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普雄矿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毗邻驱龙—甲玛铜多金属矿集区,是该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潜力矿区。经前期地质勘查工作,已发现数条具工业价值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矿床规模有望达到中—大型;成矿元素以Cu为主,伴Fe、Au、Pb、Zn。随勘探工作不断深入,成矿体系确定和成矿潜力评价成为勘探工作难点,区内岩浆岩特征研究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文章对矿区出露的岩浆岩进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岩浆岩岩石类型以辉绿玢岩、石英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为主,属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岩浆岩均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除花岗闪长岩外,其他岩石未见Eu异常。综上:普雄矿区岩浆岩以中基性闪长质I型岩石系列为主,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同典型斑岩—矽卡岩型铜矿类似,具埃达克岩性质;此外,接触带矽卡岩的发现及矿区岩浆混合作用异常发育,都暗示该矿区有望找到斑岩—矽卡岩铜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2.
河口最大浑浊带常位于入海河口的盐水与淡水交汇处,含沙量显著高于其上游和下游,最大浑浊带在河口地貌发育、三角洲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随着长江口入海泥沙持续减少,河口最大浑浊带也产生相应变化。基于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水文调查及历史资料,研究泥沙来源持续减少所导致的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含沙量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流域来沙持续减少是河口最大浑浊带含沙量下降的主导因素;河口最大浑浊带含沙量下降滞后于流域来沙减少;最大浑浊带表层含沙量减少幅度高于底层含沙量;泥沙再悬浮过程和河口纵向环流有利于稳定最大浑浊带底部的高含沙量,从而延缓河口最大浑浊带含沙量的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新浏河沙冲淤变化监测及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浅地层剖面仪、旁侧声纳等现代化测量技术对长江口新浏河沙水域进行调查监测,通过对数据进行后期处理、统计和定量分析,得出近十年来新浏河沙沙体冲淤变化量。沙体冲淤变化剧烈,浏河沙被冲开一条深槽,新浏河沙串沟滩槽易位;宝山水道上口逐渐淤浅,而且淤浅段逐渐向下游扩展,宝山水道与新浏河沙串沟之间相互制约,此消彼长。  相似文献   
4.
1998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期河口区床面泥沙运动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 1998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后期用旁侧声纳、热敏式双频测深仪、D .GPS、声学悬沙浓度剖面仪和流速仪等对长江口主航槽南支至南港河段床面泥沙运动进行了走航和定点测量。观测期间为大潮讯 ,水深 13~2 1.3m ,底质粒径 0 0 8~ 0 12 5mm ,平均粒径 0 10mm ;水面以下 1m处流速最大值 2 17cm s、量小值 0 75cm s、平均值 12 9cm s;调查船航速 2 5~ 3.5m s。走航测量获得的大尺度三维底形沙波波长在 2 0~ 30 0m之间 ,波高0 5~ 3.6m之间 ,波长大于 10 0m以上者仅占 7% ,陡坡朝向下游。定点测量获得的连续 14小时沙波平均运移速率为 0 0 9m s。这种罕见的极细砂质大尺度底形沙波由大洪水期强涨落潮流和底沙再悬浮作用所致。伴随着沙波运移实时同步再悬浮的泥沙浓度底部平均值为 0 9kg m3 、最高可达 1 33kg m3 、最低为 0 44kg m3 。它们是长江口下游河槽不稳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河口悬沙浓度的测定和模拟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Matlab软件所提供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长江口南支的悬沙浓度预测模型,并选取一站位(31.5°N,121.4°E)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模型可基本满足沉积动力学研究需要。此外,还发现转流前后的拟合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6.
<正> 吉林长山热电厂第五期扩建工程中的180m烟囱,由我局采用液压滑模工艺施工。滑模施工仅完成主体——筒身结构,按设计要求筒身内还有13层挑出的牛腿,用来支撑砖内衬。牛腿需要在滑模施工后,重新将混凝土刨毛,焊接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180m烟囱壁厚是渐变的,最厚是底部44cm,最薄处18cm。13层牛腿距离15.0~  相似文献   
7.
通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青海格尔木市雪山峰地区新发现一套新元古代的火山岩,主要岩性为一套未变质的沉凝灰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龄研究。用LA-ICP-MS测得锆石年龄为958.4±5.3Ma,时代为新元古代。在区域上该套火山岩显示为次深海相喷发沉积的产物,沉凝灰岩的构造环境为洋壳俯冲火山弧环境。通过该发现及研究以期望能为研究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