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5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郑骅 《上海化工》1995,20(6):3-5,17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膜分离技术-渗透蒸发的原理和特点,及操作条件对分离性质的影响,并对其关键构件和设备即渗蒸发膜和渗透池作了专门叙述,结合具体实例从有机溶剂的脱水及水溶液中回收有机溶剂两个方面介绍了该技术在工业上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扫描电镜冷台对植物样品观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冷台对随机采集的植物的花、叶、茎、花粉粒等干湿状样品进行了观察比较,这些样品用双面胶粘结在样品台上,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放置在冷台的固定器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新鲜植物样品和干燥后的植物样品表面特征差异显著,采样SEM冷台观察的植物样品表面可以保持其良好的外观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聚苯硫醚及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苯硫醚(PPS)以及聚苯硫醚/纳米二氧化硅(nano-S iO2)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并考察了结晶动力学参数,揭示了PPS的等温结晶特性和nano-S iO2对PPS结晶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少量nano-S iO2的加入降低了PPS的结晶活化能和端表面自由能,明显提高了PPS的结晶速率。偏光显微镜观察到PPS和复合材料均表现出球晶生长方式,与A vram i指数约等于3.0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喷金效应、荷电效应、电子束损伤效应、边缘效应以及污染等损坏SEM图像质量的因素,提出常见扫描电镜图像损坏原因和解决方法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导电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成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论述了纳米纤维成型加工新方法和导电聚合物纳米级长丝、原纤及纳米线的成型 ,提出了纳米纤维未来的潜在研究方向。指出静电纺丝法可制得导电聚合物纳米长丝 ,其直径取决于纺丝工艺参数 ;模板合成法可制得导电聚合物纳米原纤及其取向阵列 ,其直径及长度与所用模板孔径及厚度一致 ;电化学合成法可制得聚苯胺和富勒烯衍生物掺杂聚苯胺的纳米线及其电接触性良好的二维、三维非周期纳米网络。聚苯胺长丝的最小直径已控制在 1 0 0nm以下 ,聚苯胺分别与聚氧乙烯和聚苯乙烯形成的共混纤维最小直径分别为 950nm和 72nm ,聚吡咯原纤直径可达 30nm。导电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电导率随直径下降而急剧上升 ,展示出诱人的性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制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应用于人体的类人胶原蛋白-钙螯合物,采用荧光猝灭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不同温度下类人胶原蛋白(HLC)分子与无机金属Ca(Ⅱ)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其中Ca(Ⅱ)离子的浓度为1.0×10-5—1.0×10-4mol/L。实验结果表明:无机Ca(Ⅱ)离子能够猝灭类人胶原蛋白分子的内源荧光,并形成HLC-Ca(Ⅱ)复合物;依据Stern-Volmer方程可知在类人胶原蛋白与Ca(Ⅱ)的结合过程中,动态猝灭和静态猝灭这2种猝灭机制同时存在;类人胶原蛋白分子与Ca(Ⅱ)离子以摩尔比1∶1形成蛋白-金属螯合物;根据273 K和298 K时Ca(Ⅱ)与HLC分子之间的结合常数以及相应的热力学参数可确定二者间的结合是自发反应过程,其中疏水作用力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本研究为类人胶原蛋白-Ca(Ⅱ)复合物的大规模制备和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指导。  相似文献   
7.
超滤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乔向利  梁国明 《上海化工》2000,25(16):13-17
简单介绍了超和于中药分离的原理以及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同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膜分离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在中药生产现代化过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导电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导电胶的导电机理,分析了提高导电胶导电性能、接触电阻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纳米金刚石计算机磁头抛光液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用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有效分散纳米金刚石于油介质中,由此制得了纳米金刚石抛光液,探讨了纳米金刚石的分散机理,认为庞大的亲水性基团聚氧乙烯基象一巨大的屏障膜,使纳米金刚石颗粒在油中相互弹开,削弱颗粒间的相互作用能,阻止了纳米颗粒的重新团聚,从而实现了纳米金刚石在油中的稳定分散.本文研制的纳米金刚石抛光液应用于计算机磁头的精抛光,能降低计算机磁头表面粗糙度50%以上,解决了计算机磁头行业的技术难题.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是一种理想的计算机磁头抛光材料.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类消化器官之一的牙齿主要承担切割和研磨食物的功能。它的生理性磨耗及许多疾病诸如病理性磨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夜磨牙症、甚至龋病、釉质发育不全等都可能与牙齿摩擦学性能有关。口腔中环境复杂 ,存在酸碱性、食物特性、咬合力、咀嚼习惯、温度等多种影响因素[1] 。针对酸碱性因素 ,采用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摩擦介质 ,对人牙釉质与人造瓷牙的磨擦进行研究。选择磷酸盐因为人牙硬组织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 [Ca10 (PO4) 6(OH) 2 ],而且它可以配制成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1 实验材料和方法选取同一地区年轻患者拔除的上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