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6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传统植被指标的测量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且忽视了不同植被类型和结构的生态效益影响。基于点云数据能够有效评估城市绿地三维植被参数,但受制于数据精度、算法软件等因素影响,该方法结果精度存在10%~20%的误差。以唐山市唐丰南路为例,选取了三处典型样地(50 m×50 m),进行无人机遥感影像和手持激光雷达数据采集,从单木尺度和样地尺度构建三维植被参数体系,以融合数据为准,对比分析了无人机点云数据和手持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在提取各项植被参数的精度。对无人机点云数据中的单木数量、总冠幅面积、乔木层绿量、灌木层绿量、平均三维绿量密度、郁闭度、间隙率和叶面积共8项参数,手持激光雷达数据中的平均树高、平均冠径、平均冠幅面积、乔木层绿量和平均三维绿量密度共5项参数,分别提出了修正系数,以提高结果精度,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最后,探讨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和激光雷达技术在未来可能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鼓楼区LID空间配置与雨洪调控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影响开发(LID)能够实现源头径流控制,已成为缓解城市内涝的重要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运用GIS和SWMM模型构建LID的空间配置方案,并在城市尺度上模拟分析5个降雨事件下LID组合方案的雨洪调控效应,最后基于费效比方法定量评价成本效益。结果表明:研究区LID的适建面积占总面积的16. 33%,其结果可为LID规划建设所参考; LID建设后地表径流系数平均可减少0. 26,但随降雨重现期的增加径流削减率总体呈递减趋势; LID的雨洪调控效应受诸多降雨特征及LID自身属性特性的多重交互影响;屋顶绿化+透水铺装组合的成本效益最好,包含生物滞留池的方案成本效益相对偏低,综合来看屋顶绿化+透水铺装+生物滞留池+植草沟方案建设潜力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尺度上LID的空间规划、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雨洪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和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沐寒  尹海伟  唐爽 《风景园林》2020,27(11):57-63
目前LID的相关研究已逐渐综合化和多学科化,特别是针对LID措施建设与优化布局的探讨日益增加。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依托ArcGIS与SUSTAIN建立了一套城市雨洪管理评价与优化的方法框架,构建了城市尺度水文模型,并统筹考虑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投资效率,模拟得出不同LID连接情景(并联、串并联结合、串联模式)下的LID成本效益曲线和最优方案。结果可知:LID的成本效益存在一定的累积效应,串联模式下LID的成本效益优于并联模式;且当LID的规模和成本超出一定阈值后,径流削减率也逐渐趋于稳定。最后得出鼓楼区LID最优投资成本为7.4亿元,整体年径流削减率可达75%,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鼓楼区LID建设投资与空间配置优化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南京为例,基于GIS软件平台,采用费用加权距离方法,定量分析了过江通道建设前后,江北沿江地区相对主城区的通勤可达性与休闲可达性的空间特征及变化规律,并通过对道路密度的分析探讨了过江通道建设的适宜间距对提高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过江通道建设后,江北沿江地区可达性水平明显提升,且空间可达性与道路交通网络的相关性较强;过江通道之间应保持适宜间距,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城市绿道网络研究受到学术界、城市管理者和民众的日益关注。本文以洛阳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最小费用路径(LCP)方法,利用城市内部各类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特色,并兼顾城市居民的多种需求,分别构建了研究区的生态绿道网络、遗产绿道网络和通勤绿道网络,通过GIS空间叠置分析得到了研究区的多功能复含型绿道网络。研究结果对合理确定研究区绿道网络的空间结构、建设重点地段和建设时序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6.
生态网络构建是维系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缓解景观破碎化、限制城市扩张蔓延的有效手段。虽然已有研究针对生态网络的跨尺度衔接提出了基于尺度嵌套的规划思路,但土地扩张动态情景下这一思路对生态保护有效性尚需验证。通过设置“无生态网络”“非尺度嵌套生态网络”和“多尺度嵌套生态网络”三种约束情景,利用FLUS模型模拟了2030年桂林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并选取景观指数,从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尺度,对生态网络保护格局的有效性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桂林市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增量明显,2018年至2030年预计增加613.85 km2,变化幅度为46.52%,其次是水域,增加53.50 km2、变化幅度为6.42%;(2)基于生态网络的规划政策及情景设置对区域建设用地扩张限制明显,而在多尺度嵌套的生态网络约束情景下,这种抑制作用将进一步增强,新增建设用地仅为237.49 km2,增长率为18.00%;(3)非尺度嵌套与多尺度嵌套的生态网络约束情景相比,后者在市域尺度及中心城区尺度上对遏制景观破碎化、改善景观连通性上都取得了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基于设定的试验区和南京市一年的真实降水数据,在SWMM模型中设置传统土地利用开发建设格局S1和最优土地利用格局S2两种土地利用情景,采用SPSS软件定量分析了降水特征对地表径流的响应。结果表明,S2能有效降低地表径流量,但在降雨量、降雨强度较大时,其地表径流的消减作用会显著降低,甚至会出现增加径流量的情况,表明仅通过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尚无法应对由强降雨造成的城市内涝问题;径流特征受多个降水特征的综合影响,其中总径流差值与降雨历时、降雨量及降雨重现期三者所构成的回归方程拟合优度最高。  相似文献   
8.
屋顶绿化是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缓解城市化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尚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通过在全国发放的783份有效问卷,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方法对屋顶绿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并运用相关分析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被访者屋顶绿化建设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被访者对屋顶绿化建设具有较高的支持率(总支持率为58%)和支付意愿[平均支付意愿为136.6元/(年·人)];2)全国屋顶绿化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约为1158.4亿元,表明屋顶绿化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与发展潜力;3)功能认知、推广态度、环境影响认知是被访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子,表明公众对屋顶绿化的认知与了解水平能够影响其支付意愿;4)专业相关人员与其他被访者对屋顶绿化的认知水平与支付意愿没有显著差异,因而在未来屋顶绿化推广过程中首先应注重提升相关专业人员的认知水平。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屋顶绿化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