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4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08,26(12):176-187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悠久深厚。特别是明清时期,演戏活动非常活跃,大量戏场建筑也随之兴建。这些戏场建筑是中国古代观演类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实地调查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研究陕西明清戏场建筑的发展沿革、留存情况、典型实例、建筑形式、空间特征、艺术成就等。  相似文献   
2.
西湾古村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镇,村中现存清代和民国时期院落30余座.2003年,西湾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中居住建筑依附着山体层层向上,格局规整,形式丰富,装饰精致,整体大气恢弘,是窑洞民居的典型,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该文在大量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西湾古村居住建筑的院落组合、建筑型制及典型院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墙基石是山西聚落装饰艺术中极为精彩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典型的实例,结合分析研究,整体的对山西的墙基石的基本形式、雕刻内容、寓意及装饰手法、特点展开了论述,从中也可以体会到山西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4.
铁路的建设与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火车站房建筑也随之成为近代中国的重要公共建筑类型之一。本文的研究对象——天津西站,不仅因其独特的建设背景在当时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建筑风采,其中西融合、复杂多样的建筑设计语言更使其在百年之后仍以饱含文化韵味的建筑姿态吸引众多学者去探索、研究。文章从西站的建设背景——津浦铁路入手,通过整理分析史实资料,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同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建筑变革情况,对天津西站主楼的平立面、建筑细部设计、建筑风格、社会影响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5.
任丛丛  毕毅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10,28(5):112-116
窦庄古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东南部,始建于宋,明清发展至鼎盛,村落格局至今保存基本完好。该文通过对其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分析,试图揭示传统村落空间的独特魅力,同时究其成因、溯其本源,尝试解释传统村落空间对现代观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当下的建筑、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30年代,上海戏剧业和电影业非常兴盛,同时在这一时期,上海的各种建筑流派异彩纷呈,建筑技术亦突飞猛进。也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上海新建了一批较高水平的近代化剧院。其中,南京大戏院就是这些剧院中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该戏院现保存完好,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该文在现场调查和文献收集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大戏院的建设背景、选址规划、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建筑风格、细部设计等,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剧院建筑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薛林平  徐璐思 《华中建筑》2011,29(12):150-153
现存的香坊火车站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是哈尔滨市优秀的近代建筑.2007年,被公布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该文在现场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深入剖析其选址规划、平面设计、空间设计、立面设计、结构构造、装饰设计等内容,揭示了香坊火车站的建筑和空间特征,旨在探究其作为近代典型铁路建筑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营造技艺是建筑遗产得到科学保护与修缮的重要前提,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随着传统营建活动的日趋减少,依靠工匠"口传身授"的营造技艺也开始走向衰落,面临传承断代的威胁。本文选取高平市二层砖木混合结构的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口述访谈的研究方法,对传统民居的营造流程、技艺要点等进行全面的记录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传统工匠营造的民间智慧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薛林平  石玉 《世界建筑》2020,(2):102-107+139
文章论述了山西省汾西县传统锢窑营造技艺的地域特色及其传承演变过程,主要研究方法为田野调查、口述访谈。通过分析"帮坡""填心墙""复券"等当地做法,以及工匠对于结构、材料、形式的态度,认为营造技艺与乡土意匠在传统锢窑地域特色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样,藉由1970年代末期以后材料技术的发展及工匠意识的转变过程,我们得以有机会深刻反思传统锢窑的营造技艺、乡土意匠、地域特色又是如何逐步衰败、背离与瓦解的。这为我们在新时代的地域建筑设计中提供启示——只有当营造技艺的演变与乡土意匠的传承同时进行时,我们才有能力缔造出更持久的建筑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上海清代晚期戏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09,27(1):155-161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后,上海开放为商埠,并很快发展成为国际性商业大城市。与之相应的是,各种戏曲剧种也纷纷涌入上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随着戏曲的发展,以商业赢利为目的的戏园逐渐兴起,成为上海清代晚期最为重要的演出场所。清代晚期的上海戏园达百余座,数量居全国之首,在中国剧场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根据大量文献史料以及当时的写实性画报中的形象资料,分析了上海清代晚期戏园的历史沿革、空间特征、建筑形式、观演形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