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69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采用COMSOL软件建立了油气润滑环状流管道与ECT系统的三维物理及有限元模型,结合电磁场理论获取了传感器的电容值;建立了电容值与成像灰度值一一对应的的RBF映射模型;提出了RBF算法并应用于油气润滑两相流动的图像重建过程;以图像相对误差(IME)和图像相关系数(CORR)为评价指标对该算法的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RBF算法在ECT系统图像成像的准确性及相关性方面可以很好的适用于油气润滑;相较于其他图像重建算法,图像精度提高了40.52%,图像分辨率提高了22.13%。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单自由度磁悬浮轴承的干扰抑制问题。为了不失一般性,用高斯白噪声信号来模拟干扰信号。以Matlab为设计平台,用遗传算法设计了PID控制器,给出了干扰抑制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遗传算法整定参数的PID控制器具有响应快速、超调量小,对大扰动的抑制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搭建油气润滑系统电容层析成像(ECT)的阵列电极三维管道模型,得到阵列电极在不同阵列电极结构参数下的电势云图,并求出空场满场的三维阵列电极的电容值。根据油气润滑系统小管径的管道特点,推导出一种适合油气润滑系统阵列电极三维管道内快速计算灵敏度场的计算表达式;定义横向灵敏性和灵敏度均匀性2个评价指标,并结合传统的阵列电极的灵敏度、被测电容的变化范围2个评价指标对油气润滑系统空间ECT阵列电极进行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特性分析的空间ECT阵列电极可获得比较均匀的灵敏度分布和较好的检测灵敏性。该结果将为油气润滑系统ECT阵列电极的后期加工制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莹  孙启国  蔡阿利 《机械》2015,42(2):11-15
根据工程实际,计算了油气润滑系统中气路系统的关键参数,并利用AMEsim软件对关键部件进行建模,从而建立了气路系统及整个油气润滑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计算得到了气路系统中的关键元件节流阀与气体流量的关系曲线,并分析了润滑腔压力对气路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流孔面积与气量关系并非线性;润滑腔内背压由于压力小,对气量影响不明显,但对系统压力的影响较为明显。这些结论为油气润滑系统中的气路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Fluent的轴承腔温度场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跃飞  孙启国  牛鹏 《机械》2014,(3):24-27
油气润滑中,轴承转速和空气流量对轴承的工作温度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基本润滑原理,推导并计算了深沟球轴承在不同转速和空气流量下的发热量,运用Fluent软件对深沟球轴承的温度场和流场进行仿真计算。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得到了不同转速情况下轴承腔的最高工作温度,并分析了轴承腔空气入口速度和润滑油粘度对轴承内部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小管径油气润滑ECT系统中电容传感器的特点,建立其电容传感器的二维数学模型;分析相对介电常数对边缘电容的影响;定义边缘电容影响系数,并研究边缘电容影响系数与管道半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壁、油膜与气体的厚度比对边缘电容值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减小油膜厚度及管壁厚可以有效减小边缘电容;小管径的边缘电容影响系数超过0.5,随着管径增大,边缘电容影响系数呈下降趋势;对于油气润滑系统来说,传感器的边缘电容对ECT空间图形成像误差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两相流基本理论,采用Fluent建立油气润滑系统水平管路中油气两相流的模型,并分析形成环状流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供油方式,即在润滑油区域有一微小间隙,使压缩空气可直接穿过润滑油中间的空隙;分析新供油方式下形成环状流的条件。结果表明,新的供油方式下油气形成环状流的效率高,环状流液膜均匀性好;在相同供油量情况下,新供油方式形成环状流需要的入口气相速度低,且气速增大时一般不会形成夹带液滴,能够实现较好的环状流流型。  相似文献   
8.
基于Fluent仿真软件,并定义了一种突缩系数,对不同气速和不同突缩系数下的油气润滑中油气两相环状流流经突缩管的流动过程进行仿真.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突缩管内的油膜分布图,压降曲线以及速度分布图.  相似文献   
9.
汪雄师  孙启国  王莹  李志宏 《机械》2014,(2):10-12,36
基于Fluent软件分析了油气润滑工况下环状流流过突扩管时的压力和油膜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油气环状流流过突扩管时压力和油膜会发生突变,且突变的位置不会受到入口气速的影响,但是其变化的强度与入口气速的大小呈正比;油气环状流的液膜在管路突扩前分布的部分分布较为均匀,而在管路突扩后的分布受到气速和管径的影响较大,较大的气速和突扩管径会使环状液膜分散的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0.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油气两相流在渐扩管内的液相的附壁情况,得到了渐扩管扩张段的速度场和压力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改变渐扩管的扩张角对扩张段环状流液膜附壁的影响。结果表明,渐扩管扩张段的锥角对环状流液膜的附壁有很大的影响,扩张段横截面的速度差值和压降随扩张角增大而增大,但是轴向梯度力却随之减小。这些结论对油气润滑系统中的输运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