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炭素材料中广泛存在具有分形结构的体系。本文综述了有关石墨、炭黑、焦、玻璃炭及木炭等多种嵌素材料中气孔界面分形结构的研究,说明在这些材料中气孔界面均是分形结构,且分形维数可取2~3之间的任何数值。这些研究同时表明,对炭素材料由不同的吸附质进行吸附或采用不同的理论测得的比表面均可以产生很大差别,但所得分形维数的数值却是一致的,预示分形维数在某些场合下能更好地描述材料的结构。毫无疑问,此时讨论比表面随吸附质截面的变化率——分形维数较比较比表面的具体数值大小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材料中气孔的各向异性程度对材料的许多宏观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X射线的小角散射的理论,提出并定义了描述炭石墨材料中微孔各向异性程度的特性参数──孔的形状因子。通过多种炭石墨材料试样中微孔形状因子的实验研究及由回转半径法确定的孔形状因子的比较研究,论证了本文定义的形状因子确实能给出对气孔各向异性程度的较准确的描述。研究同时说明,本研究中所讨论的炭石墨材料中气孔的形状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材料科学的许多研究对象都具有自相似性,而自相似性可以用分形维数加以描述。因而,分形维数作为材料的结构参数近年来获得了许多应用,分形维数的测定方法也得到了发展。本文简略地介绍了分形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并综述了材料科学中有关分形维数的常用测定方法。如切割岛法、吸附法和X射线小角散射法。  相似文献   
4.
石墨电极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一种优等石墨电极的结构、力学性能随径向位置的变化,对气孔率、针状焦品粒取向角等结构参数以及弹性模量、抗弯强度、临界应力强度因子等力学参量和径向应置的关系作了定量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电极结构参数、力学性能与位置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密度、弹性模量、抗弯强度、临界应力强度因子等均随距电极中心轴距离的增加而线性地增加;气孔率则随距离的增加而线性地减小;晶粒平均取向角的三次方随距离的增加而线性地减小。力学性能随位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结构参数、气孔率和平均晶粒取向角的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5.
6.
根据X射线小角度散射(SAXS)理论,对描述硅粉水泥石中微孔各向异性程度的特征参数-孔形状因子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所测定的硅粉水泥石中,微孔的形状大多数与球形较为接近;硅粉含量、水灰比对孔形状因子有较大影响;孔形状因子与水泥石强度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多孔材料孔界面分形结构小角度X射线散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用X射线小角散射分析技术测定多孔固体材料中孔界面分形 维数的理论,同时报道了应用这一理论对多种炭素材料和水泥石材料中孔界面分形维数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所有试样中孔界面均具有分形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SAXS)技术,测定了硅粉水泥石中微孔孔界面电子密度过渡层厚度,并对过渡层厚度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硅粉水泥石中微孔界面不具有分明的边界,而具有约2×10-9m厚度的电子密度缓变的过渡层;当水灰比较大时,水灰比和硅粉含量对过渡层厚度有较大的影响;水泥石的抗压强度与过渡层厚度存在较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炭—石墨材料的孔结构:孔结构测试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并讨论了测试分析炭——石墨材料中孔结构的几类常用方法,包括吸附法,压汞法,小角散射法和图象分析法。这些分析测试技术有着各自的优点、适用范围以及不足或待改进之处。本文对所有这些,特别是这些测试技术的缺陷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一种电极石墨在加载时表现出的显著的非线性行为及其与石墨结构的关系,以及这种非线性行为对断裂能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确定断裂能的屈从法所引起的误差,并提出了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