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6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44篇
金属工艺   248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61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5篇
冶金工业   153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 OM 和 SEM 对 700 MPa 级高强度大梁钢冲压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强度大梁钢冲压过程中出现的纵梁穿线孔裂纹主要为连冲工艺不当导致;纵梁端部折弯角部裂纹主要是由于原板坯存在内裂纹和大尺寸 TiN 夹杂物,在冲压过程中外表面受到拉应力产生裂纹,裂纹沿横纵向扩展导致。通过将钛质量分数由 0.10% 降至 0.07%,将氮质量分数控制在不大于 0.004% 的范围内,降低大尺寸TiN析出量。化学成分调整后,力学性能满足供货技术条件要求,对钢板进行冲压验证,端部完好,未见折弯裂纹存在,彻底解决了该缺陷。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二氧化硅对螺旋藻片可压性的影响,选出最适合制备螺旋藻片的二氧化硅。方法以硬度、脆碎度和主压力为主要评价指标,关联工序总混、包衣的工艺顺应性作为辅助评价指标,分别采用沉淀法二氧化硅、凝胶法二氧化硅和气相法二氧化硅制备螺旋藻片,对比分析螺旋藻片的可压性,确认螺旋藻片的质量参数。结果二氧化硅对螺旋藻片的可压性是:沉淀法二氧化硅气相法二氧化硅凝胶法二氧化硅,沉淀法二氧化硅不符合螺旋藻片的工艺要求,气相法二氧化硅分散性较差。结论螺旋藻片中优先使用凝胶法二氧化硅,其可压性最佳。  相似文献   
3.
王海彤 《上海涂料》2020,58(1):8-10
由于水性树脂、颜料和填料等多方面的影响,水性防腐涂料在贮存中容易分层、沉淀,在不同体系中添加不同类型的触变剂可以有效地改善产品的贮存稳定性,使之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避免分层、沉淀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锆合金是目前唯一大规模商用的压水堆燃料包壳材料,其耐水侧腐蚀性能是影响核反应堆安全性与经济性的重要因素。微量合金元素(Fe、Nb等)主要以第二相的形式弥散分布在锆合金基体中,但可对锆合金的腐蚀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本文比较了不同锆合金中第二相的差异,综述了锆合金中典型第二相的腐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别比较了二元及三元第二相中主要合金元素Fe和Nb的腐蚀过程,总结了不同水化学条件下第二相腐蚀产物的差异及其对锆合金基体腐蚀行为的影响,并指出当前针对第二相腐蚀行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对锆合金第二相腐蚀行为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先进微观表征手段可进一步完善含Fe、Nb元素第二相的腐蚀机理研究,将为提高我国新型锆合金包壳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提Al降Nb对GH706合金经过高温长时时效处理前后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Al降Nb的成分改进抑制了高温不稳定存在的γ′′相、η相及Laves相和δ相等TCP相的析出,同时,在经过750℃保温500h的处理后,只存在γ′和η相的轻微长大,力学性能下降幅度有限,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未进行成分改进的合金(传统GH706)中的析出相等均发生明显长大,力学性能下降幅度较大,可见提Al降Nb的成分改进可使得合金在更高的温度服役。  相似文献   
6.
The morphology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precipitates in Mg−7Gd−3Y−1Nd−1Zn−0.5Zr alloy during isothermal ageing at 240 °C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high-angle annular dark-fiel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AADF-STEM). After under-ageing for 2 h, the precipitates in the alloy are ordered solute clusters with rare earth atomic columns exhibiting hexagonal ring structure, zigzag GP zones and β' in its early formation. After peak-ageing for 18 h, the precipitates are mainly β' and new rod-like β'p accompanied with β'. After over-ageing for 100 h, the precipitates are β', β1, long-period stacking ordered (LPSO) building block known as γ′ and 14H-LPSO. β' has the three-dimensional shape of convex lens with smaller length-to-width ratio viewed along 〈0001〉α than that in the EW75 alloy. The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of this alloy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γ' and 14H-LPSO retarding the growth of β' and β1, low diffusion rate of rare earth atoms and physical character of β' and β1.  相似文献   
7.
用MMS-300热力模拟机研究了变形量、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对钛钼微合金钢铁素体基体上析出物尺寸的影响规律,获得了铁素体区析出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实验钢铁素体基体中析出物主要为钛钼的碳氮化物,其中尺寸较大析出物为圆形、方形或长条形,随机分布;尺寸细小析出物为圆形或椭圆形,其析出形态为排列整齐的相间析出及弥散析出,当保温温度较高时,其分布形式主要为相间析出;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及保温时间的延长,析出物尺寸减少,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析出物尺寸先增加后减少,铁素体区析出动力学曲线中600℃和700℃为最小尺寸析出温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规则溶液亚点阵模型计算了新型含Nb细晶高强IF钢在不同温度(1073~1473 K)下碳氮化物析出相的平衡体积分数、组成成分及化学驱动力,各元素的平衡质量分数;采用经典形核长大模型计算了实验钢在不同温度(1073~1473 K)下位错处形核的临界核心尺寸、临界形核功及相对形核速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析出相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Nb C在析出相中比例逐渐增加,Nb N在析出相中比例逐渐降低,析出相的化学驱动力增大,固溶在钢中的各元素的质量分数降低;在位错处形核的临界核心尺寸、临界形核功减小,相对形核率增大。至1073 K时,N元素已基本析出,C和N在析出相的成分中基本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9.
采用SEM、EPMA、TEM以及显微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温度梯度区域熔化(TGZM)对Al-Cu-Mg合金溶质原子浓度分布、第二相析出以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TGZM导致晶界两侧基体中的溶质原子浓度存在显著差异,靠近铸锭边部一侧基体的Cu、Mg溶质原子浓度明显高于靠近铸锭心部一侧基体的溶质原子浓度。在485℃的均匀化处理过程中,晶界两侧晶粒靠近边部一侧有大量第二相析出,而靠近心部一侧则很少或者几乎没有第二相析出。该现象致使同一晶界两侧区域的显微硬度值存在明显差别,并且这种差别无法通过长时间的均匀化处理得以完全消除,在微观上加剧了合金不同区域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SEM、EDS、T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G3合金组织形态及晶界析出相的影响;进而利用浸泡模拟实验和电化学实验,分析组织变化以及晶界析出相对G3合金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界析出相对G3合金耐点蚀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低温退火时由于G3合金析出相变少,组织均匀性增加,G3合金耐点蚀性能有所增加。而随着退火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在晶界生成大量的析出相。析出相的大量生成使得G3合金组织不均匀性增加,同时造成贫Mo区域钝化膜稳定性变差,容易发生局部活化溶解,点蚀敏感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