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国土景观遗产的统一性保护提供了契机。通过梳理意大利、法国、日本等业已进行的国土景观遗产保护立法与规划实践的国家经验,概括国土景观遗产的自然与文化价值,进而提出国土景观遗产系统的认知框架。从系统结构和要素关系的角度,将国土景观遗产系统分为由气候、地质、地表自然形态构成的第一自然性要素,由人类定居、迁移及生产活动塑造地表人工形态构成的第二自然性要素,以及由地表形态与具体族群精神映射构成的第三自然性要素。从分布空间及遗产价值的角度,将国土景观遗产系统归并为国土全域、区域、地方性的多层次体系。从研究理论及学术范式的角度,将国土景观遗产纳入景观的现时形态、演化过程、人文现象等解释路径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了"空间人文"的发展历程,强调了GIS应用所带来的新思路与技术发展,已经可以通过以空间化和数量化的手段对史前与历史时期自然环境与人之间的互动这类"非定量"的时空现象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表述,进而从新的角度讨论"景观"和"场所"。从若干个基于GIS技术的景观史研究案例出发,就"文本与档案的标注与再现"、"景观与空间的认知描述"、"景观中所表达的社会与权力的分析"3个层面,讨论了"空间人文"带来的景观史研究的新途径。并呼应学界新近提出的"深度制图"概念,对超越GIS传统方法进行景观史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