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建筑科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愈发重视景观所能带来的丰富感官体验,以往视觉环境特征主导的城市公园营造方法难以满足人们的更高需求。视觉和听觉作为人们最主要的环境信息感知途径,探索二者与景观体验之间的关系可为优化城市公园视听感知品质提供新的视角。研究选取了视景感知、声景感知、声源感知和公园功能特征4个维度共计13项指标,对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成都环城生态区内3类具有不同主导功能的公园视听感知品质进行评价,探索各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总体感知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公园主导功能特征与其视景、声景协调时,呈现的总体评价结果相对较好,且不同功能城市公园视听感知品质的影响因素、影响方式均不相同。研究在揭示案例公园视听感知品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视听交互影响间接提升公园景观体验的思路,为优化不同功能城市公园视听感知品质提供科学依据和灵活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环境舒适度的理论扩展和街景大数据的应用实践,在城市尺度下对北京和上海2座城市的街景在舒适度感知、影响舒适度的元素以及城市间街景舒适度分布差异方面进行探讨。采用图像语义分割技术,依据街景元素构成特征,通过聚类方法对其进行分类,而后通过网络问卷收集街景舒适度的主观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及数据对比,成功建立了人们对于街景的舒适度感知与客观街道环境元素之间的联系,并区分出对舒适度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作用的街景元素;通过将舒适度评价结果在城市空间中进行映射,来反映不同城市之间、城市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舒适度分布情况及差异。结果显示北京和上海的街道中的“地形起伏”,均可增强行人的舒适度,而“墙”在2个城市街道中对街道舒适度的作用相反。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植物”并未显示出对街景舒适度明显的促进作用。就舒适度在城市中的分布来看,北京、上海的老城区舒适度均较低,北京大部分舒适度较低的街道多集中于二环以内的历史性街区,而上海街道的舒适度分布则未呈现出明显规律。基于街景视觉特征的分类方法,归纳总结针对不同类型街道舒适度提升的规划设计建议,为未来能够进一步形成更加精细化、多维度的街景分类标准探索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城市景观是一种具有多感官价值的社会公共资源,但因其视觉等维度的公平性难以量化,景观公平性研究多集中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居民可达性等方向。尝试通过街道景观对路权冲突的补偿作用,来衡量其视觉公平性。研究将街道环境使用者在遭遇路权冲突时引发的情绪反应作为表征,量化街景补偿作用,从而建立街景元素、视觉补偿以及路权冲突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与情景模拟的方法识别上海市研究范围内的街景,呈现出两类明显不同的补偿作用:正向补偿与负向补偿。其中,在正向补偿型街景中,天空、绿植等街景元素与开阔度、一致性等景观特性对于缓解因路权冲突引起的愤怒情绪具有显著作用。此外,还发现上海市不同区域低等级街道的街景补偿作用在不同使用者群体之间具有偏向性。因此,提出从街景补偿角度对城市低等级街道进行分类,以街景补偿对使用者情绪的影响,缓解使用者之间固有的不公平性,减少冲突,改善街道使用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保证街道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4.
邵钰涵  薛贞颖   《风景园林》2020,27(11):116-122
部分学者认为,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空间营造方式导致人本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长期未能建立起有效联系,弱化了城市场所的本土性及社会联系。各类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公众参与是保证城市场所真正为人所用的重要环节,但相关探索在方法和研究尺度上有较大的跨越。从公众参与的原则、方法及实践研究出发探讨现有方法利弊,结合技术发展优势提出一种新的公众参与方法——感知引导法。这是基于环境心理学构建的一种用于获取公众意愿的参与方法,包括刺激、引导、捕捉、识别4个核心环节,具有灵活性、准确性、高效性和包容性,在保证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借助技术手段解决了各方群体之间的沟通障碍,为公众参与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The street is a type of important urban public space with multiple social values, one of which is the restorative potential. Based on the “beingaway,” “extent,” “fascination,” and “compatibility” constructs of restorative environments proposed by the Attention Recovery Theory, this study elaborated the significance of restorativeness provided by street environments to people living in high-density cities. It used the traditional restorativeness scale with mobile eye trackers to explore the restorative experience provided by an urban street, and identified the specific streetscape elements related to restorativeness and the degree of their influe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greenery,” “people,” and “cars” perform significant influences, and different streetscape element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nfluences on the 4 constructs of the restorative environment. For example, for the“being-away,” “extent,” and “fascination” constructs, the influence of “greene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while “people” plays the core role in “compatibility.” The findings can help professionals develop targeted design strategies to improve diverse street environments for a better restorativenes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