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介绍了清洁高效的金属空气电池的基本原理、结构以及特点.空气电极由防水透气层、活性催化层以及集流体组成,分别解释了它们的基本功能与原理.综述了近些年来空气电极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的空气电极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进行了详细讨论.介绍了不同种类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展望了今后空气电极及其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刘强  雷艳  周丽平  李彦龙  刘涛 《当代化工》2013,(4):446-447,483
通过优化3-(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酸的生产工艺条件,显著降低了氟磺胺草醚缩合工序劳动强度、原料和能源消耗,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中间体三氟羧草醚的含量和收率,进而大幅度降低了氟磺胺草醚原药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腐蚀是影响气井井下管柱寿命的重要因素,正确预测井下管柱的腐蚀速率是提高防腐效果的关键。CO2腐蚀是富CO2气井管柱可靠性寿命的最关键制约因素。笔者通过调研,对目前国内外油气田常用的腐蚀速率预测模型进行了分类和剖析,此基础上提出了气井井下管柱的可靠性使用寿命的预测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模拟程序。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不同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相近,但是高温高压条件下的预测结果则相差较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矿场条件优选相应的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将腐蚀速率预测结果与井下管柱的安全使用厚度结合可以有效预测气井井下管柱的可靠性寿命。研究结果对现场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筛管外挤力研究分析是筛管砾石充填防砂热采井筛管强度校核和入井防砂管柱设计优化的基础。国内外对筛管外挤力的研究较少,尚缺乏相应的解析计算方法。温度膨胀效应和接触应力约束作用是热采防砂井筛管-砾石层界面变形的制约因素。文中首先建立了温度效应造成的砾石层-地层系统内径变化计算模型和筛管外径变形模型,然后借助Lame方程求解得到筛管-砾石层界面位移与外挤力之间的关系曲线。综合考虑温度膨胀效应和接触应力约束作用,提出了热采井筛管外挤力计算的筛管-砾石层-地层耦合模型,并采用图版法求解筛管外挤力。实际计算表明,当井底温度达到350℃时(井底升温300℃),温度效应造成筛管-砾石层界面位移为1.855 mm,该位移条件下的筛管外挤力为17.78 MPa。该成果可为热采防砂井筛管强度校核及砾石充填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心给煤机在防止电站锅炉给煤系统原煤仓棚煤、堵煤中的应用。通过中心给煤机在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系统应用实例,阐述了中心给煤机在防止原煤仓棚煤的作用,同时总结中心给煤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详细阐述了锅炉给煤系统自动投入带来的影响,为今后更好发挥中心给煤机的作用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某热电厂15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和运行中出现的点火燃烧器风量没有测量装置、掺烧泥煤堵煤、返料系统拉裂、电除尘器入口烟道抽塌、浇注料脱落、水冷壁爆管等问题,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后满足锅炉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7.
有线宽带网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技术的变迁和洗礼。在国内有线宽带发展初期,CMTS/CM接入对于广电运营商来说是最有竞争力的技术,充分利用了HFC双向网络高带宽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定性经验出砂预测方法,在近井地应力分布基础上,根据莫尔-库仑岩石破坏准则得到了油井垂直井井壁岩石破坏临界条件,建立了油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预测模型及预测方法。利用上述模型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对胜利油田东辛油区营1、辛68断块储层进行了油井纵向出砂规律预测。结果表明,东辛油田古近系东营组一段、二段、三段,沙河街组一段、二段部分层位的出砂临界压差分别约为1.05、1.06、1.4、2.1、2.56MPa。随着深度的增加,出砂临界生产压差增大,出砂程度逐渐减轻。根据地层砂粒度分析及出砂预测结果,对东辛油田进行了防砂工艺优选,并给出了单井防砂工艺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9.
有关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塑性破坏半径的研究没有考虑高温交变应力对近井岩石塑性破坏过程的影响.分析热采复杂条件下的水平井近井地层应力分布规律,提出基于不同岩石破坏准则的近井塑性破坏半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井壁处的塑性屈服函数值越大,井壁破坏程度越大,出砂越严重,塑性屈服函数的零点即为塑性破坏半径.井底温度越高,塑性破坏半径越大.塑性破坏半径受原地主应力顺序、井周角、方位角、井底流压等因素影响.当垂向主应力大于水平主应力时,垂直方向上的塑性破坏半径最大;反之,水平方向上的塑性破坏半径最大.当水平井方位角为0°(或180°)时,井周塑性破坏半径最大;当水平井方位角为90°(或270°)时,井周塑性破坏半径最小.该研究成果对于热采水平井出砂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