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9篇
建筑科学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镁渣作混合材生产复合硅酸盐水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现在不仅有传统混合材生产的复合水泥,也有新开辟混合材的复合水泥。传统的混合材为高炉水渣、火山灰、粉煤灰、石灰石、炉渣等;新开辟的混合材有磷渣、增钙液态渣、玄武岩、页岩、铬铁渣等,镁渣是金属镁厂提炼金属镁之后排放出的工业废渣,我国在镁渣复合水泥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资料报导很少。制备优良性能的复合水泥,关键在于所使用的不同种类的混合材能够优势互补,本实验拟采用镁渣与矿渣进行复合生产镁渣复合硅酸盐水泥。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石渣替代石灰石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电石渣替代石灰石烧制硅酸盐熟料,实验结果表明,电石渣替代30%石灰石配料方案最佳,通过掺加HX型和HY型复合外掺剂,烧制的熟料3 d和128 d强度分别达到40 MPa和168 MPa以上。同时,电石渣有利于改善生料易烧性,降低熟料热耗,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碳硫硅酸盐(thaumasite)对水泥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机理及对实际工程建筑所带来的危害。并针对其破坏产生的条件与作用机理,从水泥品种、水灰比、矿物掺合料的选择以及对环境因素的控制等方面阐述了有效的、可行的抗TSA侵蚀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含碳硫硅酸钙腐蚀产物的微观结构与生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及激光Raman光谱分析等现代测试技术,分析英国某桥墩基部腐蚀产物的微观结构,证实所取样品中含有大量的碳硫硅酸钙晶体,已发生了明显的碳硫硅酸钙型硫酸盐侵蚀.探讨了碳硫硅酸钙的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机械活化、化学活化及联合活化(机械活化 化学活化)技术对湿排粉煤灰(WDFA)粒度分布、所制水泥净浆试件各龄期抗压强度及其水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促使WDFA中的大颗粒(>60μm)向小颗粒转变,颗粒粒度分布趋向优化;WDFA活化技术由优到劣的顺序为:联合活化>机械活化>化学活化.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利用电石渣中含有氢氧化钙组分,可对湿排粉煤灰进行碱性预激发,从而提高湿排粉煤灰的早期水化反应活性的激发作用。结果表明,经电石渣预激发后的湿排粉煤灰,能够显著提高水泥净浆的早期强度,并随着预激发时间的延长,其经激发后的改性干料的反应活性提高明显。说明电石渣所提供的碱性环境有利于粉煤灰颗粒的早期活性激发,可促进其二次水化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在多功能环境模拟系统中,对经不同浓度Na2SO4溶液浸泡后的砂浆试件进行了恒温变湿条件下的质量损失、线性收缩测试及SEM分析。研究表明:恒温变湿环境下,水泥砂浆的质量损失率、线性收缩率随着相对湿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湿度(50%)→(50%)阶段的变化速率均明显减缓;砂浆质量损失率随Na2SO4浸泡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而线性收缩率则反之;干湿循环结束后,砂浆的质量损失及线性收缩率均低于初始值,且盐溶质的介入增大了始末差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早期受冻环境下铝酸盐水泥复合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试件的力学性能及其微观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纯铝酸盐水泥体系具有良好的早期抗冻性能,但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时,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比例0~70%时,其早期抗冻性能会有明显下降趋势;而在70%~100%时又呈现上升趋势,但增加幅度较小。铝酸盐水泥低掺量掺入会延迟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导致其复合体系早期抗冻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大掺量固硫灰对复合胶凝材料净浆基本性能的影响及用其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掺加30%固硫灰可配制成C30~C50混凝土.其工作性及后期性能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其中H4试样的扩散系数Deff为3.35×10-8 cm2/s,完全满足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对微生物酸性蛋白酶的研究现状、酶学性质及其生产应用做了全面的综述,并结合实际对酸性蛋白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