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5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除草剂对恶性杂草苣荬菜和打碗花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除草剂对恶性杂草苣荬菜和打碗花的防除效果。[方法]田间设置几种除草剂单剂和混配配方,测定除草效果。[结果]75%二氯吡啶酸SG+20%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混配处理以120 g/hm~2+600 m L/hm~2施药时对苣荬菜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到86.77%和91.14%,75%二氯吡啶酸SG+56%2甲4氯钠盐SP以120 g/hm~2+750 g/hm~2施药时对苣荬菜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1.36%和93.21%;20%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以900 mL/hm~2施药时对打碗花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10%双草醚SC+10%苄嘧磺隆WP对打碗花的鲜重防效达到99.83%。[结论]各除草剂以相同剂量施药时对苣荬菜和打碗花的防除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打碗花较苣荬菜易于防除。筛选出的除草剂对苣荬菜和打碗花防除效果良好,为恶性杂草苣荬菜和打碗花的化学防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区地处柴达木盆地北缘,大地构造位置隶属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Ⅰ)东昆仑造山带(Ⅰ2)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造山亚带(32I),北接欧龙布鲁克—乌兰元古宙古陆块体(12I),南邻柴达木晚中生代-新生代断坳盆地(52I)。区域上地层主体为奥陶-志留纪地层,元古代次之,山体边缘、山间凹地及沟谷地带为新生代第三系、第四系陆相沉积,区域构造线呈北西西向,岩浆活动频繁,超基性-酸性侵入岩均有出露。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鲍店井田西部第四系地层富水性、颜色、岩性、电性特征及厚度等因素进行了第四系上中下组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第四系下组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提出了第四系下组自上而下划分为上段(1含、1隔)、下段(2含、2隔、3含、3隔),同时对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含水层的富水性和隔水层的隔水性对进一步提高开采上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河道治理的时机、治理范围及标准入手,概括总结了河道的综合治理模式,并通过实例验证各种治理模式的可行性。结果证明,针对不同情况,适当选择不同的治理时机及治理模式能够达到相关治理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对不同开采方法覆岩破坏高度实测资料分析对比的基础上,研究了冒落岩层高度及碎胀性与覆岩破坏高度的关系,探讨了开采方法对覆岩破坏高度的影响,其结论对于覆岩破坏理论研究及水体下采煤实践具有促进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强度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实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为泗河堤坝加固提供实测数据,鲍店煤矿专门在堤坝下1312高强度(推进速度大、回采率高、宽深比大)综放工作面上方进行了20次地表沉陷观测.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获得了该区条件下高强度综放工作面开采时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各种角值参数和预计参数.与普通综放面的观测成果对比发现:高强度综放面开采后地表下沉值和变形值更大;地表主要变形值更加集中、下沉盆地更陡;地表下沉过程非常剧烈,最大下沉速度高达375 mm/d.  相似文献   
7.
上侏罗系红层在兖州煤田广泛分布最大残厚794.58m,在煤矿开发过程中,红层水对南屯煤矿和鳙店煤矿的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根据勘探、测试资料分析了鲍店煤矿红层的物质组成与富水特征,并对防治水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厚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特征实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矿1305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及附图资料,结合该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与煤层顶、底板岩层组合及结构性质特点,运用底板应变感应现场实测方法研究厚煤层开采过程中底板的变形破坏特征,再利用超声成像钻孔对其进行观测验证。结果表明采动过程中底板的应变感应显现出超前感应和滞后感应的特点,超前影响范围和滞后影响范围分别在110 m和44 m左右,综合对比分析得出该工作面底板变形破坏深度约为17~20 m。  相似文献   
9.
以某矿综放工作面开采实际为背景,通过应变法对煤层底板不同深度岩层变形程度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进行实测,得出采动矿压对底板的剧烈影响范围具有“超前”显现和“滞后”延续特点,且矿压剧烈影响超前显现距为37 m,矿压剧烈影响滞后显现距为32 m,表现为由浅及深相应减小的总体特征;结合采动底板钻孔窥视镜成像分析,确定出工作面底板采动破坏深度约为12 m;以现场实测结果为基础,采用FLAC3D数值模对煤层底板采动破坏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出煤层开采过程中底板的三维破坏特征。采用现场应变实测、原位钻孔窥视镜观测和数值模拟相互验证的方法,对煤层底板破坏特征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弥补了以往研究手段单一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井下仰孔探测技术探测了三个矿井放顶煤开采覆岩破坏高度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导水裂隙带的形态特征及其最大高度发育过程,所得结论对于进一步研究放顶煤开采覆岩破坏规律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