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支持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专题研究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以支持城市生态建设为宗旨 ,探索改善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技术潜力 ;从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问题入手 ,探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目标 ,提出城市绿地系统支持城市生态建设的结构条件 ,进而结合深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探讨相应的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市大园林—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从现代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论述了建设城市大园林的发展趋势,重点从现代城市形态规划体系,城市生态建设,历史文脉,市,郊区区位关系,行政管理体制,创建园林城市以及城市化和人口化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了发展城市大园林的必要性,必然性和可行性。并从中对城市大园林的内涵及作用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生态市及城市生态建设内涵、目的和目标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从生态学观点看城市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自然三类异质性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生相克互为因果耦合而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建设的目的和目标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总目的.目标是人类和自然双双受益,天(自然)人调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走向富裕(经济和生态资产的增长与积累),健康(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代谢过程的健康).文明(物质、精神和生态文明)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繁荣.同步获取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赢。 相似文献
4.
重提大地园林化和城市园林化——在《城市大园林论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地园林化是按照综合规划对国土进行绿化美化的全面宏伟设想。绿化是大地园林化的基础,大地园林化是绿化的发展和提高。著者认为“城市大园林”的产生,是与大地园林化及其重点组成部分城市园林化一脉相通,而系其必然的发展。对于园林化中的生态建设与文态建设,文中着重予以剖析。对园林化中发扬民主,发展生产,调动群众积极性等,文中特加强调。文中还对实现城市大园林的有关问题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探讨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在对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研究进展及主要研究内容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理论进行了总结,并对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内容和内涵进行了阐述,为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和生态城市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重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如有些专家所言,城市规划确实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需要我们不停地反思过去的失误之处,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这些遗憾虽不能全面清除,但应努力减少到最低程度。因为这些遗憾本身包含着人民财产的巨大浪费,生态建设的巨大失败,或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同时也造成不可再生资源无可挽回的损失。有的地方为争取国债资金乱报项目,最终造成几十亿的损失,这些都是可以计算的。可有些损失是无法计量的,如生态资源、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景观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城乡规划出现错误,其所造成的是难以计量的巨大损失,因为这些资源是一代一代不… 相似文献
7.
长株潭城市生态建设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长株潭城市发展存在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生态建设一体化的模式,并就实现该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从而实现长株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城市水环境问题的生态实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我国城市在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景观、水生境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水旱灾害威胁增大;水质污染日益加剧;地下水超量开采,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体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失调和破坏;忽略自然生态用水、破坏了原有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等。这些问题的生态实质和根本原因是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生态滞留或耗竭;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错位和失谐;社会行为在经济和生态、局部和整体关系上的短见和缺损,冲突和失调。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动态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城市生态规划的理论发展和技术方法研究动态进行了回顾与总结,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分层次介绍了国内生态规划与建设实例,分析了城市生态规划目前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规划的定位与内涵、内容体系、编制与规范以及技术体系创新等方面对城市生态规划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同时对当前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导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进步。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目前统计公布的城镇化水平是 37 7%。从世界城市化过程看 ,城镇化水平超过30 %以后 ,城镇化进入快速增长期。近 1 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由 1 990年的 2 6 4 1 %增长到2 0 0 1年 37 7% ,年均增长1 0 2 %。1 我国城镇化的国家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城镇化问题。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 ,逐步转变为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