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建筑科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数尺法是东亚早期的一种木结 构建筑设计方法,根据张十庆的研究,这种 方法也适用于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 好的唐代遗构佛光寺东大殿,其复原唐尺约 为29.6 cm。本文从整数尺法的角度对佛光 寺东大殿20 08年的实测数据继续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这栋建筑当初可能曾以1唐尺 =31.46cm的营造尺尺长进行设计和施工, 同时还可能存在一个1/3唐尺的尺度模数。另 外,又因此唐尺尺长作用下本建筑材广刚好 为1唐尺,故本文所推测的设计方案在满足 整数尺法的同时,也是“材分制”设计方法作 用结果的重要例证。文章还深入挖掘了佛光 寺东大殿的建筑技术细节,对认识整数尺法 和材分制的古代建筑设计方法和丰富唐代尺 度史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泖塔是位于上海市郊泖河上的一座古塔,创建于唐代,作为我国现存创建最早的灯塔之一,以及其在上海城市发展史上和江南地区发展史上重要见证物,其本身以及所在寺院历史沿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于此已有一些较为成熟的研究,但仍有继续深入的空间。该文通过梳理上海现存地方志中的相关记载整理出泖塔及其所在寺院福田寺(澄照禅院)的年表,为今后深入研究、修缮和复原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丰富了中国灯塔史、上海城市变迁史以及江南水系变迁史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3.
张毅捷  封云 《华中建筑》2010,28(11):126-127
李渔不仅是一位戏曲家和戏曲理论家,同时,他也是一位造园家和造园理论家。他所著的《闲情偶寄》虽然不是系统论述造园的专著,但它却是研究中国园林艺术理论必读的著作。该文对李渔《闲情偶寄》中有关园林的论述以及他的创新意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根据清代文献中的记载,传统建筑下檐出占上檐出的 0.75或者 0.8,本文从文献中的这一规定出发,分析和整理了现存唐代遗构和深受唐代技术影响的日本 8-12 世纪末的遗构,发现早期实例中这一比值约在 0.7-1.0 之间。最后在实物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又分析了佛光寺东大殿的檐部现状,初步认为该殿创建当初是不设飞子的檐部做法。  相似文献   
5.
张毅捷  封云 《华中建筑》2010,28(10):116-119
该文从秦汉宫苑、唐宋宫苑和明清宫苑入手,阐明其壮丽、精美的美学品格体现了皇家的威严和气势,也反映了帝王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6.
普 拍 方     
普拍方是铺作层利柱子之间带有过渡性质的联系构件,在柱子之间起联系作用,并承补间和柱头铺作,再将铺作层传来的荷载传递给柱子和阑额。在日本这个构件被称作台轮。现存十一座日本古代(飞鸟、奈良、平安时代)建造的层塔建筑(包含两座建筑雏形)中有十座塔在各层檐柱上施台轮(普拍方),唯一例外的法隆寺五重塔也在初重檐柱上设台轮,在 2-5 层的檐柱上以长押材 [1]方式作山台轮的造型。这表明台轮这一建筑构件是随层塔建筑一起由外界传入日本的。如果这一构件是由中国传入日本,那么就说明在七世纪的中国已经使用普拍方了。本文尝试就普拍方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施用情况做一梳理。  相似文献   
7.
8.
在之前的研究中作者发现应县木塔的实测尺寸中存在着三级的模数系统。这些模数不仅包含了前人的发现,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理想的数学关系。但是其中二级平面模数NP和三级模数a不能折算成辽尺的整数尺寸值。这与张十庆在该塔中发现的"整数尺控制"现象相矛盾,同时也会影响到下料和施工等工作——直接影响了前述模数系统的研究结论的合理性。在研究中作者发现日本有一种传统的木工工具曲尺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以为比例的长度折算,因此推测在应县木塔中也曾有过类似的工具,并对这一工具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9.
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为高大 的纯木结构古建筑之一,对这栋建筑建筑设 计手法的研究一直是东亚建筑史的经典课 题。本文将在前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应 县木塔建筑设计方法的问题。通过对应县木 塔1962年实测数据的分析,并结合前学的研 究推测该塔当初曾以一定的模数制为方法进 行设计。这个模数制包含三级模数:最高一 级的模数为A=884 cm,控制建筑大的比例关 系;二级模数区分为平面尺度模数NP=8.5 cm 和垂直尺度模数NE=22.1 cm,而A=884 cm为 NP、NE最小公倍数的8倍,同时NP:NE=5:13, 准《营造法式》中的八棱边长与斜径之比,这 一级的模数控制着该建筑的中等规模的空间 尺度;三级模数为该塔“分”值:a=1.7 cm, NP=5a,NE=13a,A=520a,这一级的模数控制 着构件的尺度以及一些空间尺度的微调。  相似文献   
10.
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普拍方是因补间铺作的存在而存在的构件,该文结合中国和日本的古建筑实例,以及《营造法式》中的相关记载,认为普拍方可能起源自皿板,是建筑技术进步的结果。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普拍方最先出现在早期的多层木结构建筑的平坐中,促其产生的原因应当是工匠们希望上层木结构有一个更加平稳的基座——平坐。这样做既延续和强调了皿板找平的结构功能,而普拍方在施工上又远比皿板简单明了,同时普拍方的出现也有利于构造体的刚度、强度、构造和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