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4篇
建筑科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山地小城镇避震疏散通道震后连通 性直接关系到受灾群众能否安全转移、救灾 工作能否顺利展开。本文以地震高发的滇西 山地小城镇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县城(下称 耿马县城)为研究对象,以沿街建筑易损性 灰色度评价测算各路段的连通概率值,分析 在不同地震烈度下避震疏散通道的连通性。 研究表明:耿马县城发生地震烈度为7度及 以下地震灾害时,整体避震疏散通道网络连 通度较好,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大,避震疏散 通道网络连通度下降,甚至有部分避震疏散 通道不能连通。因此,在地震灾害发生前, 应进行避震疏散通道的连通性的评估,并根 据评价结果有效布置救灾物资,加固改造连 通性差的避震疏散通道。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小学生避震疏散重要性的 提高,为了迅速了解一个学校的有效容灾面 积及其能够承载的避灾人口,依据我国有关 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的规范和标准,逐项分 析影响其容灾能力的各项空间,计算出不同 规模中小学校园内各项用地的面积及占比, 从而得出我国中小学校园室外空间作为避灾 空间的有效容灾面积系数。对耿马、剑川、 绿春三个县城的中小学实例进行对比分析, 综合分析了实例与标准有效容灾面积系数 存在偏差的原因,主要在于可用绿地面积偏 小、体育活动面积比例偏小、建筑占地比例 偏大。  相似文献   
3.
医疗设施是重要的城市公共服务 设施,合理公平布局能够缓解中心区人口集 中化趋势和交通压力等问题。研究利用GIS 网络分析法对昆明中心城区现状医疗设施空 间分布进行研究,得出设施重叠率为400%, 覆盖率为88%,结合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的分布 情况,建立医疗设施与居住空间的量化联系, 发现其布局公平性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数量 不足、分布不均、优质设施过于集中。本文利 用空间句法局部集成度分析昆明道路现状, 提出改善医疗设施布局的建议:依托高集成 度路网布局医疗设施,分级建设医疗设施, 推广远程基础医疗模式,加强公共设施导 向开发(SOD)模式在城市空间拓展的引导 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水体作为一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 案,被视为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热环境的重 要工具。研究水体的能量分配特征是认识和把 握水体对城市热环境影响的关键。然而,由于缺 乏系统的量化方法和充分的数据支撑,水体的 能量分配,即水体与周边环境能量交换的物理 过程,尚未完全明晰。基于能量平衡理论,以广 州荔湾湖为例,通过冬、夏两季的连续系统观 测,得到湿热地区城市湖泊各能量分项的分配 特征。结果表明:一、辐射通量在湖泊的能量平 衡中具有双重作用,在白天短波辐射是主要能 量输入源,在夜间长波辐射冷却是重要的散热 形式;二、各能量分项受天气条件的影响不同,晴朗少云的“理想”天中净辐射通量Q* 和潜热通量QE显著大于雨天和阴天多云等其他天气条件, 而显热通量QH在这三种天气条件下的差异较小;三、季节对湖泊能量分配有显著影响,在高温高 湿的夏季,蓄热通量Qs的平均日累计占比最大,即大部分净辐射分配给了蓄热;在凉爽干燥的冬 季,QE占比最大,即大部分能量输入转化为了潜热。可为考察城市静态水体能量分配特征提供研 究方法参考,并为认识和把握水体的气候调节效应提供湿热地区的数据支撑,进而推进基于蓝色 基础设施的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