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以风积沙等质量替代河砂,制备了不同风积沙替代率的混凝土,并探究了其在清水和质量分数为3%,6%的MgSO4溶液中经历冻融循环后的损伤失效规律.借助核磁共振、场发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风积沙混凝土内部微观孔隙变化及水化产物.结果表明:在6% MgSO4溶液中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的损伤最小;随着风积沙替代率的增加,混凝土孔隙度降低,自由流体饱和度下降,抗渗性增强;MgSO4与水化产物反应生成的钙矾石会填充试件孔隙,进一步抑制MgSO4参与反应;风积沙混凝土具有合理的孔隙结构且渗透率较低,其在不同冻融介质中的抗冻耐久性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
小浪底一花园口区间是黄河中游重要的暴雨中心之一,建设小花间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十分必要。该系统建设由水文测验设施建设、水情信息采集传输系统建设、气象水文预报系统建设、预警预报中心建设4个部分组成。建设目标是基本实现小花间水文测报自动化,达到缩短测验历时0.5~l小时、3~5分钟内收齐区域水情信息、花园口洪水警报预报预见期超过30小时、预报精度明显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近 40年的实测水文资料 ,对黄河龙门水文站发生的 Q>60 0 0 m3 /s的 75场次洪水 (按照不同流量级别 )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河龙区间 Q>60 0 0 m3 /s的洪水来源、基本组成 ,年内分配以及区间内不同区段洪水的遭遇等基本特性。研究河龙区间洪水的基本特性 ,对于提高该区间洪水测验精度和黄河下游的防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水胶比、砂率及粉煤灰掺量变化对风积沙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变形的影响,采用非接触式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方法测定不同水胶比、不同砂率、不同粉煤灰掺量下的风积沙混凝土3d内的自收缩,得到表征风积沙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变形规律的收缩率曲线,并利用压汞法测定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水胶比变化对风积沙混凝土的早期自收缩变形的影响最大,砂率次之,粉煤灰最小;考虑了水胶比(砂率、粉煤灰)的影响下建立了风积沙混凝土自收缩变形规律的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5.
李根峰  鄢霞 《矿山机械》1998,26(7):25-27
S3R3216是在4R3216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主要改进是辗轮和碾盘的相对运动关系,分级装置以及机器密封方式,特别是辗轮自带动力的传动方式等。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分析这些改进的必要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近40年的实测水文资料,对黄河龙门水文站发生的Q>6000m^3/s的75场次洪水(按照不同流量级别)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河龙区间Q>6000m^3/s的洪水来源,基本组成,年内分配以及区间内不同区段洪水的遭遇等基本特性,研究河龙区间洪水的基本特性,对于提高该区间洪水测驸精度和黄河下游的防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甫川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是黄河中游地区主要洪水、产沙区域之一。本文在统计了近50年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黄甫川流域的降水、径流、泥沙等年内、年际变化、地区分布规律和暴雨洪水特性,以及人类活动对该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连续铸造原理,对2RC15型双辊式板件连续铸造机的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确定出适用于板坯连铸的性能参数及工艺参数,并对该机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连续铸造原理,对LM60型磨球连续铸造机的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确定了适用于磨球连铸性能参数和工艺参数,并对该机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的风积沙进行风积沙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试验研究.为了探讨风积沙掺量对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按照实验室配合比,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制成100 mm× 100 mm× 515 mm的棱柱体试件.在自然养护条件下,采用非接触式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方法试验不同风积沙掺量下3d内的收缩变形,同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劈裂强度试验,得到表征风积沙混凝土收缩变形规律的收缩率曲线.结果表明,随着风积沙掺量的增加,风积沙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