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园林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着重对园林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尤其对园林多样性、园林地方特色与保护植物多样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健全体制、改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等积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
景观生态规划途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目前全世界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通过景观生态规划对生物的栖息地和保护区进行合理的规划,是行之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通过对国外三种景观生态规划途径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将三种途径进行合理的结合,从而实现对生物多样性更加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4.
中国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规划发展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共同倡导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大背景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国家相关政策体系趋于完善,科研学术领域日益重视,地方各级政府陆续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确保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体系、科学研究和保护规划编制3方面入手,结合自身编制规划的工作经历,全面系统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体系,总结国内各地区保护规划编制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导,全面推动我国该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园林局,新疆建设兵团建设局,解放军总后勤部营房部: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对于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实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紧迫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国际生物多样保护工作中有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1992年6月在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我国是生物物种极为丰富的国家,我国政府于1993年正… 相似文献
6.
柏林植物园规划设计分析——以大莱植物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园是承载科研、科普、旅游、物种保护、物种资源开发等诸多功能的综合体。随着植物园功能的不断完善和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植物园建设受到了各地的重视。著名园林专家余树勋曾提出我国植物园建设需要学习和总结国外的经验,"洋为中用",首先要能了解"洋",然后才能"中用"[1]。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认识上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生物多样性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该文在阐述国内外生物多样性规划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认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紧迫任务。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中国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英文文献、中文文献的对比与评述,一方面从历时性角度梳理了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文献发表特征和关键词演变特征;另一方面从共时性角度出发,对关键影响因素、科学评估、分布格局、规划策略、设计策略、管理策略6个方面分析了文献研究现状,阐述了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维度3个方面比较了中外研究的差异,总结了中国研究的欠缺,并提出未来的拓展重点,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在发生的快速城市化导致了生态热点地区土地被侵占,热点内关键生物多样性地点的面积持续减小,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笔者基于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的《印缅生态热点地区》的研究报告,介绍了印缅生态热点地区(中国区)的生态系统状况。接着,通过梳理全国及有关省、自治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发现印缅生态热点地区(中国区)正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化发展、农业生产相冲突的规划定位。最后,测算了印缅生态热点地区(中国区)相关省级行政区和生态区的保护区面积与国土面积的比率,发现各省级行政区的保护区占整个地区的陆地面积的比率全部没有达到爱知目标要求的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7%的要求。印缅生态热点地区(中国区)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率约在15.02%,也是没有达到爱知目标的要求,其国家级的保护区面积比率只有8.2%,也低于全国12.5%的比率。 相似文献