的钢水温降值波动不超过1℃;1 t的残余钢量和1 t的残余渣量会引起钢水温降6.65℃和7.23℃;钢水量增加1 t,钢水温降值降低0.03℃。  相似文献   
10.
反应堆堆芯内部存在多种不同物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对其准确模拟需要考虑这些物理过程之间的耦合。为了降低堆芯核 热 流耦合模拟的实现难度,消除不同物理场之间的外部插值过程,本文构建了核 热 流耦合模拟的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将中子输运(包括SN方程、SP3方程以及扩散方程)、考虑燃料流动效应的缓发中子先驱核守恒方程以及流动传热方程统一到相似的LBM格式下,采用统一的LBM碰撞 迁移过程进行求解,有效降低了堆芯多物理耦合模拟的实现难度。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核 热 流耦合LBM模型对不同雷诺数下的流动效应均能准确模拟,同时温度反馈在高温熔盐堆低速流动条件下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不能忽略;提高堆芯熔盐流速能够有效地展平功率及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