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篇 |
完全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金属工艺 | 13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3.
铝合金阳极氧化的常见缺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简述铝合金阳极氧化常见缺陷特征,成因和对策。缺陷类型包括点(斑)缺陷和大面积的不均一外观。未涉及条纹,模具痕或焊合线等条带型缺陷。最后用表格说明这些缺陷的发生(起因)或发现(出现)的工序。 相似文献
4.
铜基合金模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一种可成功地用于不锈器皿和08F低碳钢制品拉伸成形的新型铜基合金模具材料,试验结果证实,该材料能彻底克服产品表面极易产生的划痕,划伤等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5.
6.
利用新型中频对靶磁控溅射技术合成了一系列TiN/Ti多层膜.考察了不同Ti间隔层对多层膜硬度和结合力的影响,分析了膜表面大颗粒和坑的形成机理;利用正交实验法和方差分析探讨了靶电流、气体压力和基体偏压对薄膜表面缺陷密度的影响,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靶电流对缺陷密度的影响最大,气体压力次之,基体偏压对缺陷密度影响最小;当靶电流I=20A、气体压力ρ(Ar+N2)=0.31Pa、基体偏压Vbias=-16m--300V和Ti间隔层厚度x-=0.12μm时,制备出硬度HV0.2N=2250、膜基间结合力(临界载荷)Lc=48N和表面缺陷密度ρs=58mm^-2的高质量TiN/Ti多层膜. 相似文献
7.
高强耐磨钢轨顶表面缺陷的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高强 耐磨钢轨表面缺陷修复方法。采用研制的加热装置对钢轨踏面预热4min,可以保证在100mm范围内堆焊后,钢轨热影响区不出现马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8.
热送直装亚包晶桥板钢表面疤状缺陷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Q345C-Hq亚包晶桥板钢的热装温度,进行了入炉温度为600℃以上的热送直装试验,试验中发现多卷成品表面存在疤状缺陷。利用金相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得出,该缺陷是由铸坯冷却或加热过程中存在的裂纹经轧制后造成的;进一步用热模拟和计算的方法,求得该钢在不同温度状态下的表面应力和抗拉强度,得出有些情况下钢坯的表面拉应力已超出抗拉强度,从而使钢坯表面开裂。若钢坯出连铸机后堆冷,使钢坯内外温差减小到一定值后再进行加热,可有效避免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楔横轧工艺成形阶梯轴类件时轧件表面缺陷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文献 [4]的模拟实验结果 ,拟定了楔横轧工艺成形阶梯轴类件时轧件表面出现表面缺陷 (蛇皮状或鱼鳞状缺陷 )时的金属流动速度场。以此为基础 ,并借助于上限原理和最小能量原理 ,获得了楔横轧成形阶梯轴时轧件表面缺陷形成的必要条件。同时 ,研究了表面缺陷产生与变形程度、摩擦因数及模具整形段相对长度的关系。从而为估测楔横轧成形阶梯轴类件时轧件表面是否会产生缺陷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汽车外覆盖件表面凹陷与畸变的实验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剧烈的市场竞争驱使汽车制造商从各方面设法提高其产品的质量。汽车外覆盖件的"A"级表面要求必须是光洁无瑕。可是由于制造过程的原因,在汽车外覆盖件的"A"级表面上还经常出现一些缺陷。在研究中,设计并制造了4种不同的实验模具,实验模具中包含了在汽车外覆盖件容易产生表面畸变的典型的反拉延特征。通过冲压实验,观察到表面缺陷的产生,并搜集产生表面缺陷处的应变及位移的历史数据,及在畸变区域的接触压力的数据。同时,还进行了冲压过程的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冲压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冲压实验成功复制了在汽车外覆盖件上经常出现的表面缺陷,为进一步研究在汽车外覆盖件的"A"级表面上产生表面凹陷与畸变的根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