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4篇
  免费   1272篇
  国内免费   792篇
电工技术   2572篇
综合类   1028篇
化学工业   1566篇
金属工艺   1138篇
机械仪表   753篇
建筑科学   154篇
矿业工程   234篇
能源动力   196篇
轻工业   228篇
水利工程   83篇
石油天然气   278篇
武器工业   270篇
无线电   34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07篇
冶金工业   318篇
原子能技术   434篇
自动化技术   8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442篇
  2016年   466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680篇
  2013年   714篇
  2012年   972篇
  2011年   1068篇
  2010年   825篇
  2009年   806篇
  2008年   840篇
  2007年   1041篇
  2006年   900篇
  2005年   757篇
  2004年   579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419篇
  2001年   372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对无缝内衣机在调色编织过程中由于执行驱动开环控制,时延不可控导致添纱、剪纱、换纱等动作不稳定的问题,深入分析内衣生产的调色工艺原理及驱动控制特性。以提高调色编织工艺控制稳定性为目的,提出一种无缝内衣机驱动与故障检测一体化的调色控制技术方案,根据驱动特性与回路电流特性,设计关键硬件电路与软件程序。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稳定可靠、低功耗、工作效率高、能有效对故障信息进行判定,满足无缝内衣机调色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低强匹配原则,采用ER307Mo不锈钢焊丝对13.5 mm厚高氮不锈钢和675高强钢进行了脉冲MIG焊接试验。结果表明,当焊接速度为5 mm/s、送丝速度为5.5~6.0 m/min、焊接电流为155~166 A、电弧电压为19.6~20.3 V时,可以得到成形良好、性能较佳的焊接接头。焊缝组织主要由奥氏体与铁素体组成,其中铁素体从奥氏体晶界中析出;高氮不锈钢侧热影响区组织主要为块状奥氏体,而675高强钢侧热影响区主要为马氏体组织。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约为730 MPa,达到高氮不锈钢母材强度的71%,接头的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未发现明显的解理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4.
基于行波的无损离子操作结构装置(TW-SLIM)是一种新型的可实现复杂气相离子操作的离子漂移管,是行波离子迁移谱(TWIMS)的核心器件,其利用行波脉冲电源提供振荡电场实现离子传输和分离。 针对行波无损离子操作结构特性,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作为行波脉冲信号源,使用集成半桥驱动器作为栅极驱动,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构成的半桥拓扑电路作为脉冲输出级,使用可调高压电源作为半桥电路的直流母线电源,设计了一种行波脉冲电源。脉冲电源输出脉冲电压最大频率可达100 kHz,峰 峰值可达200 V,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均小于20 ns。在实验室自制的行波离子迁移谱仪器平台上测试了行波幅值和频率对离子传输和离子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频率为10 kHz、幅值为35 V时,六(2,2 二氟乙氧基)磷腈的传输效率最高;在行波幅值不变时,随着行波频率的增大,离子信号强度减小。利用六(2,2 二氟乙氧基)磷腈和六(1H,1H,3H 全氟丙氧基)磷氮烯探究行波幅值和频率对离子基于结构分离情况的影响,在行波幅值不变时,随着行波频率增大,对2种离子的分离能力变强;在频率不变时,随着行波幅值增大,对2种离子的分离能力变弱。实验结果为行波离子迁移谱中的离子传输与分离机制提供了基本理解,该行波脉冲电源对于高分辨率TWIMS研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伟  林国庆  李俊 《电气开关》2021,59(2):7-11
LED照明领域应用调光技术不仅可以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改善视觉效果。本文设计了一种两级式LED驱动电源,前级Boost变换器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功能,后级CLCL恒流谐振网络实现LED恒流驱动,针对CLCL恒流谐振网络特性研究了一种智能LED调光控制策略,采用脉冲密度调制对输出电流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LED灯的调光控制,同时为实现对LED智能调光,将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与脉冲密度调制相结合,实现对LED的智能调光控制,最后搭建一台108W的原理样机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Within th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generated by cellular metabolisms, hydroxyl radicals (H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being the most aggressive towards biomolecules. The reactions of HO with methionine residues (Met) in peptides and proteins have been intensively studied, but some fundamental aspects remain unsolv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d the biomimetic model made of Ac-Met-OMe, as the simplest model peptide backbone, and of HO generated by ionizing radi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s under anoxic conditions. We performed th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ransient species by pulse radiolysis and of final products by LC-MS and high-resolution MS/MS after γ-radiolysis. By parallel photochemical experiments, using 3-carboxybenzophenone (CB) triplet with the model peptide, we compared the outcomes in terms of short-lived intermediates and stable product identification. The result is a detailed mechanistic scheme of Met oxidation by HO, and by CB triplets allowed for assigning transient species to the pathways of product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7.
采用脉冲电沉积技术在6061铝合金表面制备SiC/TiN颗粒增强Ni-Mo纳米复合镀层。通过在镀层中引入SiC、TiN纳米颗粒并改变电沉积的平均电流密度和占空比,调控复合镀层的微结构,探讨纳米颗粒增强涂层的成膜过程与晶粒细化机理,研究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与耐蚀性、耐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双纳米颗粒的加入使镀层结构由锥状向胞状转变,晶粒尺寸由29.86 nm减小至22.79 nm。其中在电流密度为8 A·dm~(-2),占空比为20%时制备的镀层最为均匀致密且Si C/Ti N颗粒复合量最高,分别为1.3%和3.1%(质量分数)。镀层具有典型的fcc结构且呈现出(111)择优取向,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Ni-Mo基体中。Tafel极化和浸泡试验研究表明Ni-Mo复合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为7.08μA/cm~2,相比之下在电流密度为4、8和12 A·dm~(-2)和占空比为40%、60%下制备的Ni-Mo/Si C-Ti N纳米复合镀层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4.68、4.12、5.75、4.37和5.53μA/cm~2,分别降低了34%、42%、19%、38%和21%。研究发现在电流密度为8 A·dm~(-2),占空比为20%下制备的纳米复合镀层表现出最好的耐蚀性。与Ni-Mo镀层相比,SiC/TiN颗粒的引入显著地提升了镀层耐磨性。此外,还对脉冲共沉积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hysics and pre-study the engineering issues for radio frequency(RF)negative beam source, a prototype source with a single driver and three-electrode accelerator was developed. Recently, the beam source was tested on the RF source test facility with RF plasma generation, negative ion production and extraction. A magnetic filter system and a Cs injection system were employed to enhance the negative ion production. As a result, a long pulse of 105 s negative ion beam with current density of 153 A m-2 was repeatedly extracted successfully. The source pressure is 0.6 Pa and the ratio of co-extracted electron and negative ion current is around0.3. The details of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beam source were shown in this letter.  相似文献   
9.
夏金 《机械与电子》2021,39(10):63-67
针对无人机在轨姿态控制系统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无人机在轨姿态控制系统设计.选择 STK53F406V 作为微处理器的芯片,存储器选用 AY54GN178M 芯片,通过 TIM 时钟输入捕获命令进行脉冲调制信号的采集与存储.系统软件采用干扰观测器来分析无人机姿态控制中的干扰频域,从干扰的种类、精度、动态性能和飞行模式等方面对系统进行正弦波的干扰分析,将扰动与系统的控制参数控制在同一个范围内,实现对飞行状态的修正和扰动频率的正确估计.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无人机姿态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强,耗时较短,控制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杨亚红  芦婉蒙  兰清泉  李攀 《净水技术》2021,40(2):111-117,141
对江苏省某电镀园区污水厂尾水使用微纳米气泡臭氧高级氧化工艺进行深度处理中试研究,要求处理后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半连续流试验结果表明,单独臭氧氧化处理无法有效去除有机物,加入双氧水催化臭氧微纳米气泡处理后可以使COD达标。在臭氧与双氧水投加量摩尔比为2时,投加64.6mg/L臭氧后,CODCr由37.1mg/L降至24.7mg/L,去除率可达33.4%,O/C为5.2。臭氧浓度对COD的去除有影响,低浓度臭氧对COD有更高的去除率(46.3%)。同时,推测臭氧和双氧水改变了原水中铁离子的价态,通过絮凝沉淀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镍。采用臭氧浓度为150mg/L、臭氧与双氧水摩尔比为2的工况进行连续流试验,臭氧投加量为55mg/L、连续运行5h、进水CODCr约为45mg/L时,出水CODCr基本稳定在18.5~21.8mg/L,COD去除率为54%~58.3%,O/C为1.38~1.62,可达标排放。由结果可知:相较于半连续流试验,同样的投加条件下,连续流的氧化效能更高,推测是由于流态变化;同时,半连续流中试试验虽然水量较大(500L),但要完全模拟连续流试验结果还是存在局限性。最后,根据连续流结果估算双氧水催化臭氧工艺的处理成本为0.86元/(t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