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34篇
轻工业   8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先简要介绍了RFID技术的原理和将其应用于通信资源(资产)管理中的优势.然后,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RFID技术的优点设计系统的软硬件,以实现对通信资源(资产)的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最后,从该系统中抽象出一个通用RFID应用框架,以实现RFID在通信运营企业中的快速扩展和部署.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某生物实验室(细胞间)装配建造的主要构造节点,并进行了风口风量、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洁净度、沉降菌、浮游菌等10项检测,充分验证了实验室的综合性能。对各项检测的目标、方法要点进行了阐述,对各项检测结果进行了达标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所述检测案例可为相关洁净室的建设与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兆辉  潘曦  徐大为  杨磊  宋嘉玲 《建筑施工》2023,(12):2536-2540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建立了施工现场能耗及室内外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对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的能耗及室内外环境进行了详细监测。分析对比了不同季节条件下施工现场总能耗的变化规律与特征,施工现场能耗的总体分布构成,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典型季节下的总能耗变化趋势与工休日差异情况以及三大区内分项能耗构成和分布,同时分析了施工现场室内外环境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施工现场能耗的影响因素,并对施工现场能耗与室外温度的关联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施工现场每日小时总能耗呈现明显的“双峰”特性,供热季的能耗功率最大,其次是供冷季,最小的是过渡季。办公区、生活区与施工区的能耗占比分别为12%、62%与26%。食堂是生活区能耗的主要部分且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空调能耗是办公区能耗的主要部分,施工区能耗没有明显的工休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世纪晚期建筑人类学的一系列研究,探讨了乡土建筑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与再生产过程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而不仅仅是后者的物质符号呈现。藉由一种动态的"过程性"特质,建筑与人相互影响、彼此塑造,建筑的更多特征和诉求也进入到视野之中。由此,一种更为整体的建筑观得以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针对自主设计的新型Cr-Ni-Mo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开展了奥氏体化温度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钢的强度、硬度和塑性先升高,当奥氏体化温度超过920℃后,强度、硬度和塑性降低。-40℃低温冲击韧性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奥氏体化温度升高,钢的马氏体板条变宽,晶粒长大,碳化物逐渐溶解。试验钢在测试温度范围内最大抗拉强度1990 MPa,伸长率9.2%,断面收缩率56%,淬火态硬度55.6 HRC,此时,-40℃冲击吸收能量为8 J。  相似文献   
6.
基于防护与作业一体化升降平台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介绍了该升降平台的功能特点和结构组成,详细描述了其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全过程中的安装、应用与拆除流程.结合实际工程特点和难点,阐述了防护与作业一体化升降平台的同步提升、自动调平、偏载控制、支撑精度调节以及安全配置等关键技术方法.工程实践表明,防护与作业一体...  相似文献   
7.
浅谈建筑地域性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曦 《华中建筑》2011,29(1):15-17
几千年来,文明都是以地域的形式产生和发展的,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地域性也无疑是其先天的属性.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经历了原始建筑--风土建筑--风雅建筑的演变,被逐渐地去地域化和普世化.然而在风雅建筑时期,一些建筑师从超越原始先民的更深层和更多元化的出发点去关注建筑的地域性,形成了各自迥异的作品,揭开了建筑...  相似文献   
8.
以井干式建筑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滇西北地区为例,从结构体系出发,对该地区井干式建筑的类型和区划进行研究。根据接地层、人居层以及屋顶层的不同结构形式,归纳出滇西北井干式建筑结构体系的4个大类、18个类型,考察这些类型在滇西北地区的空间分布,划分出基础系、山地系、平地系3个区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强调“国际化”的现代主义建筑与强调“国族化”的国族主义产生深刻交集,在现代民族国家国族身份认同的塑造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本文阐释了这分别带有排他性和包容性、看似矛盾的两者形成交集之成因,丰富了建筑作为一种政治文化这一议题的讨论:一方面,现代主义建筑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与部分新生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达成一致,参与到后者对其国族身份认同的塑造中;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逐渐国际化,这一国际式风格成为主流话语的一种体现,使西方世界中的“边缘”国家效仿跟进,成为其国族建筑风格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潘曦  肖霄  李明松 《世界建筑》2020,(8):116-119+141
本文是对丽江古城11处院落时隔30余年的回访.随着古城从地方性社区变为经营性旅游地,所调查院落也从居住属性变为商住属性,在遗产化涉及的多元主体驱动下发生了诸多“空间-社会”嬗变.这些主体中,旅居经营者是一个重要人群,他们形成的新日常生活,不仅是活态聚落型遗产的当代组成部分,也是维系古城风貌与活力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