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侯宝芹 《净水技术》2020,39(3):9-12,27
针对新冠病毒可能带来的供水安全风险,经理论分析和实际运行经验,认为通过多水源保障、严控水厂出厂水浑浊度、精确加氯保障消毒效果、加密关注管网末梢水质等措施,可有效保障供水安全,并为后续水质突发情况的处理提供实践性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近一年来了钱塘江原水和湘湖备用水源藻类数量和种类随季节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钱塘江原水以硅藻为主,7—8月蓝藻处于高峰期,绿藻次之,少见甲藻、隐藻;湘湖原水藻类总数大大超过钱塘江原水,以蓝藻、硅藻为主,绿藻次之,少见裸藻、甲藻、隐藻。钱塘江原水处于中营养到中富营养之间,湘湖备用水源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两者均未检测出微囊藻毒素-LR。湘湖原水氮含量较高,磷含量的升高更容易导致蓝藻水华。为预防蓝藻爆发,建议采用加泥方式,尤其是钱塘江潮汛期。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研究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钱塘江原水处理效果,分析各工艺阶段对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COD_(Mn)、UV_(254)、三氯甲烷、三卤甲烷以及感官等指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通过柱状活性炭和煤质压块活性炭的比对表明,两种活性炭对出厂水水质指标去除效果基本一致;对有机物替代指标COD_(Mn)和UV_(254)的去除效果趋于稳定的范围,以及两参数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生物膜已挂膜成熟。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锰酸钾和高锰酸钾复合盐与活性炭联用处理工艺,考察了其对湘湖原水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投加量为0. 5 mg/L,高锰酸钾复合盐投加量为1. 0~1. 2 mg/L时,对浊度、嗅味、锰和氨氮等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城市备用水源建设的必要性、启用备用水源现存问题、调控策略、水质特征、使用情况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提出城市备用水源为保障优质供水可采取的技术措施等,力求为加强和完善备用水源地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林祎  宋丽利  侯宝芹 《净水技术》2021,40(8):167-170
研究了水厂在夏冬两季及不同的环境储存温度下使用次氯酸钠,有效氯的衰减特性与氯酸盐生成规律.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在夏冬两季使用过程中,有效氯呈现总体下降、氯酸盐呈现总体上升趋势.较高浓度的次氯酸钠中,有效氯下降率更高,氯酸盐生成量更大.而储存温度高于40℃且储存时间超过5 d时,有效氯的衰减才较为显著,温度对氯酸盐生成的影响更大,不同储存温度下氯酸盐的生成量差别明显,温度越高,氯酸盐的生成量越多.当储存温度低于33℃、使用周期在10 d以内时,出厂水中氯酸盐含量基本稳定在0.035 mg/L左右,次氯酸钠有效氯的降低和氯酸盐副产物的生成对出厂水水质的影响较小,尚不足以对饮水安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8.
曹建江  倪杭娟  李纲  童佳佳  侯宝芹 《净水技术》2021,40(3):159-163,174
文中研究部分原水管转换为清水管的风险把控,采取淡水壳菜类消杀、次氯酸钠投加等实验室小试及生产性试验进行验证,把控原水输送管转换为清水管的各项风险。结果表明,采取前期相关管网联通、次氯酸钠消杀淡水壳菜类、厂内精准调控加药、安装滤网拦截、管网水质实时跟踪,保证了管网水质安全,为长距离原水管的功能转换以及同行提供行之有效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O_3-BAC深度处理工艺对钱塘江原水的处理效果,两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O_3-BAC工艺对COD_(Mn)的去除率为49.79%~81.63%,运行前半年去除率为80%;随后去除率有所下降,运行一年后稳定在49.79%~72.45%,出厂水COD_(Mn)下降至0.77~1.25 mg/L。原水氨氮在0.1~0.35 mg/L时,氨氮去除率通常在75%~95%;原水氨氮在0.05~0.1 mg/L时,去除率相对降低,为20%~60%,出厂水氨氮基本保持在0.02~0.05 mg/L。采用O_3-BAC工艺后,出厂水三氯甲烷由常规工艺的0.006~0.0307 mg/L降至0.002~0.009 mg/L,远低于0.06 mg/L的限值要求;出厂水臭和味为0级、色度小于5度。目前,活性炭处于稳定的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