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有关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社会调查获取的资料 ,结合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 ,对目前中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理想的城市老人的居住方式 相似文献
2.
民族理念与地缘特征的高度融合--聚焦屯堡建筑及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处贵州安顺的屯堡民居群落是我国民居聚落当中个非常有特色的民居体系,通过对屯堡民居的落聚特征、文化背景以及屯堡建筑的机理、构造、取材等方面的解析,针对如何体现城市历史的连续性,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的积累,体现我国民居聚落种井然有序的新陈代谢过程,提出了屯堡民居古城保护些措施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市文化的街景改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城市文化与街景的关系、街景改造的具体内容,探索街道景观作为城市文化展示与传承载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城市景观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的资源越来越被这个社会所重视,其有足够广泛且全面的使用人群。因此,如何满足生理性弱视群体的需求,是一个社会应当正视的、极具意义的问题。论文通过选定弱势群体中儿童景观需求为例,研究国内外对于儿童的景观需求的发展现状,对现今的景观设计在满足儿童需求的领域进行剖析和优化。结果表明,国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研究的强度比国外低很多,未来的研究应该从研究影响儿童景观需求因素的角度出发,研究儿童视角和儿童体验感知,探求儿童对于景观环境最真实的需求,进而提出对当今景观设计中针对儿童的设计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从政府关注点和新农村建设现状入手,对空间体系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点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乡村旅游综合体导向下新农村规划的新途径,以实现单一旅游项目开发向内容丰富、空间集聚、效益综合的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的转变.然后提出新农村规划应以人为本、继承乡村整体意象、多产业联合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反思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景观设计中存在着的景观雷同及“千城一面”的现象。进而阐述地域性众元素同景观设计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影响,并且通过景观中情感、色彩以及对于地域历史和文脉的延续等方面来论证景观设计对地域性文化的诠释和引导,最终认为应立足于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中运用乡土植物、本土特色装饰材料、图案,注重景观细节的表现,充分体现景观地域性,从而更好地将本土化景观应用于设计中,以得到更符合时代并能引起共鸣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9.
伯纳特公园注重景观的功能性,因地制宜的创造景观,在景观设计中,敢于创新,将4个景观层次统一在一个单纯的秩序之中;对光进行特殊设计,注重景观意境的营造:通过对伯纳特公园的设计手法和设计思想的分析,总结了极简主义景观对当今风景园林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园冶》中的宜居环境思想来指导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中国古典宜居思想与西方宜居理论进行有机结合以指导宜居环境的整体建构,应当成为中国观代宜居理论创新的方向和要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