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26篇
轻工业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的建筑是中国近现代建筑中极具特色的建筑类型,而砖木结构是民国时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文章对民国时期的砖木结构建筑的保护修缮方法进行研究,对于保护民国时期建筑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并以南京民国时期砖木结构建筑为例,对其构造做法和典型残损病害进行总结与分析,进而针对各个结构要素提出修缮保护方法,以期为这一类型的建筑修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阐述日本传统建筑与文化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的影响,进而说明其开创的草原风格、营造的流动空间与东方文化的关系。文章从外形、空间、哲学艺术上分别讨论了凤凰殿与草原风格的启示关系、日本的可移动隔断与流动空间的启示、日本居间状态和灰空间的联系、榻榻米与西方网格的关系、东方神龛和西方壁炉的相关性以及日本纸糊门窗与赖特彩色图案玻璃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要徽州民居的天井在诸多方面对其室内环境起着调节作用。然而研究表明徽州民居内部存在通风不均匀的状况,徽州民居自身外墙开窗不足,缺乏风压通风是主要原因之一。采用CFD模拟的方式探索徽州民居自然通风优化设计方法,以期应用于新民居建设,实现低代价节能。研究发现竖长型天井综合效果最佳,迎风面略增加开口能显著降低总体空气龄,背风面开口能产生穿堂风,而其位置对于室内总体空气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被动节能自然通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被动节能自然通风的概念,将其分为加强自然通风型、被动预冷型、被动预热型3种类型,并根据建筑全年通风情况归纳各类型的适用范围,重点阐述被动节能自然通风的建筑策略。  相似文献   
5.
回应气候的地方建筑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扬 《新建筑》2006,(6):106-109
从气候文脉入手,研究了传统地方建筑中回应气候的技术措施以及它们在当代建筑中的创造性应用,指出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空间是一种资源,可以通过精心营造达到节能和创造宜人微气候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第十六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穿越中国—构建共同体"主宾城市公布,苏州成为了继北京、成都后,中国大陆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苏州市干将路古城区段缝合复兴课程设计"因其对于城市空间共同体的探索,对于城市自由空间的设想,对于苏州传统记忆的追寻,顺利入围第十六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主宾城市受邀展览项目。  相似文献   
7.
采州传统手巾寮在建筑布局上有利于利用自然通风.通过计算机模拟与实测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泉州传统手巾寮的自然通风技术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出手巾寮自然通风技术中的最优化解决方案,运用到现代民居设计中去.将量化手段运用于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发掘出能应用于现代建筑的科学设计方法,是低代价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地方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整合从两个方面得以实现:地方文化对现代技术的调适以及面向现代性的地方风格创新,它们是文化和技术观中的技术调适与文化调适,该文分别从这两个方面结合实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陈晓扬  赵军 《新建筑》2009,(6):111-115
这是一个研究竹建筑形式与技术问题的课程设计,通过对此课程过程与结果的研究归纳,以期探索竹作为绿色建材在当代的创新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首先介绍了课程的相关背景与内容;然后就结构与形式问题对设计作品进行阐述与归纳,其类型可分为直网架型、曲线型和编织型;接着就竹连接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类型有绑扎、榫卯、螺栓、套筒、槽口等方式。最后翔实记录了一个作品从设计到实际搭建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当代适用技术观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晓扬 《新建筑》2005,(6):69-72
将适用技术的概念应用到地方建筑的研究中,剖析了建筑技术、地方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建构出当代适用技术观的基本理论构架。首先总结了适用技术理论的历史发展并归纳出当代适用技术观的内涵。然后,将地方性概念置于当代环境中审视,重新梳理了地方性、现代性与现代建筑技术的辩证关系。最后提出适用技术的实践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