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聚硅硫酸铝混凝效果及对可溶性二氧化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聚硅硫酸铝 (PASS)的投加量、水玻璃 /硫酸铝质量比、水样 pH值、熟化时间等对混凝效果和残留可溶性二氧化硅的影响 ,对PASS处理后水中可溶性硅的来源进行了分析 ,初步探讨了PASS混凝机理。结果表明 ,随PASS中SiO2 含量的升高 ,不但混凝效果显著增强 ,而且处理后水中可溶性二氧化硅残留量仍很低  相似文献   
2.
脱氨-催化氧化-吸附联合工艺处理苯胺类染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脱氨 催化氧化 吸附法对含苯胺类化合物染化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 ,对影响废水处理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 :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 ,该法可使原废水的COD从3114mg/L降到 70mg/L ,苯胺类物质的含量从 6 0 0mg/L降到 3mg/L以下 ,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该法具有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 ,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聚硅硫酸铝的混凝性能与其对水中残留铝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聚硅硫酸铝 (PASS)的混凝性能及其对处理后水中的残留铝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另外 ,对处理后水中残留铝的来源及降低残留铝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聚硅硫酸铝的混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分光光度计和函数记录仪联用系统对聚硅硫酸铝(PASS)的混凝效果进行了在线考察,直观地反映了铝硅配比、熟化时间、慢搅时间等因素对PASS混凝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无机高分子聚硅酸盐混凝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无机高分子聚硅酸盐混凝剂的制备、应用和混凝性能研究现状以及有关其絮凝形态、混凝机理、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等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评述。指出今后的研究应在侧重聚硅酸盐结构表征的同时进一步研究其絮凝形态及混凝机理,提高混凝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行波传输理论,提出了不受噪声和波速影响的雷击定位模式识别新方法。按实际中经常出现的故障性和非故障性雷击,将雷击分为故障性与非故障性两种模式,并利用采集到的故障波形的首波头、故障点反射波和对端母线透射波3波头间关联关系建立隶属度函数与定位公式。对含噪声的行波信号经小波变换得到含噪声出现时刻的n个波达时刻,对其种组合计算两种模式的隶属度,然后以隶属度最小对应模式的定位公式计算雷击点位置,输出雷击模式。对某500 kV输电系统的仿真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方法定位精度高,不受波速和噪声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波能量谱的输电线路暂态扰动的模糊识别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电网的发展和电压等级的提高,高压输电系统的线路保护装置抗雷电干扰能力,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和及时性,准确及时地识别故障原因,避免误动,针对线路故障跳闸与雷击的相关性,采用扰动信号的小波能量谱特征,提出一种线路雷击与普通短路的模糊识别方法。各类暂态扰动的电流行波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后,分解为不同频带上的重构信号,通过构造高频、中频、低频段三维特征向量,提取暂态扰动信号的特征。根据不同扰动特征向量变化规律及扰动的不确定性,利用模糊推理机,建立IF-THEN规则,对非故障性雷击、故障性雷击和普通短路进行快速识别。该方法符合人的直观判断经验,对故障相角、故障电阻、故障位置以及雷电流波形等影响因素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对某实际500kV线路的仿真证明,该方法具有识别快速、准确的特点,能在保证保护装置的速动性的同时提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液膜法分离富集对氨基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对氨基酚 (PAP)含有两性官能团 ,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精细化工中间体 .PAP是一种毒性较强的物质 ,难以自然降解[1] ,并在食物链中形成积累 .因此 ,将含PAP的废水进行处理 ,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含PAP的废水可生化性很差 ,且一般的混凝法和化学氧化法均难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乳状液膜法在用于分离某些物质时具有快速、高效、选择性好的特点 ,尤其是对低浓度物质的分离富集更具优势 .该方法已被应用于湿法冶金[2 ] 、医药化工[3] 和环境保护[4 ] 等研究领域 .因此 ,若将乳状液膜法用于…  相似文献   
9.
乳状液膜法提取分离水中苯胺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非流动载体乳状液膜体系对水中苯胺的提取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影响苯胺传质的几种因素:内水相盐酸浓度、外水相pH值、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乳水比等.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当水中苯胺浓度为500 mg·L-1时,经过一级液膜处理,水中苯胺的含量可降到1.5 mg·L-1.另外初步探讨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对膜相黏度、界面黏度、稳定性和苯胺传质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表面活性剂对液膜分离传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液膜体系在分离过程中的传质、溶胀和渗透等性能,分别考查了聚胺型表面活性剂L-113A和LMA-1及酯型表面活性剂Span80对含P204载体液膜体系迁移镧(Ⅲ)的影响,以及L—113A、L—113B和EM-301对无载体液膜体系富集氨氮的影响.实验表明,因表面活性剂不同,造成乳状液膜体系在分离富集镧或氨氮时,分离传质性能相差较大,LMA—1—P204-煤油的液膜体系对镧具有最大的迁移能力。迁移率97.4%;而L-113A-膜相添加剂-煤油的液膜体系对氨氮的溶解渗透能力最大。迁移率为86.4%.另外,对因表面活性剂结构不同而造成油水界面黏度的差异以及对传质速率的影响,从乳状液膜和自组装双分子液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