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诰  田朝江  方同辉  刘志强  肖昱  王磊 《矿产勘查》2023,14(8):1379-1387
铜鱼梁铜矿床位于阿奇山—雅满苏铁(铜)成矿带东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通过该矿区地质填图、磁法测量及岩屑地球化学测量等研究工作,确定其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提出找矿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铜鱼梁铜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阿奇山组第二岩性段及闪长玢岩中。矿体呈稀疏浸染状和细脉状产出,主要发育粒状结构和块状构造。围岩蚀变以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硅化为主。以Cu-As-Zn-Sb-Pb-Ag为元素组合的综合异常和弱磁异常分别指示矿体赋存地段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结合区域典型矿床研究表明,铜鱼梁铜矿是与火山-次火山热液活动相关的铜矿床,指出矿化带的深部及西南方向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疆卡拉塔格铜锌多金属矿床地球物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卡拉塔格铜锌多金属矿区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找矿效果.通过研究卡拉塔格铜锌多金属矿床地球物理特征、总结卡拉塔格铜锌多金属矿床地球物理异常规律,初步建立了矿床地球物理参数模型及异常模式,归纳了卡拉塔格地区隐伏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找矿标志,提出了该区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方法技术集成.  相似文献   
3.
红石铜矿床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段的卡拉塔格地区。矿体产于火山岩—次火山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呈脉状;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和角砾岩型为主,矿石组构以梳状构造、晶簇/晶洞状等构造为特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为主,非金属矿物以石英为主;矿区普遍发育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青磐岩化等低温蚀变组合;成矿过程包括石英—黄铁矿脉、石英—硫化物脉以及石英—碳酸盐细脉;成矿流体以低温、低盐度的水溶液为特征。红石铜矿床地质与流体特征均与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系统一致,应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20万低缓化探异常的追踪检查,随后由浅入深、利用多种方法综合勘查,在卡拉塔格地区已找到多处工业铜锌(金)矿床。包括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元素组合为Cu-Zn-Au-Ag-Cd-In-Tl-S;斑岩型铜矿床,元素组合为Cu-Au-Zn-Mo-Ag;热液脉状铜多金属矿床,元素组合为Cu-Zn-Bi-As-Mo-Au-Ag-Sb-Pb-Ba;高硫型浅成低温铜金矿床,元素组合为Au-Ba-Mo-Zn-Cu-Bi-As。文章重点介绍了后两种正在生产开发的矿化类型的地质、地化特征及其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5.
卡拉塔格地区是东天山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叠加产出红海、红石、梅岭等与早古生代海相火山活动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及玉带、西二区、红山等与晚古生代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铜金矿床。矿床在空间上具有"成带分布、分段集中、相间展布"的特点。海相火山岩地层、岩相界面、同生断裂及火山通道等多种因素耦合控制着红海VMS型铜锌矿的形成与产出;北北西向断裂的近南北向和北西向次级张裂隙制约着红石—梅岭火山热液脉状铜矿的赋存;晚古生代花岗闪长(斑)岩为玉带斑岩型铜金矿、西二区矽卡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体;钠长斑岩多与红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相伴产出。各类型矿床是卡拉塔格地区古生代特定构造环境及不同构造—岩浆演化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红海VMS型矿床位于卡拉塔格古生界火山隆起区西南边缘的斜坡地带。矿体产于海相火山碎屑岩层中,受多组断裂构造控制,具有典型的上部块状铜锌矿体,下部网脉状铜矿体的二元结构特征,成矿元素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带特征。从块状矿体到矿体上盘呈块含铜黄铁矿矿石→黄铜矿石→铜锌矿石的变化规律,矿物组合变化规律为:黄铁矿+黄铜矿→黄铜矿±黝铜矿→黄铜矿+闪锌矿±黝铜矿±方铅矿±黄铁矿。从块状矿体核部向边部,矿石中Cu的含量呈递减趋势,Zn的含量与Cu的含量成负相关关系;网脉状矿体Cu含量变化不大。块状矿体的Cu品位大于网脉状矿体。  相似文献   
7.
袁兴栋  李子哲  方同辉  姜文韬  王学刚 《表面技术》2022,51(9):335-341, 350
目的 提高碳钢表面B原子低温扩散行为,拓宽低温B–Cr–Re三元共渗技术的应用范围。方法 以退火态45钢为基体,表面经合金钢砂喷丸处理后进行B–Cr–Re低温共渗,获得一定深度的共渗层,喷丸处理时间分别为0.5、1.0、1.5 h,在580 ℃下保温6 h。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FES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检测仪器,分别研究经喷丸处理后基体表层的微观组织结构、B–Cr–Re共渗层的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经喷丸处理后45钢基体表层组织处于塑性不稳定状态,表层产生了位错、非晶区和孪晶等结构缺陷,表层获得了纳米结构层;随着喷丸处理时间的延长,基体表层晶粒逐渐破碎细化,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180、70、20 nm;对喷丸处理后的基体进行低温共渗,在其表层获得了均匀、连续、致密的B–Cr–Re共渗层,且呈树枝状,平均深度分别为20、22、23 µm,较未喷丸处理基体表层获得的共渗层平均深度(13 µm)提高了约54%、69%、77%;B–Cr–Re共渗层结构为FeB相和Fe2B相,以Fe2B相为主,共渗层的力学性能良好,显微硬度为875HV~2 042HV。结论 碳钢经喷丸处理后,表层晶粒细化,晶界位错明显增多。晶界位错等对后续原子的扩散起着快速通道的作用,提供能量,提高B原子扩散速度,降低B–Cr–Re共渗温度。这种表面处理技术为碳钢表面的强化提供了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红海块状硫化物矿床含矿围岩由3套岛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即深部为一套蚀变岛弧拉斑质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部的岛弧拉斑—钙碱性系列火山碎屑和碎屑沉积岩;上部为一套岛弧钙碱性系列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形成于大洋火山弧环境。红海VMS型矿床矿体由上部透镜状块状矿体和下部脉状—网脉状矿体组成,成矿元素以Zn-Cu为主,伴生Ag和Au等,矿石矿物包括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黝铜矿,及少量毒砂、方铅矿、磁黄铁矿等,矿体的矿石、矿物和成矿元素分带明显。矿体下盘含矿围岩蚀变范围几倍于块状矿体范围,由热液通道中心向两侧蚀变,有绢云母化±硅化带、绿泥石+绢云母化带、绿帘石+绿泥石±绢云母化带。红海VMS型矿床应为产于火山弧环境伸展环境的Zn-Cu型VMS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东天山卡拉塔格梅岭铜(金)矿床是在东天山地区新发现的矿床,赋存于一套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次火山岩中,由细脉浸染状和热液脉状的铜矿体组成。文章系统地研究了该矿床M1号矿体黄铁矿的热电性标型特征,结果表明:M1号矿体的黄铁矿热电导型以N型为主,总含量达到62.82%,成矿温度主要集中于200~270℃,属于中低温矿床;黄铁矿热电导型及热电性参数特征反映出矿体被剥蚀到中部偏下的位置,向深部仍有一定规模的延伸。  相似文献   
10.
管诰  郑小明  肖昱  方同辉  王宏伟 《矿产勘查》2022,13(12):1747-1760
泥盆纪雀儿山群火山岩位于甘肃红石山北地区,主要为一套中性—中酸性火山岩,以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等岩石为主。根据雀儿山群火山岩的分布与接触关系、火山岩中英安岩的锆石U-Pb年龄(365.4±1.5)Ma,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可以判定该火山岩形成时代为泥盆纪。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呈现明显Ba、U、Sm、La、Ce相对富集和Nb、Ti、P相对亏损,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配分模式。综合认为雀儿山群火山岩的构造背景为与俯冲汇聚型板块边界有关的大陆边缘火山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