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多变量分析方法在联合重现期水平下选取设计值存在较大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本文利用Copula函数建立洪峰与不同时段洪量的多变量联合分布,采用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值作为洪水发生相对可能性的度量指标;以满足防洪标准为约束条件,构建了峰量最可能组合的通用模型,并提出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进行求解。采用该方法计算汉江流域丹江口水库的最可能设计洪水,并与单变量同频率、多变量同频率估计值对比,结果表明:单变量同频率估计值达不到防洪标准;最可能组合法与多变量同频率法相比,洪峰偏小、长历时洪量偏大,其估计值更符合丹江口水库的应用要求,说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强的统计基础,更加符合水文现象的内在规律,可用于水库设计洪水计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鄱阳湖环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1956~2016的鄱阳湖环湖区雨量站降水资料,利用年内不均匀系数和完全调节系数、M-K趋势分析法、pettitt突变检验法以及Morlet小波分析法进行年内变化分析,年际的趋势、突变分析以及周期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年内季节差异性大,夏季多雨冬季少雨,主汛期占全年降雨的50%以上,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但年际变化波动不大,因湖区不同区域的降水量此消彼长,同时非汛期和汛期降水量相互消涨,造成总体年内年际趋势、突变均不显著的现象;从周期上看,环湖区年降水量具有28年左右的主周期,具有4个多水期、3个少水期.  相似文献   
3.
从上下游断面洪水频率组合计算的角度,提出一种计算区间流域设计洪水的新方法。以清江水布垭-隔河岩区间流域(水-隔区间)为例,采用统计参数法、离散求和法、基于Copula函数的概率组合法(Copula-PC法)和基于Copula函数的蒙特卡罗法(Copula-MC法),分别推求水-隔区间最大3d洪量的频率曲线及设计值,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频率组合思路合理可行,统计参数法和离散求和法计算的结果系统偏小,会低估下游断面的防洪风险,频率组合计算时推荐采用Copula-PC法和Copula-MC法。  相似文献   
4.
为综合评价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状况,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真实地反映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平,评价结果合理,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雨水径流产生的问题出发,分析对城市雨水径流进行生态处理的必要性。对包括植被缓冲带、植被浅沟、生物滞留系统、滞留塘和人工湿地等在内的多项雨水径流管理与利用生态技术的优缺点、净化机理、适用条件等进行了综合比较。并对我国城市雨水径流生态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水环境改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雨水径流产生的问题出发,分析对城市雨水径流进行生态处理的必要性。对包括植被缓冲带、植被浅沟、生物滞留系统、滞留塘和人工湿地等在内的多项雨水径流管理与利用生态技术的优缺点、净化机理、适用条件等进行了综合比较。并对我国城市雨水径流生态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水环境改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研究进展与评价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设计洪水是确定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及制定运行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洪水频率分析方法,包括抽样方法、分布线型、经验频率公式、参数估计方法、设计洪水过程线、历史洪水、区域洪水频率、PMP/PMF、分期和梯级水库设计洪水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中国近30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从四个方面归纳了当前设计洪水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即多变量设计洪水计算、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基于水文物理机制的洪水频率分析和设计洪水不确定性研究,并展望了中国设计洪水计算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无机改性掺和料对沸石调湿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数据和材料的吸附/解吸理论分析了沸石调湿材料的调湿机理.结果表明:无机改性掺和料掺量(质量分数)为15%~20%时,沸石调湿材料的抗压强度、耐水性和调湿性能均较优;改性掺和料与沸石反应生成了C-S-H凝胶和水化铝酸盐产物;沸石对空气中水分子的表面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毛细孔道效应,使得沸石调湿材料能够自动调节湿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研究了无机改性掺合料对海泡石黏土调湿材料强度、耐水性和调湿性能的影响,并根据X射线衍射(XRD)研究掺合料对海泡石调湿材料强度和耐水性的改性机理;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材料的吸附/解吸理论分析了海泡石调湿材料的调湿机理.研究表明:改性掺合料掺量(质量分数)为15%~25%时,调湿材料60d抗压强度达10.3~12.8MPa,软化系数为0.56~0.73,最大平衡含湿率18.3%~21.5%,最大吸、放湿速率分别为0.064~0.075,0.044~0.050kg/(kg·d),强度、耐水性和调湿性良好;改性掺合料与海泡石中的SiO_2,Al_2O_3及MgO反应生成的Ca·1.7MgO·3SiO_4,Ca_3Mg(SiO_4)_2,2CaO·Al_2O_3·SiO_2和2Ca_2SiO_4·CaCO_3等新产物,以及改性掺合料中α-C_2S和γ-C_2S水化生成的C-S-H凝胶,使材料产生强度和耐水性.海泡石黏土对空气中水分子的表面化学和物理吸附以及毛细孔道效应,使其具有很好的调湿性能.  相似文献   
10.
洪水遭遇组合对揭示流域洪水规律、防洪调度和洪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赣江流域为例,采用Copula函数构建下游外洲站和中游峡江站洪水的联合概率分布,进而推求条件概率分布、条件最可能值和置信区间,分析赣江中下游洪水遭遇组合规律。结果表明,赣江下游外洲站与中游峡江站发生同频率洪水的可能性很大,概率为81.57%~83.01%;给定赣江下游外洲站洪峰流量取值时,中游峡江站洪峰流量条件最可能值与实际值拟合效果总体较好,且实际值基本上在90%置信区间内,区间合理可靠;中游峡江站最可能发生的洪水重现期均略小于下游外洲站洪水重现期,偏小4.0%~6.6%;下游外洲站洪水重现期为100 a时,中游峡江站洪水重现期的最可能值为94 a, 90%置信区间为[39, 184]年。研究成果可以提升对赣江流域洪水规律的认识,为流域防洪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