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优势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介绍了旧工业建筑的几种常见类型及其特征,分析了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优势和相关的制约因素。认为我国的旧建筑改造利用策略应由零星走向整体,建立全面、完善的运行机制,才能保证旧建筑改造利用全面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地铁通车运行后,会因多种原因产生盾构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诸如列车振动、渗漏、土体不均匀性等。隧道纵向过大,不均匀沉降会严重影响地铁的运行安全。基于某地铁隧道的纵向沉降实测数据,分析了纵向沉降对隧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首先用抛物线分段模拟了隧道的纵向变形,得出了隧道纵向变形曲率;然后以等效轴向刚度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隧道纵向变形曲率与隧道管片接头环缝张开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较全面地了解整个隧道的纵向沉降以及隧道管片环缝张开量的现状,从而为软土隧道的运营阶段维护、改善结构和防水设计、施工方法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5.
6.
考虑结构的鲁棒性是保证结构安全、特别是应付突发事件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如何对结构的鲁棒性进行定量评价是目前结构工程界最具有挑战性的前沿问题之一。以移除所分析构件前后的结构承载力变化为着眼点,给出一个结构鲁棒性评价中计算构件的重要性系数的新方法。在概念上,综合考虑结构的几何拓扑关系、构件的刚度和强度以及外荷载对结构鲁棒性的影响;在力学意义上,描述已破坏的构件是如何影响剩余结构的,实际上考虑了结构本身的性质与外荷载的共同作用机制;在加载过程中,以结构退化成机构为分析终止点,从一定程度上表现构件重要性与整个结构鲁棒性之间的关系;在算法上,以摄动法建立将构件“概念移除”前后的结构刚度矩阵关系,避开重组刚度矩阵和对其求逆的复杂过程,从而简化运算。最后通过两个满应力设计下的平面桁架结构为例,说明计算的过程,同时通过与已有构件重要性系数指标方法作比较,找到其中的区别和内在联系,论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以砂岩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原理和FLAC3D软件重构了三维孔隙模型。在三维孔隙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型试验的方法,通过多组孔隙分布特征参数的巴西圆盘劈裂数值模拟试验,分析并探讨了孔隙结构参数(孔隙率、孔径分布和空间位置分布)对孔隙砂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率严重地影响着孔隙圆盘模型的破坏状态,孔隙率较小时圆盘以拉伸破坏为主,孔隙率增大时出现拉伸和剪切共同作用的破坏方式。随着孔隙率的增大,圆盘模型的抗拉强度呈指数递减的趋势;随着孔径分布控制参数的减小,圆盘劈裂破坏区域增大且更加分散。当孔隙率较小时孔径分布对抗拉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孔隙空间位置的改变对圆盘破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裂纹产生的位置上,没有改变圆盘的破裂方式和裂纹的数目,对圆盘抗拉强度也没有太大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孔隙岩石变形破坏的内在机制,为研究孔隙结构参数对岩石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低碳源城市污水的低氧同步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SBR工艺辅以污泥外循环厌氧释磷后排放富磷上清液的方法,对低碳源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曝气量、控制低DO状态可以减少碳源的有氧氧化程度,提高脱氮效果;回流至SBR反应器厌氧段的外循环释磷污泥,可以利用SBR系统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吸磷,保证了系统的除磷效果.对于COD<200 mg/L、COD/TN<5、COD/TP<25的低碳源污水,在SRT为60 d、曝气量为2.5 m3/(h·m3)、曝气段平均DO为0.2 mg/L的情况下,对氨氮、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61%、95%,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夏热冬冷地区夏季住宅室内适应性热舒适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冬、夏季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热物理参数的大样本测试和统计,以问卷方式调查了居民的基本情况,如个人基本情况、住宅概况、设备使用情况、主动调节热环境的适宜性措施等。以ASHRAE的7级热感觉标度对居民的热感觉主观反应进行了调查统计。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测试与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得到夏热冬冷地区居民夏季的热中性温度为27.3℃,热期望温度为26.7℃,夏季80%可接受的舒适温度范围为24.2℃-29.8℃。据此热中性温度进行建筑室内热环境设计,可节约夏季空调能耗约6.5%-9.1%。 相似文献
10.
与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相比,新修订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2)对焊接工字梁腹板屈曲临界应力和局部稳定的计算作了较大的改动,增加了梁腹板考虑屈曲后强度设计的相关条文。对弯矩、剪力和局部压力单独作用下的腹板屈曲临界应力作了修正,考虑了板件的几何缺陷和材料非弹性性能,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吊车梁及类似构件或不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焊接工字梁,要求按规定配置加劲肋,并验算腹板的局部稳定性,计算局部稳定的相关公式随着临界应力的修正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建议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焊接工字梁宜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按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来计算梁的的抗剪和抗弯承载力,而不再验算腹板的局部稳定。本文详细介绍了规范条文修改的理论依据,比较了新旧设计方法的差异,并通过设计实例说明了新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