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耕地“非粮化”是不同社会要素与自然资源要素相互耦合的综合作用结果,“非粮化”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该现象长期演变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效应却很少有人关注,长此以往,势必会对中国的自然生态保护产生严重影响,亟须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基于此,该文选择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农业数据收集,对该省的耕地“非粮化”现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1989—2018年,云南省的耕地“非粮化”趋势不断上升,1989年全省粮作比例为0.809,2018年已下降至0.606,年均下降0.67%,根据粮作比例变动强度,可将该省的16个州市分为5个等级:昭通(-0.098%~-0.550%)>大理、怒江、曲靖、保山、迪庆、丽江(-0.551%~-0.837%)>普洱、红河、西双版纳(-0.838%~-0.995%)>德宏、临沧、楚雄、昆明、文山(-0.996%~-1.492%)>玉溪(-1.493%),其中,昭通市的粮作比例变动强度最小,表明其种植业结构相对稳定,而玉溪市的“非粮化”趋势则最为突出。耕地“非粮化”会对土壤环境、水生态环境与大气环境产生严重影响,造成土壤污染、耕地肥力下降、水生态环境破坏、水质变劣、地下水位下降、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等现象,十分不利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农业源污染和减缓GHG排放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下一步应从“非粮化”主导因素、生态价值损失估算、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以及对粮食安全保障的影响评价等方面加强研究,不断探索与制定合理比例的“山、水、林、田、湖、草”均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