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正2017年4月,在梁思成先生带领的"中国营造学社"考察队发现佛光寺80周年之际,我有幸参加了《建筑学报》组织、天津大学丁垚老师担任向导的佛光寺考察之行,除了学报编辑部成员之外,既有朱光亚、肖旻、王南、温静、诸葛净、任思捷等不同代际的中建史学者,也有殷力欣、王军这样的文化研究学者,还有梁思成先生的嫡孙梁鉴。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追寻营造学社先辈们的足迹,并以现场座谈会的形式交流了各自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些成果的大部分内容后发表于《建筑学报》2017年6期)。短短的两天,对于我这样一个中建史的门外汉来说,可谓收获满满。  相似文献   
2.
王骏阳 《建筑师》2020,(4):53-60
作为对柳亦春近作“边园”的评论,本文以柳亦春的建筑思辨为切入点,试图从“含混”“建筑修辞”“手法主义”的角度揭示该建筑在柳亦春的建筑实践和当代建筑学中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骏阳 《建筑师》2008,(1):50-54
密斯的巴塞罗那馆是现代建筑史中一个经典作品,同时又是一个在建筑形式和结构形式上充满矛盾的作品。本文以巴塞罗那馆为例.说明西建史教学中经典个案作品建构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库里蒂巴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巴西的库里蒂巴数十年坚持不懈地探索符合自身社会经济条件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它以经济实用的可持续交通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推进器,其中尤以具有创新特色的大容量快速公共汽车专用道的成就引起世人瞩目。库里蒂巴为我们提供了因地制宜和富有远见的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从现代建筑史学和现代中国建筑发展两个方面对柯蒂斯的《20世纪世界建筑史》作出评价,指出在从主线历史走向多元历史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批判性的视角,我们很容易被"多元主义"所迷惑并滑向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对于今日中国的发展而言,认识到这一点无论在建筑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都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王骏阳|很高兴新年伊始有机会参观亘建筑的丁蜀成校这个作品,和大家一起讨论建筑问题,也算是虎年第一会吧。建筑作品研讨,或者说一般意义上的建筑批评,首先需要建立语境,即在什么语境中间讨论问题。建筑学是一个非常丰富的领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这些都可以形成语境。建筑学也有自己的语境。我不觉得当今世界或者中国建筑学中一定有什么语境是主流语境,即便在某些情况下看似存在一些相对主流的语境,但是在这些语境之外讨论问题也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3月22日,3场展览同时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开幕(图1),分别为日本艺术团队teamLab的大型数码音像装置展《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Universe of Water Particles in the Tank)、当代中国艺术家组合展《建造中》(Under Construction),以及阿根廷雕塑艺术家阿德里安·比利亚尔·罗哈斯(Adrián Villar Rojas)个展。这座新建成的艺术中心位于黄浦江西岸,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建筑师和普罗大众前往。本次活动也标志着这座由OPE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油罐艺术中心的  相似文献   
8.
建筑师华黎新近落成的"武夷山竹筏育制场"项目定位于工业建筑和地域性建筑之间,虽然形象质朴平实,但能够触发一些格外重要的问题,如中国建筑现代性的表达、中国城乡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消化吸收、建筑学的知识体系与建造本质的关系、系统性的知识传承和个体经验之间的矛盾等。针对这些问题,本刊于2014年10月在项目所在地组织了一次现场研讨会,邀请到华黎本人、理论家、建筑师和项目开发公司代表就项目自身及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特邀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金秋野撰写了专题文章《落地生根》,对华黎的设计实践从本土文化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综合解读。本组关注内容涉及项目背景及设计理念、建筑的结构与空间造型、使用功能及施工方式等,也涉及到建筑的结构表达和形态思考、适合乡土和低技的设计策略、建筑学的知识体系和个体经验等理论问题。作为中国当代独立建筑师的代表,华黎的设计作品倾向于一种"提问—解答"模式,即摆脱了既定的理念束缚和建筑师个人的形式符号诉求,针对具体设计条件提出明晰有力的形式解决方案,同时保留一定的诗意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建筑学报》作为当代中国建筑界最具影响力的期刊杂志之一,自2017年开始实施"青年学者支持计划",活动得到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评论研究所的大力支持。该活动由《建筑学报》资深作者推荐、并最终由学报审核通过的6位来自院校及研究机构的青年学员,以及学报12家学术支持单位选送的学员参加培训,旨在通过连续、集中的主题讲座  相似文献   
10.
以MoMA"轻的建造"展为切入点,指出这次展览所谓"轻的建造"本质上只是"轻"的效果,而非轻的建造,进而在与"轻"的效果进行比较的思辨中揭示"新芽"轻钢复合体系以建造作为核心的建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