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分量式钻孔应变异常类型有多种,阶变型异常是其中重要的异常类型之一.系统地研究了新疆地区分量式钻孔应变阶变型异常的统计特征及其和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阶变型异常以短临异常为主,异常持续时间小于90d的占97%,异常出现后3个月内发生地震的占55%;应变阶变异常量级范围为10^-6~10^-1;应变性质以塑性为主,占77%;映震效果较好,映震率为85%。 相似文献
2.
3.
4.
萨热克铜矿床赋存于萨热克巴依上叠盆地,成矿类型有3类:产于北带上侏罗统砾岩中的沉积—改造型铜矿,矿物组合主要为辉铜矿、黄铜矿、黄铁矿,元素组合为Cu-Ag-Ba;产于南带上侏罗统砾岩中的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铜矿,矿物组合主要为黄铜矿、辉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元素组合为Cu-Pb(Zn)-Ag-Ba-(As、Sb);产于上白垩统的砂岩铜矿,以孔雀石为主,元素组合为Cu-Ag等。通过化探普查所获异常规模大、强度高、各元素浓集中心套合较好。经地质评价、工程验证,已探获铜资源量达大型规模,可综合利用的矿产尚有银、铅锌、钼等。 相似文献
5.
震源机制和断层面的介质刚度对强地面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地震(MW7.6)的近断层强地面运动分布具有2个明显特点:(1)地表水平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位移在断层两侧的分布不对称,上盘效应明显;(2)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沿断层方向分布特点不一致。在理论分析和对台湾921集集地震的震源机制和断层面的介质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简化的有限移动源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对设计模型的地面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921集集地震观测到地面运动分布特点相似,并得到如下结论:在不考虑场地条件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断层面的介质刚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近场地震动加速度和速度的大小,地面峰值加速度近似与断层面的介质刚度μ成正比,地面峰值速度近似与断层面的介质刚度的平方根μ成正比。另外,与断层面介质特性有关的断层位错量、断层面的倾角、破裂方式和运动方向等震源机制参数对强地面运动分布特点也有很大的影响。过去的研究通常简单地把近场地面运动分布不均匀性归结为震源破裂过程的复杂性,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震源机制和断层面的介质刚度是造成近场强地面运动分布不均匀性的主要因素,震源的复杂性与震源机制和断层面的介质刚度不均匀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6.
再谈规范化开展监理工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详尽地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监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整顿建筑市场、完善监理法规、提高监理人员素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乌拉根铅锌矿为层控型矿床,主要受控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经勘探证实具有超大型资源潜力.赋矿层位及岩性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顶部第五岩性段(K1kz5)灰白色砂砾岩和古近系阿尔塔什组(E1a)底部坍塌角砾岩,具有强烈的层控特性;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的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K1kz5)灰白色块状砂砾岩,形成了原始矿源层;大规模盆地卤水(油田卤水)是造成铅锌矿的迁移与富集的主要因素;活动的断裂构造以及断裂破碎带为萃取深部成矿物质、含矿热卤水的形成以及循环提供了通道,形成局部的铅锌矿富矿体;氧化淋滤作用造成Pb、Zn的迁移和一定深度氧化矿的形成,是局部铅锌矿富集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8.
边坡监控量测技术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南疆某铁路边坡施工实际,论述路堑边坡监控量测方案的目的、原则、设计与实施方法,提出了具体合理的监测措施,为保证该路堑高边坡的优质高效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外墙保温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作实践,根据有关施工规范,对外墙外保温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要求、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作了总结,并提出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以达到理想的保温、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疆EPC总承包模式在项目中的运用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EPC总承包模式及该模式的优势,通过EPC总承包的工程实例探讨了EPC总承包形式在新疆地区项目施工中的运用效果,说明了该EPC总承包模式能实现整合资源、缩短工期、降低投资、保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