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6篇
建筑科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牛苦头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地区中西段,目前已探明铅和锌金属量(推断及以上)115×104 t,为祁漫塔格地区最具成矿潜力的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之一。本次研究通过野外工作,对牛苦头M1、M4磁异常区典型矿体的样式及产状研究,总结出牛苦头矿区共有五种矿化(体)类型,其中矽卡岩型矿体和贯入式矿体是牛苦头矿山的主要矿体。结合牛苦头矿区成矿类型及矿化样式,对牛苦头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矽卡岩型矿体产于远离成矿岩体的大理岩与碎屑之前的硅钙面,而贯入式矿体产于靠近岩体的层间断裂之中。两类矿体的识别对于牛苦头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模式的研究以及成矿规律的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疆西准噶尔洪古勒楞蛇绿岩具有相对完整的岩石组合,从底部到顶部由变质橄榄岩、超镁铁质-镁铁质堆晶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发育良好的堆晶岩是该蛇绿岩带的典型特征。洪古勒楞蛇绿岩带堆晶岩可分为超镁铁质堆晶岩和镁铁质堆晶岩两类,超镁铁质堆晶岩以纯橄岩为主,是堆晶岩中铬铁矿的主要赋存岩相;镁铁质堆晶岩包括橄长岩和辉长岩两种类型,橄长岩主要由橄榄石和基性斜长石组成,其中以橄榄石为主的称为暗色橄长岩,以基性斜长石为主的称为浅色橄长岩;辉长岩主要由单斜辉石、基性斜长石、橄榄石组成,根据橄榄石含量又可划分为富橄榄石辉长岩、橄榄辉长岩和辉长岩3种类型,镁铁质堆晶岩组成即是以橄榄石-基性斜长石-单斜辉石相组合的端元或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3.
作为蛇绿岩型铬铁矿的重要产区,新疆北部地区发育多处中小型铬铁矿矿床。铬尖晶石一直以来是作为研究地幔橄榄岩成因与铬铁矿形成过程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在对萨尔托海、鲸鱼、阿克塔斯和清水等地区的造矿铬尖晶石与副矿物铬尖晶石进行了形态学与矿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造矿铬尖晶石产出特征以中粗粒半自形-自形结构为主,自形程度较好,Cr#值较高;副矿物铬尖晶石自形程度较差,多表现为中细粒半自形-他形结构,呈粒状-蠕虫港湾状,边缘蚀变程度很强烈,Cr#值较低。造矿铬尖晶石成分相对均一,副矿物铬尖晶石成分变化较大,暗示铬铁矿的形成,并不是地幔橄榄岩中副矿物铬尖晶石的简单聚集,而是复杂多期次多阶段熔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新疆北部是我国蛇绿岩型铬铁矿的重要产区,发育有萨尔托海、鲸鱼、唐巴勒、萨雷诺海、洪古勒楞,以及清水等中、小型矿床多处。文章在对上述矿区及相邻蛇绿岩带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地区地幔岩中发育有镁铁-超镁铁质"淡色微粒包块"(PMM)。对其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及显微研究表明,包块的主要岩性为镁铁-超镁铁岩,具体岩石类型有玻基(橄榄)玄武质岩类、辉长辉绿质岩类,以及辉石岩等超镁铁岩,并普遍发育以透辉石-钙铝榴石-绿泥石-蛇纹石化等为组合的异剥钙榴岩化蚀变。初步认为,PMM可能为早期洋壳的碎块被地幔高度部分熔融产生的超基性岩浆捕虏并发生反应所致。该发现与研究对于认识豆荚状铬铁矿的成因和地幔的岩浆作用过程,以及对于豆荚状铬铁矿的找矿预测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蛇绿岩中产出的豆荚状铬铁矿是铬的主要来源,对其成因研究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新疆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产出有清水、苦水泉等铬铁矿床,对其研究可为该区未来找矿方向提供理论支撑。本文重点对清水铬铁矿床中矿石和岩体中的铬尖晶石进行矿物学、矿物化学研究,探讨矿床的母岩浆成分、成矿构造背景和成矿作用过程。研究得出,清水铬铁矿床副矿物铬尖晶石主要见于纯橄岩和单辉橄榄岩,具有较低的Cr_2O_3(30.73%~40.12%)和Cr~#(35~51),较高的Al_2O_3(22.03%~31.15%)含量,矿石中铬尖晶石具有比副矿物铬尖晶石更高的Cr_2O_3(53.06%~58.31%)和Cr~#(80~83)、更低的Al_2O_3(8.26%~9.32%)含量。经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出,母岩浆熔体含有9.56%~10.05%的Al_2O_3,0.45%~0.89%的Ti O_2,0.74~1.71的Fe O/Mg O。在泥盆纪,卡拉麦里古洋盆的拉张使得软流圈上涌而发生减压熔融,从而熔出大洋玄武岩,形成地幔残留橄榄岩,与此同时形成副矿物铬尖晶石,从而使得铬铁矿得以初始富集。随着卡拉麦里洋盆打开、俯冲,俯冲带上盘发生高程度部分熔融和充分的熔岩反应,使早期大洋中脊(MORB)背景下形成的铬铁矿进一步聚集形成规模较大的致密块状铬铁矿。  相似文献   
6.
三宫岩体是东天山哈尔里克岛弧带南缘新发现的二叠纪铜镍矿化岩体,由浅部到深部主要岩石类型依次为辉长岩、橄榄辉长岩和含角闪石橄榄辉长岩,各岩相普遍发育富水矿物角闪石。文章应用电子探针对角闪石进行了成分分析,并探讨了其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结果表明三宫岩体角闪石属于钙角闪石类的韭闪石和镁绿钙闪石,为幔源岩浆结晶形成;三宫岩体是碰撞后伸展阶段幔源岩浆上侵形成,成岩深度为7. 1~10. 6 km,温度为909~968℃,压力为201~299 Mpa,岩浆氧逸度较高,o2为-9. 6~-10. 4,水量为2. 9%~4. 3%。综合研究认为,岩浆源区和结晶环境可能共同导致了岩体具有高氧逸度和富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