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9篇
水利工程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总结西南某电站辅助隧洞的岩爆发育特征,然后用扫描电镜技术(SEM)对岩爆岩石断口进行微观断裂形貌研究,并总结其破坏力学机制,最终建立起岩爆岩石的微观断裂方式和破坏力学机制与宏观岩爆特征及其烈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岩体变形模量是岩体工程设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传统现场原位测试方法不但耗时长、代价高,且代表性较差,往往不可能大量开展。在详细阐述基于纵波波速评价岩体变形特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岩体质量分级、各级岩体变形模量与纵波波速的对应关系,最后基于大量硬质岩体原位变形试验与相应纵波波速测试资料,建立起具有良好实用价值的岩体变形模量与纵波波速间经验定量关系,并得到实例检验。  相似文献   
3.
偏压隧道洞口边坡地震动力反应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动力有限元法研究了偏压隧道洞口横向边坡在水平地震、垂直地震以及水平和垂直地震同时作用下的全时程动力反应规律。在动应力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叠加静应力场,分析三种工况下最危险滑动面的动力安全系数时程,并采用平均动力安全系数法和地震永久性变形评价洞口横向边坡的地震动力稳定性,最终建立了偏压隧道洞口横向边坡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及稳定性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以唐家湾东古滑坡为例,基于地质详勘资料,采用滑坡结构剖析、地形恢复反演、历史地震资料分析、动力有限元计算验证等手段,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对该古滑坡成因进行详细阐述和论证;然后,结合影响斜坡稳定的各相关因素,对其现代复活机制和稳定性状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古地震是古滑坡产生的直接原因,其当前复活除了与固有地质背景和降雨条件有关外,人类工程活动(包括城镇建设和大坝蓄水)是最主要的直接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5.
红层软岩填料的工程特性与填筑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层软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西北、华中及华南地区,其具有易崩解、易风化、遇水易软化等特点。其作为地基填料,若未经科学合理处理,往往容易引发不同程度的开裂、沉陷甚至滑塌等病害。以中-贵联络线广元分输压气站填方工程为例,在对场地内红层软岩崩解性、压实性以及压实体水稳定性和膨胀性充分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场地试验段工程实践,提出了一整套红层软岩填料的合理填筑施工工艺,最终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家沟滑坡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沟滑坡为一复活的老滑坡,通过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及人为因数等方面的分析,针对滑坡病害体特征,进行了抗滑桩的治理设计。可供类似地质灾害治理借鉴。  相似文献   
7.
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利用现场抗拔静载试验中未达到破坏的工程试桩数据来确定其抗拔极限承载力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运用灰色预测理论,建立了预测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非等步长GM( 1 ,1 )模型和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GM( 1 ,1 )模型。工程实例表明,两者均有相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后者的预测结果更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总结西南某电站交通辅助隧洞岩爆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岩石单轴应力-应变全过程试验和岩石弹性能量指数测试,研究岩爆产生的基本条件,然后通过岩石断口扫描电镜分析和卸荷三轴试验,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探讨不同烈度岩爆的破裂机理和形成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岩体强度是岩体工程设计中一项重要参数.传统现场原位测试方法不但耗时长、代价高,且代表性较差,公路、铁路系统不可能大量开展,目前,基于反映岩体质量的波速特征指标间接获取岩体强度参数是一个重要途径.在阐述影响岩体强度参数的基本因素之后,分析了岩体波速特征指标(纵波波速、完整性系数)与岩体质量分级的关系,最后基于大量硬质岩类的实测数据建立起岩体完整性系数与岩体强度参数间的经验定量关系,并最终得到实例检验.  相似文献   
10.
黄草坪2#隧道洞口段减震措施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国道318线黄草坪2#隧道进洞口段为原型,开展减震措施的大型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首先系统介绍整个试验方案,包括试验装置、模型相似设计、模型箱体设计、相似材料设计、测试方案和地震输入及加载制度。然后,结合试验结果对洞口段减震设防区域进行研究,对横向减震层、纵向减震层以及加固围岩等措施的减震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一般从模型洞口进入洞内120~150 cm(对应原型48~60 m)后,地震反应逐步趋于平稳,该范围是隧道减震设防的重点区域。设置横向减震层和系统锚杆加固围岩均能有效减少衬砌的动土压力和加速度反应,而且加固围岩的效果相对弱于设置横向减震层。通过合理设置纵向减震层间距,可将衬砌动应变量级降低至工程安全可接受水平。最后提出,对山岭隧道洞口段进行地震安全设计时,应该在上述认识基础上采取综合减震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