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建筑科学   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21世纪以来,珠三角与港澳之间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逐渐淡出,珠三角以往基于廉价土地、劳动力和大规模资本投入的要素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也发生巨大变化。从供给侧角度切入,比较分析珠三角及内部各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及演化特征,进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讨论新时代的珠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问题。提出珠三角依赖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要素投入的发展路径已经难以为继;在国内外发展和竞争态势快速变化的今天,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珠三角应当正视自身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主动谋求经济转型发展,以新的驱动力来推进区域分工合作及空间发展。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的环境卫生问题是多年来困扰社会的难题,垃圾分类及后期处理工作对建设美丽乡村、保护传统村落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内主要旅游区域进行现场调查,观察及记录村民与旅客处理垃圾的行为;通过访谈,了解垃圾处理企业的运作模式及其管理方法;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村民与旅客对当前小洲村生态环境的满意度等。全面调研小洲村的生态环境卫生情况,分析目前小洲村环境管理不佳的原因。最后,提出改善小洲村垃圾分类及处理的建议,供其他传统村落参考。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大模型这一城市和区域的新范式。大模型是在一个大地理区域上建立的相对精细尺度的城市-区域分析与模拟模型。随着大数据和开放数据的广泛使用,以及日益成熟的计算能力和日臻完善的区域和城市模拟分析方法,大模型使得兼顾大地理尺度与精细化单元成为了可能。详细说明了大模型的概念、特征及其潜在的应用方式,并重点采用案例的方式介绍了一系列大模型的应用进展,如推导中国所有城市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地块尺度的城市扩张模拟、城市增长边界评价等,这些研究大多基于全国尺度开展,并关注精细尺度(如地块、街区、乡镇街道办事处等)。期待在大数据时代,大模型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式,能为区域和城市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社区作为城市基本空间单元,是城市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比较视角,系统梳理和分析美国、英国及日本城市社区治理发展历程和模式,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城市社区治理发展背景、治理目标、治理参与主体以及组织方式来比较其中异同。与此同时,本文通过分析和评估美国、英国、日本城市社区治理绩效,即不同国家在所处特定阶段治理目标和政策实施效果之间的差别来更好地厘清不同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特征和差异。其中,第三方力量的崛起为美国社区治理带来生机;英国治理模式则具有较强政策驱动性;日本则更依赖其较高的社区居民自治能力。同时,美国、英国和日本社区治理具有一定共性。例如,政府和社区关系相对分离;公私部门互动合作较为紧密;居民参与意识及水平普遍较高;社区治理具有较强政策和资金支持。文章通过对中国社区发展阶段的反思,提出在引入和借鉴国外模式需要将"政府与社区关系"、"第三方组织参与程度"以及"居民自治能力"三个要素纳入考虑范围,同时,需要因地制宜地培育符合自身发展诉求的社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快速而广泛的城市化引发了多方面的健康危机。健康的社区景观可以从上游帮助居民维持良好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健康状况,从而预防和减少心理及生理疾病的发生。目前,在理论研究的层面,自然景观促进健康的系统性理论框架和相关影响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在方法研究的层面,健康社区景观的系统评价工具还没有形成。本研究旨在初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分析和归纳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发展出一个自然景观促进人类健康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包含景观促进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10条理论路径。基于此框架,结合中国现有城市社区中常见的景观条件和现有的技术条件,提出一套健康社区景观的数字化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8.
9.
以往自行车交通在美国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地位一直较低,但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再度复兴,自行车交通也随之得到一定发展。21世纪初美国的自行车交通发展仍面临着诸如交通事故率高发、路权地位较低、骑行网络化程度较差和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美国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开展了旨在促进自行车交通发展的规划(指南)编制,并确立了相关法律和政策保障。分析美国自行车规划(指南)中所体现的路权观念的转变,对自行车路网建设的系统性考虑,对不同自行车道规划与建设的差异性判定,以及愿景目标与具体实施之间的衔接落实等经验,以期为我国未来自行车交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许思扬  陈振光 《规划师》2012,28(7):105-109
1引言 正如Coupland所言,混合功能(Mixed-use)和混合功能发展(Mixed-use Development)-直是被广泛使用却很少明确界定的概念[1].其模糊性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丰富的实践较少总结到理论层面,还在于各种背景下的发展造成了内涵和外延的不尽相同.例如,加拿大学者Grant认为高层公寓、联排别墅等不同住宅类型的混合,以及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的混合都可以归纳为混合功能发展[2];而在荷兰,这些内容却因为并未涉及到城市功能之间的混合而不被考虑在内[3];美国城市土地学会(Urban Land Institute,ULI)定义下的混合功能发展则侧重于大型综合体项目,其主要特征为:①包含三种或三种以上、能形成相互支持的主要营利性功能;②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形态和功能上的有效整合,包括不间断的步行系统;③按照连贯统一的规划进行开发,且在规划中确定混合功能类别、规模、密度等来保证各个方面的协调一致[4].这些定义或宽泛或狭隘,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生,也反映了对混合功能发展确切含义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在很多具体问题上仍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