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30篇
综合类   33篇
化学工业   44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31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57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42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3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筛选的毛葡萄新品系G203为材料,与赤霞珠葡萄对照,研究其果实品质和酿造特性,并分析了第二茬果和所酿葡萄酒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G203冬季果实品质优良,可溶性固形物可达18%以上,酸度6~8 g/L,果实中总酚、花青素含量较高,分别为2930 mg/L和4996 mg/kg。GC-MS分析表明,G203第二茬浆果中含有31种挥发性组分,以其酿造的葡萄酒中有29种,两者共有的挥发性组分8种,葡萄酒中挥发性组分含量是浆果中3倍以上,以酯类组分为主。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剂提取法,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回流温度和回流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毛葡萄酿酒皮渣中的齐墩果酸提取条件,通过有机溶剂萃取纯化,得到齐墩果酸粗提取物;并利用齐墩果酸粗提取物对葡萄酒及白兰地进行功能活性强化。结果表明,齐墩果酸最优化提取条件为:提取液选择体积分数95%乙醇,料液比1∶35(g∶m L),回流温度65℃,回流时间45 min。在此最优化条件下,齐墩果酸含量达到15.16 mg/g,经过纯化,得到粗提物纯度为23.95%。通过对毛葡萄酿酒皮渣中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利用研究,为葡萄酒酿酒皮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广西酿酒葡萄野酿2号和凌丰果实的香气物质组成及含量,以赤霞珠果实为对照。结果表明,3种葡萄果实中共鉴定出87种香气成分,野酿2号37种,凌丰46种,赤霞珠50种。在挥发组分总含量上,赤霞珠(7863.72μg/kg)明显高于凌丰(2348.59μg/kg)和野酿2号(1426.00μg/kg)。野酿2号主要以醛类为主,占果实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81.02%;凌丰和赤霞珠主要以醇类和酯类为主,占各自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94.95%、97.58%。3个葡萄品种在香气组成的种类、比例及含量上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日本纺织品服装市场的实地调研,得出日本国民比较认可麻类纺织产品,而且麻类纺织品价格普遍高于棉类产品。菠萝麻作为一个新兴的麻种,兼具独特的功能和风格,有望在日本市场赢得有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5.
甲烷菌是窖泥中重要的功能菌,也是标志老窖生产性能的指示菌之一。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精确定量甲烷菌在20年、50年、150年窖龄窖泥中的数量,分析甲烷菌随窖龄增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同一酒厂相同窖龄窖泥中,由于窖泥质量比较相近,甲烷菌数量较为稳定。在老窖形成过程中,甲烷菌数量逐渐增加,在50年达到最多;50年至150年窖龄窖泥中,甲烷菌数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并趋于稳定。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窖泥微生物变化规律以及判断窖泥的老熟程度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对酿酒圆叶葡萄品种Noble和Carlos浆果中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其中含有醇类、酯类、醛类、酮类等成分。Noble的挥发性成分总含量高于Carlos,2个品种中含量最高的成分都是(E)-2-甲基环戊醇和4-羟基-2-丁酮,二者在挥发性组分种类和含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香蕉粘胶纤维的形态结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结果表明:香蕉粘胶纤维纵向形态平直,为带有平直纵条纹的柱体,表面有沟槽和裂缝,表面粗糙;香蕉粘胶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的红外光谱吸收图谱相似;纤维的湿断裂强度仅为干断裂强度的42%;纤维有较高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原料低温浸渍处理对火龙果酒品质的影响,以金都一号红心火龙果为原料,设置浸渍温度分别为4℃、10℃、20℃,浸渍时间为24 h、48 h和72 h,对照组不进行低温浸渍处理。对火龙果原料果浆进行预处理,浸渍结束后酿造火龙果酒,测定火龙果酒相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传统工艺相比,火龙果浆浸渍温度越低,基础理化指标越稳定。对火龙果浆进行4℃浸渍24 h及48 h处理,能更好地保持火龙果酒的基础理化指标;此外,4℃低温浸渍处理24 h的甜菜红色素保存率最高,为67.54%,对火龙果酒的色度值保持更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甜菜红色素保存率、总酸及pH对火龙果酒的色度值影响较大。在红心火龙果酒的生产中,可通过4℃浸渍24 h的处理方式来保持火龙果酒的品质及颜色。  相似文献   
9.
煤粉产出是制约煤层气开发的关键因素。影响煤粉产出的因素包括静态和动态因素,钻井工程是动态因素中影响煤粉产出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柳林煤层气区块为例,从井壁稳定性角度出发,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二维、三维模型,分别模拟了不同钻井方位、钻井液密度、井眼半径、井斜情况下井壁的受力和变形,分析了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因素对煤粉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井眼大小和井斜对煤粉产出的影响较大,而井眼方位和钻井液密度对煤粉产出的影响较小;井眼方位沿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时,井周等效应力差值最大,应力集中最明显;钻井液密度过大会导致井壁拉伸破坏;水平井钻进过程中,井眼半径越大、井斜越大,越易产生煤粉。为了减少钻井因素导致的煤粉产生,建议研究区水平井钻进时,井眼方位选择沿最小水平地应力方向,水平段选用清水钻进,水平段井眼倾角尽量与煤层倾角保持一致。研究成果为煤粉管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在波谱分析的课堂上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第二课堂"、教师自身素养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改革探索的方向,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坚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