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3篇
  免费   1041篇
  国内免费   524篇
电工技术   486篇
综合类   369篇
化学工业   449篇
金属工艺   2379篇
机械仪表   525篇
建筑科学   232篇
矿业工程   107篇
能源动力   91篇
轻工业   487篇
水利工程   35篇
石油天然气   495篇
武器工业   72篇
无线电   6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47篇
冶金工业   250篇
原子能技术   302篇
自动化技术   1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542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384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液压支架对接焊缝缺陷的检测中,传统的超声相控阵二维检测得到的缺陷信息单一,无法直观反映缺陷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形态及尺寸。采用全聚焦相控阵三维成像技术对对接焊缝中的缺陷进行检测。设计了含有内部裂纹、根部未焊透、夹渣3种缺陷的试块,分别用线阵探头与面阵探头对试块进行了检测,以此来验证全聚焦三维成像对缺陷的检测效果。通过比较得出,全聚焦三维成像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出缺陷的位置、大小信息。  相似文献   
2.
Food- and waterborne viruses, such as human norovirus, hepatitis A virus, hepatitis E virus, rotaviruses, astroviruses, adenoviruses, and enteroviruses, are major contributors to all foodborne illnesses. Their small size, structure, and ability to clump and attach to inanimate surfaces make viruses challenging to reduce or eliminate, especially in the presence of inorganic or organic soils. Besides traditional wet and dry methods of disinfection using chemicals and heat, emerging physical nonthermal decontamination techniques (irradiation, ultraviolet, pulsed light,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cold atmospheric plasma, and pulsed electric field), novel virucidal surfaces, and bioactive compounds are examined for their potential to inactivate viruses on the surfaces of foods or food contact surfaces (tools, equipment, hands, etc.). Every disinfection technique is discussed based on its efficiency against viruses, specific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Structure, genomic organization,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different virus strains are reviewed, as they are key in determining these techniques effectiveness in controlling all or specific foodborne viruses. Selecting suitable viral decontamination techniques requires that their antiviral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ability to reduce virus infectivity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urthermore, details about critical treatments parameters essential to control foodborne viruses in a food production environment are discussed, as they are also determinative in defining best disinfection and hygiene practices preventing viral infection after consuming a food product.  相似文献   
3.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2,48(24):36860-36870
For the advantages of high-temperature resist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ultra-high hardness, SiCf/SiC composite is becoming a preferred material for manufacturing aero-engine parts. However, the anisotropy and heterogeneity bring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this study, a nanosecond pulsed laser is applied to process SiCf/SiC composite, where the influence of the scanning speed and laser scanning direction to the SiC fibers on the morphology of ablated grooves is investigated.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after ablation and the involved chemical reaction of SiCf/SiC are explo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d laser scanning speed, accompanied by the decreasing spot overlap rate, leads to the less accumulation of energy on the material surface, so the ablation effect drops. In addition, for the anisotropy of the SiCf/SiC material, the obtaine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are closely dependent on the laser scanning direction to the SiC fibers, resulting in different groove morphology. The element composition and phase analysis of the machined surface indicate that the main deposited product is SiO2 and the carbon substance.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preliminary technical support for controlling the machining quality of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  相似文献   
4.
在执行API SPEC 5L管线规范的过程中,当使用X射线数字检测方法对钢管焊缝进行无损检测时,检测标准应采用API SPEC 5L规范的引用标准ISO 10893-7,该标准未对双丝像质计的使用频次等工艺要求进行明确,因此还需要参考其引用标准ISO 17636-2的相关要求执行。为了使X射线数字检测方法的工艺文件编制及工艺执行更加严谨和完善,以ISO 10893-7—2019为主,将其与ISO 17636-2—2013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并对两者的主要差异进行了分析,以便为X射线数字检测的工艺执行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分离纯化的大豆7S球蛋白为实验材料,研究脉冲强光处理对大豆7S球蛋白理化特性、分子结构等变化及潜在致敏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激光粒度仪、圆二色谱、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酶联免疫试剂盒探究7S球蛋白理化、结构及潜在致敏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相比,脉冲强光处理能够提高大豆7S球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降低蛋白的平均粒径;二级结构中α-螺旋下降,β-折叠上升,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0.05),表面疏水性显著增加(P<0.05),紫外吸光强度增加;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大豆7S球蛋白抗原抑制率,能量700J时其抑制率最低为46.13%,这可能是因为脉冲强光处理影响大豆7S球蛋白的构象。结论脉冲强光处理能够改善大豆球蛋白的理化特性,且通过其构象的变化影响其潜在致敏性,为脉冲强光在低致敏大豆蛋白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船舱格子间工作空间狭小,大型自动化设备难以完成舱内自动焊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获取焊缝路径三维信息的策略。基于张正友标定原理获取双目系统基本参数后,利用C++与OpenCV编写了自适应阈值的二值化处理、改进的Sobel轮廓提取算子、非连续像素点筛除等程序,对双目相机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了清晰、低噪点的直角角焊缝中心轮廓图像。基于BM特征点匹配算法与像素点扫描方法,得到了焊缝轮廓上连续特征点的三维信息数据集,利用Origin作图软件拟合后生成了三维直角角焊缝路径。为了验证双目系统测距精度与鲁棒性,设计了可升降、角度可调的滑轨万向节组合模块,实现了从不同拍摄角度、高度采集焊缝图像,并对焊缝上设置的等距特征点的距离进行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当拍摄偏角在30°之内,或正拍高度在150~190 mm内变化时,测距偏差都可以控制在2 mm内,基本满足焊接的精度与稳定性要求,并为焊接的自动化循迹过程提供了数据基础。 创新点: (1)将双目视觉识别测距技术应用于小型船舱格子间内矩形角焊缝中心路径的识别,为自动化的焊接过程提供了循迹数据基础。 (2)设计了滑轨万向结模块,证实了该双目视觉识别系统在不同角度与高度下良好的鲁棒性与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7.
提出双TIG活性电弧焊接方法,采用2支TIG焊枪前后排布,前置焊枪的焊接电流小于后置焊枪,且在前置焊枪保护气中混入少量O2,使电弧具有活性。对5 mm厚SUS304奥氏体不锈钢板进行焊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同条件下的TIG焊接相比,双TIG活性电弧焊接焊缝熔深明显增加,焊缝表面成形良好;随着O2流量的增加,焊缝熔深先增加后减小,焊缝熔宽先减小后增加;在保持总电流不变的情形下,随着后置焊枪电流增加(前置焊枪电流减小),焊缝熔深先增加后减小,焊缝熔宽持续增加;随着弧长的增加,焊缝熔深先增加后减小,焊缝熔宽逐渐增加;当钨极间距从3 mm开始增加时,焊缝熔深逐渐减小,熔宽逐渐增加;而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焊缝熔深和熔宽都减小。O的混入对焊缝组织无明显影响。相比母材而言,焊缝冲击韧性有所下降。该方法能在高于普通TIG焊接速度的条件下实现深熔焊接。 创新点: 提出双TIG活性电弧焊接,2支独立的焊枪在焊接方向的平面内前后排布,前置焊枪焊接电流小于后置焊枪,前置焊枪采用Ar+O2作为保护气体,后置焊枪采用纯Ar作为保护气体,从而使电弧具有活性;在高于传统TIG的焊接速度下,焊缝熔深明显增加,可实现5 mm 厚的不锈钢板完全焊透。 高速焊接时能消除驼峰和咬边等缺陷,明显提高焊接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开展了6 mm厚5083-H111铝合金热轧板焊接工艺试验,研究了接头宏观形貌和力学性能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区域的微观组织和元素分布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焊接,得到的接头表面成形良好,无明显缺陷。随着送丝速度增加,焊缝宽度随之增加;熔合线附近的热影响区发生完全再结晶,形成了粗大的等轴晶;焊缝边缘沿散热方向形成柱状晶,焊缝中心则为细小的等轴晶组织;Fe和Mn在热影响区偏聚严重,形成Al6(Fe, Mn)相,焊缝中Mg主要分布在晶界处,形成β(Al3Mg2)相。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接头最大抗拉强度可达307 MPa,约为母材抗拉强度的96%,拉伸后断裂于热影响区,呈韧性断裂;受焊接热输入影响,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低于母材,随着焊接热输入增加,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降低。 创新点: (1)优化焊接工艺参数,获得了表面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 (2)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宏观形貌和气孔分布的影响。 (3)阐明了接头不同区域的微观组织和元素分布对接头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根据低强匹配原则,采用ER307Mo不锈钢焊丝对13.5 mm厚高氮不锈钢和675高强钢进行了脉冲MIG焊接试验。结果表明,当焊接速度为5 mm/s、送丝速度为5.5~6.0 m/min、焊接电流为155~166 A、电弧电压为19.6~20.3 V时,可以得到成形良好、性能较佳的焊接接头。焊缝组织主要由奥氏体与铁素体组成,其中铁素体从奥氏体晶界中析出;高氮不锈钢侧热影响区组织主要为块状奥氏体,而675高强钢侧热影响区主要为马氏体组织。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约为730 MPa,达到高氮不锈钢母材强度的71%,接头的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未发现明显的解理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0.
罗运良  李井双  王旭 《焊管》2022,45(8):31-34,39
针对某海上风电导管架吸力桶管径大、筒壁厚且立式建造导致的焊接工作量较大的问题,采用埋弧自动横焊焊接工艺,通过坡口设计、焊接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克服了横焊埋弧焊焊接过程中铁水下垂、层间未熔合、焊剂敷洒等操作难点,实现了埋弧横焊在吸力桶环缝的应用。风电导管架吸力桶埋弧自动横焊的焊接工艺试验结果显示,焊缝外观、硬度、力学性能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该工艺的应用表明,吸力桶环缝焊接作业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并且节约了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