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缸内燃机缸套-活塞系统摩擦学与动力学耦合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理论上对多缸内燃机缸套-活塞系统摩擦学与动力学的耦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纠正了到日前为止被广泛引用的活塞二阶运动方程中的错误的基础上,给出了多缸内燃机缸套-活塞系统摩擦学与动力学耦合问题的数学模型。在该模型中,首次在计算活塞二阶运动时考虑了连杆惯性力的影响。并对影响缸套-活塞系统摩擦学行为的主要动力学因素做了深入的论述。最后讨论了缸套-活塞系统摩擦学与动力学之间的耦合作用对活塞侧推力、作用在连杆和主轴承上的力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据此对它们的传统计算模型作了修正。 相似文献
2.
3.
内燃机主轴承EHD模拟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充分考虑轴承座、瓦背、减摩合金层的弹性变形及轴颈、轴瓦表面粗糙度因素的影响基础上,对某4100QB柴油机主轴承进行了综合的EHD模拟计算研究。采用有限差分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对轴承的油膜压力、油膜厚度、弹性变形、表面粗糙度进行了耦合分析,并将EHD耦合算法结果与刚性分析结果及仅考虑轴瓦弹性变形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轴承座、瓦背、减摩合金层弹性变形及轴颈、轴瓦表面粗糙度因素影响的弹流润滑研究更符合实际工况,其油膜厚度增大,油膜压力减小,油膜承载区扩大,且在轴承载荷峰值处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曲轴主轴承润滑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EHD)和轴承动力学理论,计及轴瓦、轴颈的粗糙度及曲轴和轴承座变形的影响,建立四缸内燃机主轴承的润滑分析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分析轴承间隙、供油压力和轴承宽度等参数对内燃机主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4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较小,最大油膜压力较大,摩擦功耗最大,即具有较差的摩擦性能;为减少摩擦功耗,应在保证可靠的润滑性能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大轴承间隙、减小供油压力和减小轴承宽度。对第4主轴承进行优化分析,优化后的最小油膜厚度增大,最大油膜压力减小,摩擦功耗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6.
汽轮机主轴承油温不稳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丰特纸热电分厂7#机组主轴承油温出现波动,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措施,实施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主轴承弹性流体动力学与多体动力学耦合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准确分析柴油机主轴承润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动载滑动轴承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模型,利用AVL Excite软件对4D32柴油机主轴承进行多体动力学与弹性流体动力学耦合仿真研究.探讨了各主轴承载荷、最小油膜厚度、轴心轨迹、摩擦损失功率、机油填充率等参数在一个工作循环内的变化规律,并对比了主轴承最小油膜厚度随油槽方向和油孔位置等因素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最小油膜厚度的极小值均大于2 μm,对其进行计算时要考虑边界接触压力的影响;第3主轴承轴心轨迹曲线绝大部分落在最外端,偏心率最大值持续期较长, 最大油膜压力时间交替作用在轴瓦表面,极易引起轴瓦的磨损和疲劳剥落;优化设计油槽、油孔的方向和位置,有利于流体动压润滑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9.
10.
王宁 《机械工人(热加工)》2005,(1):81-83
本文通过对客车心盘、摇枕、轴箱以及内燃机车主轴承座等铸件浇注系统的工艺探讨,说明浇注系统对铸钢件质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