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公众关于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的意识逐渐增强,适应气候变化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是当前城市规划师的首要课题.德国早在1970年代就已开始探索相关城市气候应用研究与实践,并开发了城市环境气候图这一城市气候信息的应用平台.目前德国在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文立足于城市规划和城市气候领域,选取德国城市环境气候信息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重点,针对德国城市环境气候图的构建和应用展开了详细探讨,并总结了此类气候环境评估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优缺点,为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气候信息评估的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参照范例.  相似文献   
2.
城市通风廊道研究及其规划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温热浪、空气污染、雾霾频发、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等气候问题的日益凸现,城市气候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师及政府决策者的重要课题。其中,针对城市弱风或静稳风环境下的城市通风廊道(即风道)研究尤为值得关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城市已先后开展了相关研究及建设,以期利用城市风道促进城市空气循环,从而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并降低空气污染。这些经验值得正在经历城市化发展的亚洲城市借鉴。首先简要介绍风道研究的背景与发展、可利用的风系统分类。接着总结了风道建设及组成,就风道设计在城市规划中不同层面的应用策略展开详细讨论。随后选取德国斯图加特、日本东京,中国香港和武汉的城市风道应用研究作为典型案例,针对其在城市规划中不同层面的应用展开详细讨论,并总结了此类研究的成果与经验,为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风道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四川南部攀枝花地区的马鞍桥村灾后重建示范项目为例,对该地区灾后重建基本完成之后,新建建筑的室内热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估,对比分析不同建造方式的热工效果,进而对灾后重建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城市室外风热环境对于城市生活品质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城市室外公共空间,如商业街,行人层高度风环境与热舒适度的优劣对其商业价值有着直接的影响.选取北京西单商业街为案例进行研究,基于北京夏季炎热高温冬季寒冷风强的地域气候特征,结合其数次城市设计环境改造,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北京西单商业街冬夏两季室外开放空间行人层风环境与热舒适度进行综合评价,针对现存导致室外风热环境恶化的城市设计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总结提升城市户外风热环境品质的普适性城市设计策略.结果可从户外舒适度的角度提供同类型商业街区的城市设计参考,从而创造宜居的城市户外环境与空间.  相似文献   
5.
杨路  陈翔  吴恩融 《时代建筑》2009,(1):124-127
文章介绍了甘肃省天水市大滩村无止桥的设计及建设过程。项目在扶助贫困的同时,运用生态可持续技术为发扬地方传统文化做出有益的尝试,并藉此措建起联系内地和香港两地的“心桥”。  相似文献   
6.
万丽  吴恩融 《建筑学报》2012,(10):13-16
从被动式低能耗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出发,厘清其和建筑设备系统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区别和联系,调整被动式低能耗设计在生态建筑评估中所占比重、评估方法和所用参数,期望为生态建筑评估体系的进一步改进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西北黄土高原是目前中国最为穷困落后的地方之一,由于这里的物质和人力资源严重短缺,造成推动国家西部开发的硬性制约因素。规划有文:提高人均文  相似文献   
8.
在高密度的环境中生活是未来城市发展所不可避免的,世界上像伦敦、柏林这样的城市已经开始寻求协调这种现象的方法。很多城市都从香港来看高密度的得失。“密度”可以方便地从每平方公里的居民数量或是固定土地面积上的建设量来衡量,从这两方面来看,香港的密度在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目前,在香港都市区的人口密度是约6-8万人/km^2,这个数字是世界上许多城市的几倍一它们往往只有1-2万人/km^2。不仅如此,香港的地块开发密度如果用容积率来表述的话要超过6,这一数值同样远远高于通常其他城市2-3的容积率。  相似文献   
9.
任超  谭铮  吴恩融 《建筑学报》2012,(9):101-103
介绍近年来香港开展的一系列可持续城市发展与绿色建筑设计探索及教育实践;并以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为例,分析如何将可持续发展与设计的相关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融入到专业教育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经济与技术水平的落后是当地生态建筑的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尤其在黄土高原地区,如何在改善当地生活条件的同时,发展适合当地现状条件的生态建筑已成为目前被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生态可持续理念的指导下,发掘当地传统建筑技术,吸取其中有益的生态要素和经验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在这一背景下,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和无止桥项目的实施作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也诠释了两种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扶助贫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